02.29 僑報社論:疫情“”黑天鵝“”衝擊美國 大選添變數

【僑報2月29日社論】2月26日傍晚,特朗普專門為新冠肺炎疫情在白宮召開新聞發佈會。這時距他從印度訪問回來還不足12個小時。

侨报社论:疫情“”黑天鹅“”冲击美国 大选添变数

26日晚,特朗普在白宮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副總統彭斯將領導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 (圖片來源:中新社)

特朗普在發佈會上對於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表現出了十足的信心,強調美國政府早就採取了嚴格的控制措施。他還順便批評了有些媒體對於疫情的報道“誇大其詞”從而引發恐慌。而且當場任命副總統彭斯作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總統工作組的負責人。這些細節除了表明特朗普的重視,也從側面體現出,風險可能並不那麼低。

單純就數字來看,美國的疫情現在還不算太嚴重,截至2月28日,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一共是62例,其中15例是本土病例,其餘來自武漢撤僑和“鑽石公主號”撤僑。但是,令人憂慮的“點”並不少。從國際環境看,雖然最早的疫情暴發國——中國——情況有所好轉,但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國正處於暴發期,全球整體情況在變得越來越嚴重;對於世界上最發達、同別國交往最多的美國來說,“倖免於難”的難度越來越大。從美國自身來看,2月25日疾控中心官員警告疫情在社區傳播只是時間問題,26日出現第一例“來源不明”確診病例,27日媒體報道有官員對特朗普“輕描淡寫”不滿,還有官員“爆料”有些與撤僑後在空軍基地隔離的人士密切接觸的醫護人員沒有得到足夠的培訓和必要的防護設備。28日,第二例“來源不明”病例出現在加州,顯示了更大的社區傳播的可能性。

而特朗普即使“憂慮”,也必須表現出“自信”。畢竟這場疫情正好發生在他謀求連任總統的大選之年;別說疫情這樣和千千萬萬普通民眾密切相關的大事件,就算某個幕僚郵箱洩密的小事件,也可能極大地影響甚至最終顛覆參選人的選情。

特朗普的競選連任之路走到現在算是相當順利。最大的兩個威脅,“通俄門”調查和“烏克蘭通話門”引發的彈劾,他都已經平安過關。剛剛過去的愛荷華州、新罕布什爾州和內華達州共和黨黨內初選中,特朗普都以絕對優勢穩居首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主黨參選人之間混戰一團,目前還在互相攻擊、局勢不明,甚至在愛荷華州舉行的首場黨內初選中還鬧了幾天都得不出選舉結果的笑話。特朗普時時掛在嘴邊的以經濟繁榮為中心的“政績”,他作為現任總統的知名度優勢,以及他與民主黨對手形成鮮明對比的“領跑”現狀,都是他面對民主黨候選人——現在還不知道是誰——的自信來源。

但“應對疫情不力”可能會有一票否決的效果;因為這對美國民眾——這裡可以基本等同於“選民”——的生命、生活和對總統特朗普的直接觀感關係太過密切、影響太大,可以抵消之前特朗普所引以為豪的一切“政績”。

包括這些“政績”的中心——經濟。這些天股市的大幅下挫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可能也正是特朗普緊急召開新聞發佈會、加快“抗疫”工作節奏的一個重要觸發因素。而如果疫情發展下去,特朗普一直強調的自己在對外經貿方面“維護美國利益”、“讓美國不再吃虧”也會難以在客觀上實現了。現在日本、韓國、多個歐盟國家這些美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和盟友,情況都不太妙。而作為最早暴發疫情的中國,雖然美中雙方官員一再強調今年一月剛剛達成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不會受影響,但一些限制是客觀存在的。正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26日談及經貿協議時所舉的例子,疫情和美國的限制措施導致兩國航班驟減,採購的人都很難來美國,又如何按時實現協議中規定的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美國對有中國旅行史的人員的入境限制措施,特朗普堅持是“必要的”,在中國政府看來則是“過度反應”,但不管看法如何不同,卻確實造成了現實中對美中貿易的不利影響——這是特朗普對選民表示“應該投我一票”的理由之一,如今短時間內難以成立了。

近幾天發表議論的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就算在美國社區暴發,對美國的負面影響也可能是暫時性的,不太會成為目前不錯的經濟形勢的轉折點。然而,這個“暫時性”的負面影響,對於特朗普選情的打擊,可能會是嚴重的。

這也就是很多細節顯示為什麼特朗普面對疫情的“自信”並不那麼堅定和純粹。但這對美國民眾來說也許不是壞事,因為大力、謹慎的應對和處理,對於遏制疫情蔓延、防止或者推遲疫情暴發以增加準備的充分程度來說,實在太過重要。而只要應對足夠給力,特朗普對選情也會增加真正的自信。(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