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分析親子作家蔡穎卿對“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家庭內的三重應用

相信每對父母都希望將孩子培養成為有知識,有能力的一個人,但往往結果不盡如人意,孩子們要麼高分低能,要麼眼高手低。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現在的教育環境,大家都往往過於重視學科教育,而忽略了生活教育。但其實學科教育和生活教育並不矛盾,生活教育不僅不會影響孩子學習,而且會培養他們的動手和思考能力。那麼怎樣將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臺灣作家蔡穎卿是如何將“生活即教育”理念應用到自己的家庭中,從“家”,“食”,“禮”三個角度培養出兩個美國名校的女兒?

一、“生活即教育”理念及臺灣作家蔡穎卿

“生活即教育”理念由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他認為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兩者具有一致性和融合性,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教育必須融於生活,在生活中逐步完成教育。

分析親子作家蔡穎卿對“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家庭內的三重應用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蔡穎卿著

蔡穎卿,臺灣最暢銷親子作家,生活美學家。兩個女兒分別就讀於美國賓州大學和羅德島藝術大學。她本人著有十七本暢銷書。在豆瓣讀書上,可以看到她的每一本書評分都極高。比如:《在愛裡相遇》豆瓣評分9.0,《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豆瓣評分9.2,《我的工作是母親》豆瓣評分8.9,等等。每一本書她都用娓娓道來的溫潤方式講述了她對待生活,對待教育的態度。她提倡“把日常生活的力量擴大展現,不論處境如何,都維持一個家庭生活的溫度和正常的節奏,在教育孩子的路途上,讓自己成為提供美好訊息和語言的活榜樣;在充滿滋養與喜樂的親子之愛裡,與孩子同步前進。”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體會這不同尋常的育兒理念。

二、 “家”在心就定

1)一起佈置一個家,讓心安定下來

由於先生工作的關係,蔡穎卿一家搬家無數次,有時候甚至一年在同一個國家都要搬家一兩次。從臺灣,到新加坡,到曼谷,每一次搬家都意味著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們在應對陌生的老師同學,校園的同時,還得面對陌生的家。蔡穎卿女士通過“安置一個溫馨的家”讓兩個女兒體會家的味道,體會父母的愛。

因為孩子用來確認一個家的感覺,並不是那個永不變的穩定空間,而是父母帶著他們在每一個地方所營造出來的生活。如果日子充滿了爸爸媽媽的用心與味道,那裡就是真正的家。


分析親子作家蔡穎卿對“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家庭內的三重應用


每次搬家,蔡女士都會將家裡原來的東西,從書籍到裝飾,從衣物到鍋碗瓢盆都打包帶去新家。然後帶著孩子們一起打掃屋子,佈置新家。和孩子們一起感受一個家無從到有的過程,共同參與家的構建。讓生活安定下來,孩子們的作息就可以規律下來,心也就定了下來。

之後全家分工一起做家務,讓孩子來做與自己年齡相符的,力所能及的家務。將教育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他們去學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通過全家人一起齊心協力的工作過程,孩子們學會了照顧自己,也加強了家人之間的情感鏈接。

2) 用有限的空間,找到無形的價值

隨著現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子越住越大,但是患有“抑鬱症”,“自閉症”,“抽動症”等各種心理疾病的孩子卻越來越多。

人們的教育方式越來越娛樂化,越來越科技化。但其實教育的根本是“愛”。愛才是鏈接世界的力量。有了愛的孩子,即使物質水平低一些,他的內心也是豐盈的。而讓孩子擁有愛,體會愛,最好的方式,就是有一個穩定的家,有一個穩定的家庭關係。無論在哪裡,都好好珍惜每一個生活的角落,簡單溫馨的家。全家人一起做家務的身影,更是愛的流動。

三、 “食”是陪伴,也是教育

1)一粥一飯是陪伴

在蔡穎卿女士看來,對孩子們要晚餐不要“夜輔”,對於一個飽受課業壓力的孩子來說,利用吃晚餐的時間,進行情緒舒緩與家人經驗分享,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現在的課業壓力很重,孩子們常常晚上作業都要做到十點,十一點。父母為了讓孩子睡眠時間多一些,於是只能壓縮吃飯時間,更談不上在餐桌上和父母一起聊天。但其實孩子們早出晚歸,父母哪有時間關心他們的心理波動和人際關係呢?利用晚餐,哪怕半個小時的時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論當天的學習工作,交流不同的看法,對於孩子來說是放鬆也是收穫。

