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凌駕於法度之上的正義,又何談正義?@愛閱影人

充滿懸疑色彩的黑幫犯罪電影有很多,其中不乏各類“偉光正”的主角與十惡不赦的反派,但是卻很少有玩世不恭,意氣用事的正面角色與心存善念、立場飄忽的反面角色。對前者類型電影已經產生審美疲倦的觀眾,可以看一看用後者構架出的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多少會使人眼前一亮。

《惡人傳》上映於2019年,由李元泰執導,馬東錫、金武烈、金成圭、劉承睦主演,根據真人故事改編,豆瓣評分7.7,是少有的高分犯罪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對待壞人嫉惡如仇,為了抓捕罪犯不擇手段而被稱為“瘋狗”的重案組刑警與險遭連環殺人犯毒手的黑幫組織頭目聯手追捕連環殺手的故事。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整體而言,電影的敘事節奏把握的非常到位,緊張激烈的追逐場面,驚心動魄的動作打鬥加上恰到好處的配樂,完全彌補了劇情薄弱的缺點,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兩位主角的選擇也非常討巧,代表著正義的警察卻是個脾氣暴躁、充滿爭議的人物,象徵著罪惡的黑幫頭目(馬東錫飾演)反而是個面相仁慈,心寬人善的大叔,從暗線貼合了電影的名字——《惡人傳》。

貼近現實的描繪,人性皆有兩面,不存在絕對的正義或者邪惡

1.亦正亦邪的黑幫頭目,讓人捉摸不透

從選角上不難看出導演對於藝術的戲劇性功底,馬東錫在國際上向來有著“韓國版巨石強森”的美譽,健碩的肌肉,魁梧的身材,和善的面相,討人喜歡的性格,妥妥一個“偉光正”的刻板印象人物。在《釜山行》裡,他是珍視愛妻、正氣凜然的拳擊手;《鄰居》裡他是脾氣暴躁,自有原則的討債人。每一個角色都是帶著正面色彩的人物形象,而這一次他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黑幫組織頭目。

導演運用反差的選角,來增強人物的性格,從側面推進故事發展,減少觀眾對未知情節的恐懼感,來博得商業效果。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身強體壯的馬東錫飾演的人物沒有站立於絕對的正義,影片中多次安排了他妄圖以暴制暴的場景,也設計了他作為黑幫老大時所行壞事的橋段,從側面一直向觀眾提示著他罪惡的一面。但故事的劇情發展則是這位黑幫老大在被人追尾後,絲毫不計較,隨便兩句就讓追尾的人離去,之後反被殺人犯連捅數刀重傷入院的戲劇化情節,在街邊等待的時候,他會把傘遞給被雨淋的學生,被人誇讚後羞澀一笑。

行事果斷狠辣的外在表現讓人不寒而慄,藏匿在內心深處的善良則讓人暖心舒適。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很難清晰的界定出到底他是屬於哪一方,一刀切的決斷風格在複雜難明的人性上面完全不適用。

2.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乖張痞性的行事風格,構成一個不討喜的警察

一向是絕對的正義領域裡的警察,在影片中卻成了最不討喜的類型化人物,從一出場便永遠是一副自以為是的流氓痞性,行為做事不擇手段,既不存在“偉光正”的外在形象,也沒有溫柔體貼的人物內核。整個電影結束,完全沒有內心和性格上的轉變,甚至連戲劇性的浮誇表現力都顯得極度刻薄,從頭到尾都只是

“為了正義而執行正義”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就好比是一個被目的驅使的“逐利者”,只要罪犯能夠繩之以法,在抓捕罪犯的道路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越軌辦事,都是可接受的範圍。他包庇了黑幫頭目的幕後主使殺人罪,借黑幫老大的手指正罪犯,制裁了連環殺手的死刑,正義的天平已經不在同一水平線。

莽撞衝動對於警察而言是大忌,特別是在重案組的刑偵類警察。恰恰影片裡的警察是個性格暴躁的“瘋子”,在法律的紅線內,在道德的底線外秉持著自己的“正義之路”,從某些角度來看,這位不太稱職的警察也是一個“惡人”。他為了用法律來裁決連環殺人犯,直接用車撞飛黑幫老大,明顯過線。

3.令人毛骨悚然的變態連環殺手,也曾心留一方淨土

連環殺手在影片中處於絕對的邪惡沒有爭議,因為他所犯下的罪孽是不可饒恕的。心靈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吞噬了他本來的面貌,獨留下一張野獸般的面孔。當肆意的殺戮成為精神上的寄託,泯滅的人性就再也無法挽回。

連環殺人犯不值得同情,但他背後的家庭卻讓人唏噓。影片中設定的橋段是警察和黑幫都毫無頭緒,找不到任何關於殺人犯的蛛絲馬跡,直到發現殺人犯經常給自己年邁的母親打電話才尋得線索,最終抓到殺人犯。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這算是戲劇性的解釋,但也不乏其中所含的真理,是非對錯,黑白色調,怎麼可能輕易的就分別出來。殺人犯作惡多端,罪不可赦,但是他也曾留有屬於自己心中的一方淨土。這就是人性裡最是令人嘆惋的悲哀。

