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微眾否認上市,資本充足率3年連降

日前,一則微眾銀行正接受中信證券輔導,擬於2020年A股IPO的消息,不脛而走。

事後,微眾方面以一句“無明確上市計劃”,平淡回應。

而據媒體曝出的推介材料顯示,過去三年微眾銀行收入/利潤平均增速達100%,估值1100億元。假設未來5年收入增速及成本增速逐步趨緩至30%,預期IPO估值4000億-6000億元;按30倍PE估值,2023年微眾銀行估值有望達到7200億元。

“此次上市傳聞,有模有樣,不像空穴來風。”但不少行業人士表示,作為第一批民營銀行,微眾銀行上市是遲早的事,這是毫無爭議的,關注的焦點在於微眾的估值

同樣,在媒體曝出的推介材料中,還就微眾銀行估值以及預期IPO,與京東金融、螞蟻金服、陸金所作了對比。

微眾否認上市,資本充足率3年連降

如上圖所示,除利潤較為領先外,在具體估值上,微眾並不佔優勢。其估值不僅低於螞蟻金服,也少於京東數科,陸金所;但在預期IPO上又遠超京東數科,陸金所。

對此,不少分析人士稱,推介材料只能作參考,當不起市值預估的依據,但微眾利潤確實可圈可點。

正如趣識財經此前撰文《微眾銀行「躺賺」的五年》所示,5年來,微眾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2018年末,微眾銀行全年營收超100億元,淨利潤約25億元,同比增長71%。

而在巨大利潤中,“微粒貸”業務撐起了微眾大部分營收利潤。

數據顯示,微粒貸預授信用戶超1億,累計發放超萬億。在微觀用戶層面,微粒貸平均單筆貸款為8000元,平均借款週期為47天,超過七成的客戶支付利息在100元以內,併為超過820萬人無徵信記錄的用戶放貸。

除聚焦於個人消費貸的微粒貸外,微眾銀行業務相對單一,直至2018年,方推出小微信貸產品“微業貸”。以至於,不少行業言,“微眾銀行雖有民營銀行之名,但更有消費助貸服務之實。”

但財報顯示,微眾銀行資本充足率連續三年下降,從2016年的20.21%,下降至2017年的16.74,再至2018年的12.82%。

三連降後,在《微眾銀行「躺賺」的五年》一文中,趣識財經曾引用行業預測,微眾銀行或將快速上市融資,以補充資本,突破規模瓶頸。

在趣識財經看來,微眾銀行急於上市是真,但眼下時機,或許不好。

以平安旗下金融壹賬通為例,2019年12月,金融壹賬通IPO融資3.12美元,在紐交所“打折”上市。

雖有中國金融科技第一股之名,但光鮮背後,金融壹賬通難掩失意。

平安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金融壹賬通於2018年初完成A輪融資,領投方為日本SBI和軟銀,投後估值為75億美元。

但甫一上市,金融壹賬通便一度破發,直至昨日(2020年2月26日),其市值依舊不足40億美元,即便與2018年估值比,市值亦橫遭腰斬。

行業人士指出,在政策的強監管下,金融科技估值早已不似之前那般虛高。

對眼下微眾銀行來說,雖不是好的上市時機,但這無法阻礙其時刻準備著。

而據微眾“暫無IPO計劃”回應,雖然否認了上市“謠言”,但這一天或許真是暫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