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彤彤媽媽發現自己兩歲的孩子似乎有些<strong>爭強好勝的個性特徵,不但喜歡<strong>和同齡孩子爭搶玩具

,而且<strong>動不動就喜歡哭鬧,要得到某種東西非要一下子就拿在手中<strong>才肯罷休,否則就<strong>倒地打滾,甚至用<strong>頭撞牆。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每次看到孩子<strong>哭得傷心至極的樣子,手足無措的彤彤媽媽就會<strong>非常緊張和害怕,它也覺得這樣一味的順著孩子有些不對,可是也沒有辦法,又怕孩子傷害到自己,而且從內心講她甚至還有<strong>點沾沾自喜,覺得孩子誰都不怕,今後長大了至少會<strong>減少被人欺負的可能。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其實這種近乎<strong>放任孩子個性脾氣自我膨脹的教育心理是不正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而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從小就開始逐漸養成的。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個好的性格,做父母的就要<strong>從小從嚴把握孩子性格成長的方向,否則一旦成型固定後,想要再來修改強迫就會<strong>變得十分困難而痛苦了。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畢竟孩子<strong>一歲左右就開始有了自我認識,三歲左右就開始形成較為固定的性格特徵,我們如果不抓緊這段<strong>黃金糾錯時間,留給孩子不好脾氣性格的惡果就<strong>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4種性格特徵

1、躁動不安

這種孩子除了<strong>睡覺,<strong>吃飯,似乎就沒有停下來的意願,總是不安分動個不停,聽媽媽說話也不專心,看電視也是手腳不停的做別的事情,跟小夥伴一起玩耍時總愛欺負破壞別人的動作。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2、安靜害羞

相反地這樣的孩子太過於文雅,吃奶就<strong>抱著奶瓶一動不動,玩耍也喜歡<strong>一個人自言自語,或者和玩具輕聲的說話,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別人欺負了也只是<strong>靜靜的抹眼淚。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3、爭強好勝

就像彤彤那樣的表現,小小年紀就要什麼事情都必須順著自己的意願來,否則就以死相逼的動作,如果不加以改正,這會讓她在今後的路上<strong>吃盡苦頭,畢竟人類社會是合作共贏的社會,<strong>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都會受到別人的排擠和唾棄。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4、懦弱膽小

這樣的孩子不會犟嘴,不敢頂嘴。

不喜歡和新朋友一起玩耍,不敢獨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個媽媽都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好的性格,將來在社會上工作中才能輕鬆和別人融洽相處,才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但是“<strong>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羅馬也不是一日建成”,性格的慢慢養成需要父母的精心設計和耐心引導才能逐漸形成。

美國西北大學專家團隊<strong>進行了150萬份問卷調查研究,得出結論:人的性格並不屬於單一某個特徵性質,幾種性格並不是明確劃分的完全分離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很難只屬於某一種性格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培養好性格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1、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因為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它的行為表現,思維方式都是對當下環境作出的他認為正確的反應。所以父母要為這種反應創造合適的場景。

比如帶孩子去圖書館,電影院,去需要強制安靜的地方<strong>培養孩子心靜沉著的行為方式,或者多帶孩子去菜場,去商場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strong>鼓勵孩子多和陌生人交流,獎勵他詢問價格,讓他一起挑選商品,讓他<strong>擺脫害怕害羞膽怯的行為特徵。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2、細心發現,及時糾正

幼小的孩子本來無所謂性格區分,都是在父母家庭的照顧培養下有意無意中形成的,所以一定性格模式的苗頭在形成初期,我們就要發現早期重視,孩子有些性格就是在<strong>一次次嘗試試探的結果反饋後養成的。

所以<strong>父母不要過分寵溺孩子,也不要<strong>過分恐嚇壓迫孩子的獨立思考和試錯機會,此時的父母就像<strong>一臺交響樂的指揮,有義務也有足夠的能力去培養引領孩子按照<strong>適當的方式做事思考。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3、父母平日的性格修養要注意

<strong>1~2歲的孩子,正是探索學習的快速發展期。

許多新鮮的事物和知識,他們會<strong>不加思索一股腦的統統接受,學習並模仿,所以長期和孩子相處的父母的<strong>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最多的。所以要想讓孩子有個好的性格品行,做父母的就要<strong>注意日常生活中自我行為修養,不爭吵,不打罵孩子,熱情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就總會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帶來深刻的影響。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性格是一個人在對外在環境所反應做出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是<strong>在身體生理基礎上,在<strong>社會實踐中慢慢形成的,所以沒有所謂天生具有的某種性格,都是後天成長的環境造成的

為人父母,我們就要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給他們儘量<strong>創造出合適的性格成長環境,細心關注孩子的成長,並用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和實施必要的行為糾正。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2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家長要<strong>抓住1-2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導師為家長們推薦2本有關性格、品質培養的繪本——<strong>《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與<strong>《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採用經典的童話故事,在故事中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每冊都是一個單獨的故事,分別培養寶寶的愛心、樂觀、自信、分享、勇氣、善良等品質,提升寶寶的情商,讓寶寶擁有好人緣。

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帶娃更“省心”

<strong>【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福利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