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工業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是產業聚集的重要平臺,也承擔著在疫情期間及未來區域經濟有序恢復、高效發展的重任。作為助力園區和企業轉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龍智造工業雲在疫情期間一直保持對全市工業園區及企業進行復工復產情況跟進調查,收集企業面臨的復工需求及困難,充分發揮平臺在泛在連接、數據彙集、資源調度、數據分析、政策推送等方面的優勢作用,通過線上+線下雙向服務方式,為企業提供復工雲平臺服務資源保障。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圖:龍智造幫助園區企業對接口罩、額溫槍等防護物資資源


根據平臺跟進反饋,重慶48個工業園區大多開始分批次、分階段逐步恢復復工,全市園區復產平均率為35.48%(截止22日),復產企業主要分佈在食品醫藥、汽車製造、機械製造、電子信息、農產品、材料包裝等產業領域。


目前,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有力指導下,重慶江北港城工業園區、江津雙福工業園區、巫山工業園區等正有序復工復產,通過龍頭企業帶頭復工來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江北港城工業園區

“一查二問三測四登記五報告”

49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開工


記者2月26日從江北港城工業園獲悉,該工業園的49家規上工業企業現已全部復工。其中,以海爾為龍頭的電子電器製造企業100%復工,在園區的長安配套企業100%復工。


據港城工業園負責人介紹,園區工作人員利用公安人口信息系統和區大數據排查系統,對擬返崗員工軌跡進行溯源排查,“一人一檔”建立員工流向及健康檔案。同時,還制發通行證嚴格廠區封閉管理,督促企業落實“一查二問三測四登記五報告”工作流程。


該園區鎖定“龍頭企業優先,兼顧配套產業鏈”的復工思路後,組織“6+1”專項工作組下沉企業蹲點服務,與重點企業聯合辦公,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其中,針對海爾配套企業復工時序不同的問題,江北區相關部門聯繫了全市19個區縣經濟信息委,為海爾配套企業復工提供保障;為了支持生物醫藥企業復工復產,該園區僅用8小時就為博奧賽斯解決企業供電,千方百計為遠舟醫療解決了原材料採購問題,派人駐點九龍坡等地解決了邁基諾臨床試驗的“卡點”問題。


此外,為了保障復工企業員工安全生產,港城工業園區嚴格監督企業分時分散用餐、降低住宿密度,減少人員聚集;堅持對作業場所、辦公區域每日消殺,落實防疫措施。


截至2月25日,港城工業園已復工復產企業172家,到崗員工8840人,其中,全部復工的49家規上工業企業到崗員工5596人。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江津雙福工業園區

“一對一”制定復工方案

90%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復工


2月26日,記者從位於江津雙福工業園的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獲悉,該企業2月25日正式復產,復產僅2天就已實現每天產值近1000萬元,且產能正在持續恢復中。在工人返崗數量方面,僅江津雙福生產基地目前就有約2000人返崗。


據介紹,江津雙福工業園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關於復工復產的相關要求和工作指南,實行了“包片”負責制,“一對一”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分批覆工。


雙福工業園轄區共有企業500餘家,以汽摩整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智能智造等類型為主。按照“包片”負責制,主要劃分為8個片區,每個片區有近70家企業,落實近20位工作人員進行對接,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一對一”制定復工方案,分批次進行復工復產。


截至2月18日,園區共排查工業企業及其內部的非工業企業共計523家,收到企業書面申請110家,審批同意復工35家。目前,90%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復工。


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是重慶市制造業產業鏈龍頭企業之一。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昌東表示,企業產業鏈涉及的主要供貨商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多家,重慶本土佔約50%,目前已經有近70%的配套企業復工,開始給東風小康供貨。


劉昌東表示,在下游產業鏈方面,目前企業每天收到全國各地的整車訂單已達到400餘輛,預計公司在3月份就能夠恢復到每天約8000萬元的產值。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巫山工業園區

