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山西太原發現北齊大墓,墓中出土兩件東西,專家嘲笑盜墓賊不識貨

眾所周知,在過去許多大墓的發現跟考古專家關係不大,這些大墓大多是村民田地勞作,工程基建或盜墓賊盜挖後被發現的。而很多網友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古墓總是盜墓賊先發現,盜掘後考古專家才進行發掘?”其實關於這個問題需要考慮的方面比較多,並不是想挖就挖。第一,現在國家不提倡主動發掘,為的是保護古墓;第二,考古技術和保護技術達不到要求,不敢貿然發掘;第三,考古人員人手不夠,管轄範圍有限。而盜墓賊不一樣,雖然他們可能比考古專家找墓更在行,但是他們盜墓為的是財,並不會在乎保護古墓文物。

山西太原發現北齊大墓,墓中出土兩件東西,專家嘲笑盜墓賊不識貨


在山西太原晉祠南五里的王郭村和牛家村之間有一座土嶺,俗稱晉王嶺。自古以來有大墓兩座,宛如小山,一南一北,巍然對峙。當地群眾歷來稱它們為晉王墓,但是墓主人到底是哪位晉王,千百年來卻一直是個謎。而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隊員在山西太原的王郭村發現了一座大型古墓,根據《太原縣誌》記載,這座大墓為北齊丞相斛律金之墓。隨後當地文物部門把此事上報了上級文物部門,在得到發掘批示後,立即進行考古性發掘。

山西太原發現北齊大墓,墓中出土兩件東西,專家嘲笑盜墓賊不識貨


經過考古發掘發現,這是一座甲字形磚砌單室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天井和墓室五部分組成,大墓的面積足足有400多平米。但是遺憾的是,考古隊員在墓室中發現了多處盜洞,而且盜洞的年代也不一樣,此墓雖曾遭受盜掘破壞,仍出土了大批陶俑、瓷器、裝飾品和壁畫等文物,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大型彩繪壁畫。遍佈墓內所有的壁畫,精美壯觀,雖已時隔1400多年,但大部分較為完好,保存較好的約二百平方米。北齊的壁畫藝術成就,後代評價很高,可惜傳世作品早已蕩然無存,別處出土的少量壁畫也剝蝕過甚,難窺全貌。因此,考古專家表示這座大墓壁畫的發現,填補了我國美術史上的空白,十分難得。

山西太原發現北齊大墓,墓中出土兩件東西,專家嘲笑盜墓賊不識貨


另外,考古隊員還在主墓室中找到了墓誌銘,墓誌蓋上刻有:“齊故假黃鉞右丞相東安婁王墓誌之銘”,專家在查閱史料後表示墓主是北齊安東郡王婁睿,並非之前所說的北齊丞相斛律金。史料記載,婁睿,太安郡狄那縣人(今山西壽陽縣),鮮卑族,是北齊外戚大臣,武明皇后婁昭君的侄子。早年跟隨神武帝高歡信都起兵,屢立戰功,授光州刺史。北齊建立後,拜驃騎大將軍、瀛州刺史;孝昭帝高演即位,拜大司馬、豐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封東安郡王。武成帝高湛即位,歷任司空、太師、太尉、錄尚書事、幷州刺史,後因專行非法,坐罪免官,以王還第。武平元年二月,婁睿去世,追贈假黃鉞、右丞相,諡號恭武。

山西太原發現北齊大墓,墓中出土兩件東西,專家嘲笑盜墓賊不識貨


專家介紹,墓中發現的最重要的兩件文物,第一件是墓中的壁畫,第二件是墓中發現陶器“紅陶牛”,專家表示可能當時盜墓賊只顧墓中的金銀珠寶,而壁畫和陶器沒有入他們的法眼,專家一臉嫌棄的嘲笑盜墓賊真不識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