分析親子作家蔡穎卿對“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家庭內的三重應用


除了每日的常規飲食,蔡穎卿在女兒生理期後,還會可以燉一鍋土雞四物湯,將它稱之為“女兒湯”。

小火慢燉,仔細熬煮,簡單的儀式感讓女兒感受到媽媽的重視和愛,學會自重和珍惜。

2)食育是力量

蔡穎卿女士不僅在家裡照顧自己的兩個女兒,還經營八家餐廳,包括一個“親子廚房”。她認為食育是有力量的,只有“好好吃飯”的人才會“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她認為食育是綜合了健康,感官,儀態,人際與美感的教育,最主要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

還記得那個日本小女孩阿花嗎?得了乳腺癌的媽媽千惠,最擔心的是自己年僅四歲的女兒在她死後沒法照顧自己。於是身體虛弱的媽媽,教一個四歲的孩子,從最簡單的料理做起,洗菜,切菜,做湯。在阿花第一次用刀的時候,千惠嚇壞了,可是她忍住沒說。

分析親子作家蔡穎卿對“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家庭內的三重應用


後來千惠去了天國,女兒阿花如今已經十幾歲,完全可以照顧自己,還以照顧爸爸。她和爸爸一起完成了書籍《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活下去》,感動了無數人。千惠不僅教會了阿花做飯,更通過做飯,給了她面對生活,面對苦難的力量。

一餐一飯也是教育的方式,少趕一兩個興趣班,不一定會讓孩子少學多少知識。但讓孩子學做家務,學著做飯,絕對可以讓他們學會自立,學會感恩。

四、不學禮,無以立

1) 好好說話是基本

蔡穎卿女士曾經提到過她父母的教育,母親要她“話到舌邊留半句”,父親告訴她“人不能從說中學到任何東西”。

短短兩句話,告訴我們說話考慮他人的感受和傾聽的重要性。我們常常覺得現在的孩子脾氣越來越大,情緒管理能力越來越差,但是否反思過,我們自己在家庭中說話的方式。有的媽媽告訴孩子要有禮貌,要尊重大人。但轉身就對老公,對婆婆指手畫腳。孩子可能不懂,但是絕對在潛移默化中吸收。

分析親子作家蔡穎卿對“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家庭內的三重應用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們在前面做成什麼樣子,孩子跟在後面學成什麼樣子。我們先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在家庭裡營造一個溫和的相處方式,切記“言傳大於身教”“行大於言”,時刻保持自己謙虛和禮貌,然後再引導孩子模仿我們好好說話和好好傾聽。

2)愛是雙向道,不是單行道

現在一直都很流行“無條件的愛”,但有些父母對無條件的愛的理解有偏差。認為對孩子什麼都滿足,就是給了他無條件的愛。事實上這只是溺愛,無條件的愛,是指從心底接納一個人,無論健康疾病,接納一個人的情緒,無論快樂悲傷,但絕不接納一個人的不良行為。

在蔡穎卿與洪蘭所著的《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提到一個例子,說到一個初二的孩子回家馬上要吃晚飯了,可是他去了買了雞排和奶茶,媽媽說他“馬上要吃晚飯了,吃了這些,晚飯會吃不下。兒子卻說“在吃狗屎之前,總要我讓我先享受一下美味吧!”可是媽媽卻什麼都沒說,繼續去忙了。我們常常為孩子什麼都準備好,以為這就是愛。可是這過程卻忘了讓他體會父母的不易,也沒告訴他什麼叫做尊重,等到孩子長大發現為時已晚。

在一個家庭裡,彼此尊重是最起碼的原則,在這個基礎上,父母給與孩子愛和保護,孩子也要給父母相對的理解和孝順。

分析親子作家蔡穎卿對“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家庭內的三重應用


結語:

現在的社會,人們都異常的焦慮症,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幼兒園起就塞進各種興趣班。但大家似乎都忘了,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好好生活才是教育的第一目標。築一個溫暖的家,帶著孩子用心去裝扮和佈置;和孩子一起準備一餐一飯,做好陪伴和分享;好好說話,讓孩子在尊重自己的時候也尊重他人。首先打好家庭教育的基礎,再去培養其他能力,相信家長會輕鬆和容易很多。所以教育其實並不難,就在我們每天一朝一夕的生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