分門別類指導

24家企業復工復產


2月26日,在位於巫山工業園區的大型企業重慶百德鞋服有限公司廠區門口,工作人員正對每個進入廠區的員工進行嚴格檢查。


“疫情期間,我們根據生產流程,採取了分批分時分段進行復工,今天首批開工的有60餘人,第二批、第三批將3月份陸續復工。”該公司副總經理何楷告訴記者,為儘快恢復生產,公司配備了相關防疫物資,對公司內外部環境全面消毒,同時還利用網絡對全體員工開展安全培訓,追蹤上崗員工生活軌跡,確保安全生產。


據瞭解,疫情期間,巫山工業園區管委會積極幫助各復工企業採購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同時對園區企業開展分門別類監督指導,針對鞋廠、服裝廠等大型勞動密集型輕工業企業,園區積極解決其物流難題,保障企業原材料供應;園區還與各鄉鎮聯動、藉助網絡平臺等方式,發佈招聘廣告,解決園區粉絲廠、中藥材加工廠等涉農企業的用工難題,以給全市藥材產業提供配套,助力農產品保供。


截至目前,巫山工業園區共有24家企業復工復產,其中規上企業4家,園區復工人數達300餘人,其它企業也將於3月初陸續復工復產。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綦江工業園區

網格管理 專人服務

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自該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啟動後,區工業園區管委會立即成立了以園區領導班子為組長,工作人員為成員的8個復工企業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對園區184家企業實施網格化管理,每天進行安全排查。


“排查過程中,對凡是不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一律不準復工復產。對可以復工復產企業,園區將不定時抽查,若發現有違反相關規定的,將第一時間約談法人代表;違反兩次以上,將請區領導對該企業法人進行約談;對違反3次以上,將視情況性質,考慮將該企業納入不誠信企業,不支持企業申報相關支持政策。”區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周鵬介紹。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園區還向企業免費提供和協調購買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物資,幫助企業協調產品運輸,並在綦江南高速路口防控檢查點派遣專人接收返崗人員。截至19日下午,園區已有79家企業提交了復工報備表,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正有序推進。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忠縣工業園區

“保姆式”服務

織好復工“防護網”


近日,重慶忠縣工業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堅持抗擊疫情和經濟發展兩條線“作戰”,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務,切實做到防疫復工“兩不誤”。截至2月21日,園區企業累計申請復工復產34家,已復工復產26家,累計返崗員工數1232名。


據瞭解,園區服務中心成立了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對接忠縣相關職能部門,瞭解復工復產政策。同時落實領導聯繫企業責任制,由黨建指導員作為“項目保姆”提供“一企一策”精準跟蹤服務,傳達政策,指導落實防疫措施,幫助制定復工方案。此外,還開通了復工復產諮詢熱線,開通綠色服務“一站式”快速辦理。


園區服務中心制定返崗員工管理方案,引導協助企業“一人一檔”徹查員工旅居史、接觸史,掌握返崗員工活動軌跡。實行“點對點”直達車模式幫助企業接送縣外返崗人員;提供倒班房用作隔離觀察,定時上門監測體溫;園區食堂採取企業分時打包、員工分散就餐。園區服務中心通過開展線上多部門聯席會溝通聯繫,依託忠縣人力社保局在相關線上招聘平臺及時發佈入園企業招工簡章,指導企業通過“雲視頻”方式進行無接觸招聘。


此外,針對企業亟待解決的防護口罩、消毒用品、非接觸式測溫儀等問題,園區服務中心共享物資購買渠道,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供應單位。同時,積極協調用工、用電、用氣、物料不足等生產要素問題,為恢復生產做足保障工作。


園區服務中心還發布了“同心抗擊疫情、安心復工復產”倡議,號召非公黨組織、黨員組建志願服務隊,設置黨員先鋒崗,協助入園企業落實戴口罩、測體溫、保潔消毒、疏散聚集人員等具體防控措施,織好“防護網”守護企業順利復產復工。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彭水工業園區

