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普希金——愛情與自由的歌者

“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是享譽世界的偉大文學家,他不僅是俄羅斯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也是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在他37歲的短暫生命裡,普希金為俄羅斯和世界貢獻了大量偉大的作品,是俄羅斯文化的一面旗幟。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普希金——愛情與自由的歌者

普希金像

1837年2月,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與法國籍憲兵隊隊長丹特斯決鬥。決鬥源於1836年他收到的一封來自“綠帽子協會”的匿名信。有流言說,普希金年輕美麗的妻子與憲兵隊長丹斯特糾纏不清,這讓普希金本人成為了上流社會的笑柄。為了捍衛尊嚴,不堪忍受的普希金提出與丹斯特決鬥。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普希金——愛情與自由的歌者

普希金的妻子娜塔麗婭·尼古拉耶夫娜·岡察洛娃

決鬥最早起源於10世紀歐洲的騎士制度,其目的不是辨別是非,而是為了洗刷別人對自己的侮辱。男人們可以因為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原因就拔劍相向。據記載,在1588 -1608 在這20年中,僅在巴黎就有8000多人在決鬥中喪命。許多我們所熟悉的人物,如法國第三共和國總理喬治斯·克里孟梭、 “鐵血宰相”俾斯麥、文學家大仲馬、屠格涅夫、托爾斯泰等都曾參加過數次甚至多次決鬥。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普希金——愛情與自由的歌者

普希金決鬥時穿的上衣

可誰曾想,決鬥結束後,年輕的詩人腹部受了重傷,於兩日後不治身亡,時年僅37歲。“我的命運已定,我選擇了豎琴。”詩人隕落,選擇了愛情與自由。

普希金的早逝令時人曾經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據統計,1907-1916年10年間,共出版了普希金的作品510萬冊, 而在俄國紙張極端匾乏的1919年,1年內就出版了75萬冊。普希金不僅是俄羅斯語文課本中的常青樹,也為全世界人所熟知。那首被選入我國中學語文課本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很多人關於普希金的啟蒙。

普希金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這位“俄羅斯最偉大的六個人之一”,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擁有著與亞歷山大、彼得大帝齊名的魅力。他短暫的一生中有著太多豐富而綺麗的往事,也留下了太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普希金——愛情與自由的歌者

普希金半身雕像

1799年,普希金出生於莫斯科的一個貴族家庭。1811年,他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6年後,他從皇村學校畢業,供職於彼得堡的外交部。1820年,普希金髮表了第一部敘事詩《魯斯蘭·柳德米拉》,開始在文壇上嶄露頭角。

1824-1825年,普希金被放逐到普斯科夫省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俄羅斯文學的蛻變和獨立常被認為在30年代得以完成,其中就包括著普希金及其思想的崛起。俄羅斯文學擺脫西方影響的標誌,就是普希金完成了俄羅斯現實主義文藝思想探索並創作出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1830年,他完成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達吉雅娜作為普希金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女主人公,對感情悲情的堅持,常常被人們作為俄羅斯婦女美好道德形象的典範而代代加以歌頌。

在這之後,普希金在俄羅斯的文學史上印上了浪漫主義的標籤,為俄羅斯走出了浪漫主義的文學道路。

1831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並寫出《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兒》等經典作品。在俄羅斯文學家中,普希金是最具有西方騎士精神的作家之一,《上尉的女兒》就是一部最能反映普希金騎士精神的具有傳奇冒險性質的愛情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公格里尼奧夫在某種程度上是普希金騎士思想的代言人,他重視榮譽、堅持信仰、忠誠勇敢、誠實慷慨,很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這一形象充分體現了普希金的騎士精神。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普希金——愛情與自由的歌者

普希金作為編劇的《黑桃皇后》電影海報


別林斯基在著名的《亞歷山大·普希金作品集》一文中指出:“只有從普希金起,才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因為在他的詩歌裡跳動著俄羅斯生活的脈搏。”

普希金的作品被俄國著名的藝術家編成歌劇、舞劇、話劇、兒童劇,攝成電影。研究他的成果被稱為“普希金學”。他的詩歌被譜成歌曲,流傳至今。在《紀念碑》一詩中, 普希金對自己身後的名聲曾作過這樣的預測:“

我的名聲將傳遍整個偉大的俄羅斯,她的一切語言都會呼喚我的姓名:驕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孫、芬蘭人,至今尚未開發的通古斯人 ,還有草原的朋友卡爾梅克人。

這一預測還是過於自謙了。不僅俄國,波斯、土耳其、美國,乃至全世界現在普氏作品已經譯成了一百五十多種文字 ,擁有約二百個國家的讀者。此外 ,很多國家還建造了普希金紀念碑。到上世紀 80 年代末期為止,共有12處。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普希金——愛情與自由的歌者

聖彼得堡的普希金紀念碑

有人說,多情是俄羅斯詩人的共性,愛情是他一生快樂與痛苦的源泉。但普希金早已超脫了愛情。

“再見了,自由的大海,你最後一次在我面前展示浩瀚雄偉的美景,掀動你湛藍色的波瀾。”對自由的永恆追求,是這位詩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

普希金自言,“用詩歌喚起人們善良的感情”,他率真而自然的詩歌中憂鬱和熱情的激浪從不使我們感到厭煩。在普希金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他歌頌愛情,也描寫生活中底層的小人物。從達吉雅娜到維林,他那“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動人傑作,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普希金——愛情與自由的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