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槍榴彈作為戰場上單兵的有力支援武器,它第一次被廣範圍的實際應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其後被一直使用至今。在二戰時它是用槍口發射用榴彈,由單兵用步槍作為榴彈發射裝置的特殊火器。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槍榴彈在二戰時就深受各國士兵喜愛,這種武器與手榴彈相比,具有射程遠、準確度高的優點,與迫擊炮相比又有便於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只需安裝在步槍槍口上的配適器或榴彈發射器就能使用。

槍榴彈最早是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到二戰時期已經相當成熟,英美德蘇等主要參戰國都研發了專用的槍榴彈,並供步兵在戰場上對付輕型裝甲和機槍陣地使用。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當時日本陸軍同樣研發並裝備了槍榴彈,只不過與其他國家研發專用槍榴彈不同,日軍將槍榴彈和手榴彈結合在一起,採用為手榴彈增加附件的方式,或採用特製的擲彈器直接發射手榴彈,作為槍榴彈使用。

日軍於1931年列裝九一式手榴彈的同時,也定型裝備了與之配套的擲彈器,這是一個安裝在槍口上的套筒結構,使用時在九一式手榴彈的後部安裝一個帶有彈翼的尾管,確保飛行穩定性,解除手榴彈保險,安裝在擲彈器上,只能使用木質彈頭的空包彈射擊,射程約115米。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不過,由於設計缺陷,這種武器的可靠性很差,常常發生早爆或起爆過於延遲的問題,瞄準困難,而且作戰時需要另外攜帶彈翼尾管和空包彈,臨時安裝並更換彈藥,操作繁瑣不便,且射程較近,因此沒有大量使用。

但在日軍中最重要步兵支援武器,卻是獨立於槍支外的榴彈器,就是我們俗稱的擲彈筒,這款武器在二戰日軍中裝備量非常大,以八九式重擲彈筒為例,製造了約12萬具,由此可見擲彈筒在日軍中的裝備幅度。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擲彈筒可是日本陸軍獨有的步兵武器,甚至被美軍視為“唯一值得評價的日軍步兵武器”。從設計特點和作戰性能看,日軍的擲彈筒更像是一種省略了支架和瞄準裝置,採用目視瞄準、手動發射的輕型迫擊炮。

擲彈筒在實戰中的射角和拋射方向完全依靠人力調整,所以這種武器對於射手的要求非常高,只有通過長期訓練才能熟練使用,因此擲彈筒手通常都是最有經驗的資深老兵,一旦傷亡其他士兵很難替代。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雖然這款武器殺傷力沒有大型迫擊炮大,但是對盟軍而言確實是威脅性極大的裝備。盟軍對於這種擲彈筒的威脅有著足夠深刻的認識,他們一聽到“碰”的一聲就立刻臥倒,哪怕這東西有時遠在兩百碼外。

雖然擲彈筒射程近,威力小,但擲彈筒能有效殺傷在200米到500米內的敵人,有效的彌補了手榴彈和迫擊炮以及92步兵炮之間的火力空缺。擲彈筒和手榴彈、迫擊炮以及92式步兵炮高低搭配,形成了非常有效密集的火力組合。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二戰美軍的單兵曲射火器射程最長者為M7槍榴彈,最長射程為150米,面對熟練使用擲彈筒的日軍步兵,一般掩體無法有效防禦曲射攻擊的擲彈筒,同時擲彈筒的射程又讓美軍無法有效反制,在近戰距離敵軍造成不小的威脅。

抗戰中中國軍隊的很多機槍火力點就是被這種擲彈筒打掉的,中國軍隊對日軍的擲彈筒非常頭疼。後來中國軍隊總結經驗,開始大規模仿製日軍的擲彈筒,而且研發出壓制日軍擲彈筒的60毫米迫擊炮,這才讓日軍的擲彈筒不再囂張。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而當時其他國家的單兵槍榴彈最主要的缺點就在於較低的準確度,而且當時大部分槍榴彈都是裝在槍口上的,也就無法在使用榴彈的期間使用普通子彈攻擊,直到戰後榴彈發射器更完善後,才逐漸取代了它。

現代獨立的榴彈發射裝置使得戰鬥人員,可快速在子彈與榴彈兩種攻擊方式之間切換。而且榴彈可長期放在發射器裡可以隨時使用,其較低的射速也使得發射人員的身體負擔較少。

槍榴彈一戰時期早已出現,日軍卻對擲彈筒“情有獨鍾”!實屬無奈

這種獨立的發射裝置和前面說的日軍槍口擲彈器倒有些相似,但由於當時日軍的設計和工藝太繁瑣不可靠,完全不能和現代的榴彈發射裝置相提並論,要不然相信日軍也不會整個二戰都那麼鍾情於擲彈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