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科技部公佈本年度重磅科研榜單:僅十項目入選,多所985實力佔榜

科研創新一直是推動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每年國家都會給諸多高校和研究機構撥付鉅額經費用於科研,除了相應的常規考核評估,還有一些主管部門的評估榜單也能夠很好的證明科研成果。

目前國內有四大權威科研成果榜單,數據權威,篩選過程嚴謹,每一期幫當都能夠直觀反映當年的重大科技成果。分別是科學院和工程院主辦,眾多院士投票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國家科技部主管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教育部主管評選的“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科技日報社(科技部代管的副部級事業單位)主辦評選的“國際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科技部公佈本年度重磅科研榜單:僅十項目入選,多所985實力佔榜

從字面上看,兩院舉辦的榜單含金量最高。科技部舉辦的則面向所有科研單位和高校,而教育部則面對所有高校,二者範圍不一樣。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下,科技部剛發佈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情況(說明:下文僅提到每個項目的主導人,但每個項目都是其背後團隊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第一個項目: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該項目由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張立源教授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喬振華教授的團隊合作發現的項目。

科技部公佈本年度重磅科研榜單:僅十項目入選,多所985實力佔榜

第二個項目: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

該項目在上海科技大學連續收集高質量信息,由饒子和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和步志高教授(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聯手主導。

第三個項目:實現對引力誘導量子退相干模型的衛星檢驗

該項目由潘建偉院士主導(主要人員還有彭承志和範靖雲),他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如今也是該校的副校長,還是西湖大學校董會成員。

科技部公佈本年度重磅科研榜單:僅十項目入選,多所985實力佔榜

第四個項目: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

該項目由蘭州大學張冬菊教授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陳發虎院士主導;陳發虎教授本碩博學位都是蘭州大學獲得,如今也是蘭州大學的特聘教授。

第五個項目: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

該項目由北京大學周歡萍教授和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從北大畢業,也是北京大學教授)聯手主導,該成果能夠大大提升太陽能電池壽命。

科技部公佈本年度重磅科研榜單:僅十項目入選,多所985實力佔榜

第六個項目:基於材料基因工程研製出高溫塊體金屬玻璃

該項目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柳延輝主導完成,他本科研究生畢業於山東大學;該科研成果顛覆了以往金屬玻璃的陳舊研發模式。

第七個項目:破解藻類水下光合作用的蛋白結構和功能

該項目由中科院植物所博士沈建仁(1982年畢業於浙江農大,已併入浙大)、中科院植物所匡廷雲院士(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隋森芳院士及浙江大學醫學院張興教授共同研發的成果。

科技部公佈本年度重磅科研榜單:僅十項目入選,多所985實力佔榜

第八個項目:提出基於DNA檢測酶調控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療方案

該項目由中科院張學敏院士(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和中科院研究員李濤(畢業於北京大學)共同研發而成;最直觀的作用就是為人體免疫疾病提供潛在的治療方法。

第九個項目:構架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異構芯片

該項目由清華大學施路平教授主導研發,將助力人工通用智能實現質的飛躍。

科技部公佈本年度重磅科研榜單:僅十項目入選,多所985實力佔榜

第十個項目:發現月球背面月幔物質出露的初步證據

該項目由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李春來(畢業於中南大學)主導,利用嫦娥四號探測數據分析,為國內外學者關注的月球物質組成提供直接的證據。畢竟在月球探測項目上,美國一直佔據主導地位,隨著國家對探月的加碼投入,將來還有越多的天文成果出現。

科技部公佈本年度重磅科研榜單:僅十項目入選,多所985實力佔榜

相信多數網友和小編一樣,這10個科技項目當中,我們能理解的並不多,畢竟這些項目已經能夠代表我國的最高科研成果了,在國際上也絲毫不落下風;只不過文章從通俗點入手,讓大家都知道這些主導的科研人員是從哪些高校起點的;也能夠很好的佐證,讀大學很重要,讀個好大學更重要;畢竟像馬雲那樣起點低的成功人士還是寥寥數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