好或者壞,在人性的領域裡無法判斷,只能從客觀事實上進行描述和定論。不能一概而論的是複雜的人性,但是實際發生的事實卻是可以甄別對錯的,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但必須接受法律的審判。

全員惡人的勢態呼應著電影的名字——《惡人傳》,諷刺展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名字叫《惡人傳》,起初好懷有一絲疑惑,一部將壞蛋繩之以法,把正義貫徹到底的劇情電影為什麼會有如此名字,直到看完全片之後,才知道導演的用意。影片中確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所有人都是“惡”的代表。

1.擺上檯面,人盡皆知的“惡”

馬東錫飾演的黑幫頭目所代表的是明處的“惡”,可以直接蓋棺定論的“惡”。作為黑道組織的他們會經常打架鬥毆,爭奪地盤,四處惹是生非,面對挑釁,二話不說提上武器就是一通亂戰。看似隨心所欲,無所顧忌,卻又有屬於自己的道德底線,明面上看著唬人,實際上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狀態。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說到底,他們也是養家餬口的普通人,只是走的路太靠近於法律底線,如果不能適時的控制自己,一不小心腳踏到法律紅線之外,那麼必然要接受人民的審判。

2.藏汙納垢,陰暗卑劣的“惡”

變態殺人狂的“惡”是最卑劣,最恐怖,最駭人聽聞的“惡”。他的“惡”是所有人抵制厭惡的“惡”,失去人性良知的“惡”。

人之所以為人,並不是人多麼的高級,是因為人靈魂裡的神性可以遏制住身體裡的獸性,當獸性反噬神性之後,那麼“他”就不再能稱之為人,而只能叫“畜”。殺人狂已經忘卻了人本該有的樣子,將極端的私慾隨意發洩,將他人的苦難轉化為自己的娛樂,不被世人所容。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導演選擇長相陽光帥氣的金成奎來飾演連環殺人犯,更加凸顯了“陰暗之惡”的可怕之處,藏在笑容背後的手刀才真正致命。

3.充滿諷刺,披著外衣的“惡”

黑幫代表的是突破道德底線,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惡”;連環殺人犯代表的是既不被世界所容,也不受法律所恕的“惡”;第三種由小警察既在法律的限制內,也在普世價值容許範圍內的“惡”。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影片裡的小警察為人張狂,不論對誰都是一副“我即正義”的模樣,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用身份發洩憤怒。儘管他打的是壞蛋和惡魔,但是真正受人民推崇和愛戴的警察,應該是秉公執法,剛正不阿,堅守人權的光輝人物,所以他的行事風格也並不提倡。

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電影的結局耐人尋味,連環殺人犯受到法律審判被關進監獄,黑幫老大為了報私仇,也被送入同一所監獄,片中最後一個鏡頭是黑幫老大和連環殺人犯共處一室,兩人相視一笑。導演故意的留白,給了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讓法律制暴和以暴制暴有了更大的探討空間。

1.以暴制暴的弊端,是“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悲哀

或許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某些時候以暴制暴的正義,要比走司法程序來的更大快人心,因為以暴制暴是即時的獸慾滿足,能輕鬆Q到每一個人的G點,讓心裡正義的怒火大肆燃燒釋放,但是它的弊端也無比明顯,那就是永無止境的殺戮。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以暴制暴就好比一場混亂的戰爭,處在戰場上的人們肆無忌憚的發洩著心中不滿,用屠刀利器殘害著別人,別人也用同樣的方式回應,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血流成河,兩敗俱傷。

仇恨永遠都不可能撫平仇恨,它只會讓更多的罪惡滋生,讓更多鮮活的生命白白犧牲。

2.正義需要正確的方法來維持和守護

“法律這玩意兒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就限制著你不能惡到沒邊。”——《烈日灼心》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規矩之下行事,不止是限制了人性的“惡”,它更保護了無辜的弱者。或許以暴制暴來的讓人爽快,但是以暴制暴的前提是雙方關係處於一強一弱,而這並不是公正的平等關係,只能算是一種欺凌。

真正的正義應該約束於法度之下,建立在平等關係之上。所使用的方法正確了,結論才能稱得上正確。

深度解讀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以暴制暴才是正義?

結語

《惡人傳》雖然是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但卻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商業片,驚悚元素加入更增加了影片本身的觀感,刺激著每一位觀眾的荷爾蒙,臺詞對白和武打追逐的戲碼,動靜結合,極大的滿足了觀者的審美體驗,而那不黑不白的灰色面紗,更讓這部影片有了其他警匪片不可比擬的動人魅力。

在現實的領域裡我們不提倡,也不容忍,更不允許以暴制暴的制裁模式,但是在藝術的國度裡,潛藏一套適合於虛擬世界,滿足於精神刺激的即時滿足理論,也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