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穴居”過後,期待旅遊業再次井噴

疫情當前,旅遊業界在抱團取暖的同時,還要積極練好內功,準備迎接市場的復甦。

旅遊業的再一次“井噴”,已經是指日可待的未來。只要現在修好內功,寒冬過後,又將是一片花團錦簇的好時光。

隨著多個省市連續幾天零增長,多個地方也下調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在這一形勢下,眾多景區也在有條件下逐步開放。雖然每個景區在開放的時候,都制定了相應的防控疫情制度,包括限制流量、網上購票等方式,但開放的消息一傳開,遊人的熱情還是超乎想象。

上個週末,景區開放的信息成為熱搜。江西武功山下乘坐索道的人排起了隊,景區不得不將每日限流人數從5000人下調至3000人;而在北京,前往香山的車流排成長龍,登山遊客有增多的趨勢,香山公園不得不暫時關閉一些停車場;在杭州,週末進入西湖各收費景點就達8000多人,在一些露天場合,還有遊人三五成群地聚會聊天……

可以看出,雖然全國各地的景區只是在有序、受控的前提下開放,但是,遊人的熱情卻是任何防控都預計不到的。畢竟在家裡藏了一個多月之後,突然看到燦爛的陽光,任何人都難以拒絕這種陽光的誘惑。

看到遊客們在陽光下悠然散步的樣子,確實很羨慕,但心裡卻還是緊張的。我們知道,目前疫情還沒有完全解除,口罩還不能脫下,勤洗手、不聚眾,依然是我們目前需要做的。中國有句古話:“行百里者半九十”,一項工作,越接近完成的時候,也是越艱難、越關鍵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放鬆警惕,可能前面所做的全部努力都會化成空。

當然,通過這次景區開放的熱搜信息,我們對未來文旅業的重新騰飛卻又充滿信心。雖然疫情令文旅業界暫時按下暫停鍵,但是人們對遠方的熱情不僅沒被消耗,反而將更加強烈。

因為有了這段“禁足”在家的時光,我們更加想念大千世界的煙火氣。以往人頭湧湧的景區也許令遊人厭煩,而如今,我們卻多麼懷念那些堵車的街道、人來人往的喧囂啊。人類是群居的動物,煙火人生溫暖著每一個日子。這段“穴居”的生活,反而將人們對旅行的熱情和嚮往更進一步激發出來。

所以,疫情過後,旅遊業的再一次“井噴”,已經是指日可待的未來。對於文旅業界來說,只要現在修好內功,寒冬過後,又將是一片花團錦簇的好時光。

南都記者 郭毓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