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冠病毒的“冠”該怎麼讀?「2020語文提分」

要說2020高考會考什麼,很多同學肯定張口就來:新冠病毒。不過張口之前你可要想清楚,這個“冠”字究竟應該讀什麼?是新【guān】還是新【guàn】?

如果你不知道“冠”字的用法,很可能會在考試中丟分。比如下面這道真題,你能答對嗎?

【問題】下列各組詞語中與所給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散【sǎn】 散漫 散落 散兵遊勇 散裝餅乾

B.喪【sàng】 喪失 喪鐘 喪權辱國 喪魂落魄

C.落【luò】 落戶 落差 大大落落 落拓不羈

D.冠【guān】 衣冠 樹冠 冠冕堂皇 冠狀病毒

這道題考了四個多音字,其中這個“冠”字最值得我們注意。別看只是一個字,它的外延非常廣闊,要想用得正確,必須掌握很多知識。這種字就是【大語文】考試中特別愛出的。

“冠”有兩個音。

讀作【guān】的時候,是名詞。本來的含義,是帽子。題目中的“衣冠”“冠冕堂皇”,都是指帽子。引申的含義,是像帽子一樣的東西,比如題目中的“樹冠”。

“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常見。比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裡面就有一句“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又比如有個成語,叫“彈冠相慶”。這是《漢書》裡的一個故事,說有一對兒好朋友,叫王吉和貢禹,倆人在官場上混得都不怎麼樣。新皇帝登基之後,王吉突然發達了,當了不小的官。貢禹聽到這個消息,心裡非常高興,覺得自己又有機會往上爬了,就把塵封多年的官帽拿出來,彈去上面的灰塵,準備去做官了。

貢禹的做法,簡直就是個官兒迷,所以在當時頗受譏諷。同學們注意,“彈冠相慶”這個成語是個貶義詞,比喻壞人得志,互相慶賀。

新冠病毒的“冠”該怎麼讀?「2020語文提分」

讀【guàn】的時候,是動詞,指戴帽子。文化常識裡有一個必知的概念,叫“冠禮”。古代男子二十歲的時候結髮戴冠,意思是他成人了。這裡要讀【guàn】。

李白有詩云: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也有成語,叫“沐猴而冠”,這是說項羽的。當年項羽推翻了秦朝,攻佔秦的首都咸陽。可是他沒有什麼戰略眼光,把咸陽的金銀財寶一槍,就準備回老家了。於是有人就諷刺,楚國人就好像是猴子一樣,學人樣戴著個帽子,其實還是猴兒。

因為帽子戴在頭上,是人體的最高處,讀【guàn】的時候,也可引申為位居第一,比如冠軍,我們常說“勇冠三軍”,也是這個意思。

那麼,冠狀病毒該讀什麼呢?其實只要掌握了意思就不難。

冠狀病毒因其形狀而得名。它的外膜上有明顯的突起,看上去像中世紀歐洲王冠上的突起,因此得名。王冠,是名詞,所以應該讀一聲【guān】。

作為一個醫學名詞,基本都讀【guān】。比如冠心病,指的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很明顯是名詞。但是這是一個錯誤率極高的字,現在還有很多人讀成【guàn】。


參考答案

本題正確答案為D,都讀【guān】

A選項“散落”讀【sàn】

B選項“喪鐘”讀【sāng】

C選項“大大落落”讀【lu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