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我國重要文物: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金翅鳥逐漸被人們遺忘?

導讀:隨著《國家寶藏》節目的播出,我們從中看到了我國許許多多的重要文物,從瞭解文物的過程中我們會慢慢的瞭解它們的歷史故事,還會意外的發現我國隱匿在深處的重要文化知識。今天我們就談一談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從它的文化起源出發,看看它在大理人民心中的重要性。

我國重要文物: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金翅鳥逐漸被人們遺忘?

一、金翅鳥文化的起源與流傳

金翅鳥又稱"迦樓羅",最早的形象出現在印度《摩訶婆羅多》中,它的形象大多是人面、鳥嘴、羽冠,腰部以上為人身,以下為鳥身。佛教創立後,由於金翅鳥吸收了印度教的神祗文化,便成為佛教八大護法神之一,而佛教大多繼承了印度教的金翅鳥文化,認為其對龍族世代為仇,並以龍為食。佛教在漢代傳入我國後,為了更好地被我國百姓所接受,往往與道教、儒學等中國原始文化相結合。而兩晉時期玄學盛行,使得佛教與玄學的結合更為緊密。例如,在早期的佛經翻譯中,"涅盤"直接譯為"道"。金翅鳥的翻譯也是如此。

莊子在《逍遙遊》中記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那時,我國百姓把莊子的大鵬依附在佛教的金翅鳥上,但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它們都非常強大,可以飛行數千英里,這使得人們自然而然地相互聯繫。而此時此刻,金翅鳥已經融人了我國文化的元素。

隋唐以後,說書文化逐漸興起。講故事的人把佛經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到了明清時期,這些故事書已經出版成了較為成熟的章回小說。在這些小說中,增加了大量的佛教內容,大鵬金翅鳥的形象也融入了更多的鄉土元素,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西遊記》,《西遊記》裡,四位師徒來到八百里獅子駱駝山,遇到了一個小妖,小妖曾言:"我三大王不是凡間之怪物,名號雲程萬里鵬,行動時,摶風運海,振北圖南"。直至後來,如來才告知悟空:"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西遊記》作者在這裡將鳳凰、孔雀、大鵬金翅鳥合三為一。從印度佛教進入我國後,金翅鳥逐漸融入我國民族文化當中。

我國重要文物: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金翅鳥逐漸被人們遺忘?

二、 大理金翅鳥文化

​傳說中,古代的大理洱海因為有惡龍的存在,水患頻發,大理被洪水深深地擾亂著,令百姓苦不堪言。就在人們掙扎的時候,一隻長著尖喙、尖爪和大金翅膀的鳥從天而降與龍搏鬥,最後,惡龍被金翅鳥吃掉了。大理人都認為洪水是龍引起的,吃了龍的金翅鳥自然會受到白族人的崇拜,所以大理人稱這鳥為"大鵬金翅鳥",並作為保佑他們安定的保護神,大理百姓從原始金雞的形象中衍生出金翅鳥的形象,將其放置在塔頂中,以防洪災。

這尊銀鎏金鑲珠金翅鳥像,出土於大理崇聖寺千尋樓。它的鳥頭上裝飾著羽毛冠,脖子又長又細,翅膀向內,欲有飛翔之勢,它的兩個爪子鋒利有力,立在蓮座上,尾部和身子之間有一箇中空的火焰背光,上面裝飾著五顆水晶珠,加之整器都是銀鎏金,顯得那麼的雍容華貴。

幾千年來,大鵬金翅鳥悄然滲透到大理人的生活中。在大理,女孩俗稱"金花",男孩俗稱"大鵬",他們也與大鵬金翅鳥有著很深的淵源。美麗與勇敢是金翅鳥賜予這個地方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國重要文物: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金翅鳥逐漸被人們遺忘?

三、總結

在《國家寶藏》播出後,使我們對金翅鳥這個國家寶藏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它不僅僅是我國的一件國寶,更是大理百姓保護城市的精神所在。而作為我國的重要精神文化,我們不應該使之被眾人所遺忘。網上更是將金翅鳥壓歲錢紅包的封面,這組紅包封面還有著我國各種神獸,將我國傳統文化與民俗故事中的萬物生靈與現代世界文化的混搭碰撞,創意十足。在過年的這個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在孩子們接到紅包的開心時刻,還能瞭解到我國各種文化,其意義也是十分深刻。

我國重要文物: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金翅鳥逐漸被人們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