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兩地小學生書信“聲援”武漢戰“疫”字裡行間滿是“家國情懷”

兩地小學生書信“聲援”武漢戰“疫”字裡行間滿是“家國情懷”

程昱道同學的回信(光谷實驗小學供圖)

“鍾南山爺爺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們不懼怕‘妖魔鬼怪’,有你們的‘加油’,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儘早戰勝疫情。”2月26日,武漢市光谷實驗小學209班程昱道同學給遠在河北石家莊市東風西路小學的“筆友”的一封充滿童真的回信,讓這兩個遠隔千里的小學,因憂心“疫情”,互相鼓勁,而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2月24日,光谷實驗小學收到了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東風西路小學的來信。

两地小学生书信“声援”武汉战“疫”字里行间满是“家国情怀”

石家莊市東風西路小學學生馮瑞澤的來信(光谷實驗小學供圖)

其中一名叫馮瑞澤的小朋友在信中對武漢的小夥伴們滿是關懷之情:“‘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親愛的同學,你們要堅強,疫情面前,我們要保持獨立思考,清醒判斷,科學防護,全國人民和你們在一起,東風西路小學的同學和你們心連心,只要我們團結一心,靜待花開,春天一定會到來!”

“請你們不用擔心,武漢只是按下了暫停鍵,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回到校園,我愛的武漢一定會重新恢復她的色彩和節奏。”光谷實驗小學209班的黃子欽同學在回信中說,“從封城那天開始,武漢就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志願者,包括我們的老師和父母,他們積極聯絡醫療物資進行捐助,他們無償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他們購買生活物資送到醫護人員手中,他們給獨自在家的老人買菜送藥……他們是我們的榜樣,也是這個城市的希望!”

两地小学生书信“声援”武汉战“疫”字里行间满是“家国情怀”

陶李宸同學的回信(光谷實驗小學供圖)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相信大家團結一致,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光谷實驗小學509班陶李宸在回信中說,“我相信,疫情過後,武漢依舊!”

疫情當前,紙短情長。“我們應該懂得:其實本沒有歲月靜好,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感恩逆行者,感恩守護者。我們沒有理由不懂事,沒有理由不作為。”石家莊市東風西路的陳歆子涵同學在信中寫出了孩子們的心聲。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程昱道同學在回信中寫道,“我相信就在不久的將來,‘白衣天使’叔叔阿姨們就能凱旋,早點回家陪他們的寶寶和家人。”

“媽媽,您好久好久沒回家了,媽媽我太想您了!我知道您在抗疫一線,我覺得媽媽個英雄,我感到自豪極了。”程昱道的同學嚴嘉睿的媽媽是武漢市三醫院發熱門診的一名醫生,戰“疫”以來就沒有回過家。被媽媽送回老家的嚴嘉睿同學在給媽媽的信中說,“我想象著疫情結束後,我回到學校,我一定會跟大家說我的媽媽是怎麼救人的……想著想著我又難過了,我還是想您在我身邊,我從來沒有離開您超過1天半,但是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改變了一切。”

两地小学生书信“声援”武汉战“疫”字里行间满是“家国情怀”

沈景心同學的回信(光谷實驗小學供圖)

“我們一起行走在危險的邊緣,我們一起捍衛著生命的尊嚴,守望,相助。”光谷實驗小學509班沈景心同學的回信透出戰“疫”必勝的信心,“待春回大地,山花爛漫之時,必有你我燦爛依舊的笑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孩子們太棒了,我為他們感到驕傲,疫情當前,他們用書信互相鼓勁,互相‘聲援’,凸顯了孩子們胸中的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光谷實驗小學校長孔德勇這樣點評孩子們的通信。

“情繫家國,同心同行”是光谷實驗小學的校訓、該校力行“為認同而教育,因教育而認同”,“培養有認同感、歸屬感的陽光少年”的辦學理念,旨在讓學生在“明理感恩,和諧共生”中“尚善行美,求同存異”。2019年9月,該校在武漢率先推出了“閱讀存摺”,讓孩子們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在遨遊知識的海洋時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項鶯 雷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