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真正的關係,取決於尺度的拿捏

為什麼島國的片子這樣深受小夥伴們的喜愛呢?

嘿嘿!!這個問題你懂得,總結下來就是兩個字“尺度”。

那何又為尺度呢?

百度百科裡這樣解釋:尺度是指準繩,分寸,衡量長度的定製,可引申為看待事物的一種標準。

在我看來尺度就是做人的底線,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尺度,就好比“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那麼如何拿捏好這個尺度,便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問題。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做人的“尺度”標準也不盡相同,這個“尺度”包含了多個方面,比如說話、做事;甚至就連吃飯這樣日常的事都有個尺度,超過的這個尺度,胃一定會讓你吃盡苦頭。

真正的關係,取決於尺度的拿捏

1.說話有尺度

古人有云“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有些人一定深諳此道。

演員張娜拉曾經做客一檔韓國綜藝節目時稱:“中國人的錢太好賺了,我只要缺錢就會去中國拍電視劇。”當時她的這番言論經過報道,就有許多中國人非常的憤怒,稱其就知道“圈錢”,網上也煽起一股“倒娜”風潮。雖然事後張娜拉積極道歉,但是還是被內地許多電視臺封殺了。

被稱為“甜心教主”的楊丞琳原本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可是隻因為參加吳宗憲的綜藝節目《我猜》說錯了話,導致事業受阻,內地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礎也全部毀掉。當時情況是這樣的:吳宗憲問楊丞琳抗戰打了幾年,楊丞琳不知道,隨後吳宗憲說八年,而此時楊丞琳卻回嗆了一句“才八年啊!”,隨後遭到了大量內地觀眾的抵制,其人氣也是一落千丈。


真正的關係,取決於尺度的拿捏

這樣的例子娛樂圈比比皆是,這正是“成也一張嘴,敗也一張嘴”,所以管住嘴是有一定道理的,說話前過過腦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拿捏好這個尺度便是人生的一種智慧。

正所謂語言是一把雙刃劍,會說話的人,說話有分寸,知道拿捏好說話的尺度,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該話點到為止,相處起來舒服且自在,人人都願意與之交往。

而不會說話的人,往往口無遮攔,只圖自己一時的痛快,逞口舌之快,往往弄巧成拙,引人不悅,招人厭煩,最後人人都避之不及。

真正的關係,取決於尺度的拿捏


2.做事有尺度

俗語有云:“高手過招,點到即止”

這樣的橋段經常在武俠小說裡上演,尤其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這樣的橋段多如牛毛。

喬峰聚賢莊之戰

蕭峰少林寺之戰

笑傲江湖嵩山比劍奪帥


真正的關係,取決於尺度的拿捏

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高手過招,點到即止”,是一種做事有尺度的體現,那麼“做事有張弛”,就是另一種做事有尺度的體現。

人首富李嘉誠接到來自美國商人的訂貨單,可就在他完成訂貨後,美商卻突然出事不要了,他只好解除訂單。按照合同,違約方必須作出鉅額賠償。

可是,當美商試探地問李嘉誠需要多少賠償金時,李嘉誠卻說:"生意場上的事,變幻莫測,換了我發生這種事情也自然。雖然你不要了,但我這批產品還未受到損失,所以就不必賠償了。中國有句話:"生意不成情意在嘛!"美商千恩萬謝而去。

時間久了,李嘉誠也慢慢淡忘了這件事。兩年後,美國來了另一個商人,專找李嘉誠要買他的塑料花,一下子讓他賺了一大筆。事成之後,李嘉誠問道:"先生為什麼專門要我的產品?"

對方回答:"我有一個生意上的朋友,經常談到你,說你這個人不錯,待人仁厚,不斤斤計較,可以打交道,所以我就找上門來嘍。"

所以說做事有尺度,拿捏好這個尺度是人生另外一種智慧,這種智慧便是“懂原則,講分寸,知進退”。

真正的關係,取決於尺度的拿捏


小結:凡事要拿捏好這個“尺度”,也就是“話不要說死,路不要走絕”,我尊重你的獨立性,你也要尊重我的。離得開的關係,才是真正的關係。

換句話說就是多說多錯,不過分插手別人的私事,保持彼此之間的分寸感,只有拿捏好這個“尺度”,這樣的相處才會讓雙方都感覺到舒適。



圖片素材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