全力解決用工缺口

2000多個崗位等你來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彭水縣工業園區各個企業都需要大量的工人。目前,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還未招錄到足夠的工人,園區的用工缺口達到2000多人。


據瞭解,彭水工業園區現在已有4家企業相繼復工復產,他們目前的產能大多在40%到50%之間,用工需求都還在400人左右。而隨著園區33家企業全部復工復產,用工缺口更大。


“我們園區的整個務工崗位需求是2500個左右,目前已經復產的4家企業,他們已經到崗的是接近400人左右。彭水工業園區建設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趙聰介紹,4家復工復產企業也還有三四百人的用工缺口。“陸陸續續全面復產之後,整個園區還有2000多個的崗位缺口。”


為了緩解企業的用工難題,我縣也通過多個媒介平臺,幫助企業發佈招工信息,企業用工得到一定緩解。“對企業用工的情況,我們大力利用縣上的電視臺、移動公司的短信,還有一些新媒體渠道,大力發送招工信息確保企業用工上能夠得到緩解。”


而目前,用工缺口依然很大,企業主要需要文員、技術工、管理、普通工人等工種。園區方面表示,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同時,也希望廣大市民關注各平臺發佈的用工信息,找到合適的崗位。


最新:重慶各區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情況及應對措施

沙坪壩工業園區

努力降低疫情影響

超七成企業復工


疫情發生以來,沙坪壩區工投公司嚴格按照“一項目一策”、“專人專項”、“多方協同”的指導和服務原則,採用“就高不就低,包片分組、責任到戶”的方式,全力推進各企業項目快速恢復正常秩序。


對目前暫未復產的企業開展上門辦理審批手續,助力企業儘早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對已復產的企業,開展現場走訪“回頭看”,複核企業落實防疫措施情況,協助企業申報第二批覆工人員返崗。


截至目前,沙坪壩工業園區41家企業已復工,復工率達73.2%。


與此同時,青鳳工業園區鳳潮大道一標段、鳳潮大道二標段、啟動區環境綠化工程一期、菁雲湖周邊綠化工程、鳳凰實驗學校等首批5個重點建設項目已完成正規手續批覆,並於25日正式復工,較原計劃提前3天完成。


據瞭解,首批覆工勞務人員採用“先市內,後市外”方式有序返崗。


下一步,沙坪壩區工投公司將以首批覆工流程為基礎,快速帶動縱一路、縱二路、南環路、鳳迴路、興中路、M2模具產業園等第二批共6個建設項目復工。


目前,該6個項目已完成參建三方審核和擬進場勞務人員軌跡審核,正向沙區住建委和高新區建設局申報復核,預計2月底前完成復工。


彙總延伸:


截至2月24日,全市工業企業復工10812家,復工人數73.9萬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4859家,復工人數61.3萬人。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月10日全市企業復工啟動以來,我市重點圍繞100家龍頭骨幹企業及其600家配套企業、277家“雙百企業”獨立法人和668家產值5億元以上重點企業,指導幫扶上述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同時,市經信系統還與各區縣、園區、企業等建立聯動工作制,以迅速解決企業產業鏈協同、物流、用工、融資等復工“卡殼”問題。


截至目前,在全市行業龍頭企業中,整車企業長安汽車、長安福特等已復產,電子企業緯創、翊寶、英業達等已開工,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京東方、惠科金渝等持續生產,裝備製造及大數據企業康明斯、西南鋁、中科雲從等均已開工復產,龍頭企業開工率達到93%。


“通過抓龍頭企業復工來帶動產業鏈協同復工,是我市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主要做法。”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已建立959家汽車配套企業、257家電子配套企業清單,並派遣工作人員入駐配套企業進行協調調度,提高企業開工率,滿足整車整機企業的配套需求,以此帶動產業鏈上下整體有序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