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運河崇福段的兩次改道:迴環繞城,以水為障,用來抵禦倭寇

運河崇福段的兩次改道:迴環繞城,以水為障,用來抵禦倭寇

單橋運河

今春以來,筆者參與編纂《桐鄉市地名詞典》,現正撰寫崇福鎮的運河橋樑史。考諸史志,我發現京杭大運河崇福段曾有過兩次改道,頗值得一說。

古運河崇福段,從南三里橋通往北三里橋,原本是一條直塘。到了明嘉靖年間,因不堪倭寇侵擾,鄉賢呂希週會同知縣修築城垣,並將運河的直塘改為彎兜,運河貼臨城郭,與護城河合二為一。這樣一來,運河水勢紆緩繞城,既通舟楫漕運,又利防禦倭寇入侵。故民間有“崇德呂希周,直塘改作九彎兜”之說。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小股倭寇曾兩次進攻崇德,沿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倭寇攻城未果,次年正月,又在奸人引領下,再次大舉來犯。此次,因有奸人協助,倭寇破城而入,殺戮平民兩千餘人,以致城內“屍塞街巷”。倭賊擄掠財帛無數,縣城幾乎被洗劫一空。

運河崇福段的兩次改道:迴環繞城,以水為障,用來抵禦倭寇

在這樣的情勢下,修城築垣,以防倭寇再次入侵,成為地方官民的緊急要務。

據呂希周《崇德縣築城記》載:“凡城工創始,樓雉有未齊壹,火器有未鑄造者,夙暮從事。”呂希周,崇德人,嘉靖五年進士,曾任工部都水司員外郎,後擢升通政使司右通政。是時,呂正丁憂,還鄉閒居。他相助知縣謀劃築城,提議將貫穿城區的運河改道,使運河沿城牆向東拐一個大彎,迴環繞城,以水為障,並建吊橋以固防守,用來抵禦倭寇。

迨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工竣。不久,小股倭寇復來,窺城守有備,遂遁去。第二年,倭寇再次大舉進犯。巡撫阮鶚得報後,即親自率部從塘棲來援,並令赴閩抗倭、途經浙西的參將宗禮將軍率河朔兵飛騎馳援。河朔兵驍勇善戰,與倭寇一戰於北三里橋,再戰於石門灣,斬敵百餘,倭賊敗退,得解崇德縣城之危,百姓免遭生靈荼炭之厄運。

在守城待援期間,堅固的城牆和寬闊的護城河發揮了很大作用,彰顯了當時運河改道決定的英明。

自明代直塘改彎兜後,原隋唐運河故道成了崇福市河。而京杭運河的主航道經司馬高橋後北拐,過崇德橋、青陽橋,向石門鎮而去。由於年代久遠,河流淤塞,航道變窄,洪澇乾旱時,弊端更多。儘管歷來也不斷疏浚,但發展到現代,狹窄的河道更是無法適應航運、水利之需了。

為此,崇福市河於1971年春開始大規模疏拓,實施鎮區段運河“三彎截直”工程。竣工後,該段運河長1.8公里,河面寬50米,已達到100噸級航道的標準。昔日的隋唐運河故道,覆成為京杭運河主航道之一,大大改善了運輸能力。

運河崇福段的兩次改道:迴環繞城,以水為障,用來抵禦倭寇

1997年11月,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桐鄉小城鎮建設進程加速,為配合改造松老高橋至羔羊橋之間的運河航道,又另闢了一條主航道。新開挖的這段航道,從馬橋至北三里橋,全長4.4公里,河面寬62米,達到了500噸級的航道標準。

崇福段新運河的開闢,投資1.2億元,工程浩大。如此規模的工程,在以前,簡直是無法想象的。現代的運河改道,不但繞出了老鎮區,縮短航程1.3公里,極大提高了運輸能力,也為小城鎮改善了環境。十多年來,這段航道航運、水利功效日益彰顯,充分證明當年對崇福段運河另闢新道的決策是正確的。

運河崇福段的兩次改道:迴環繞城,以水為障,用來抵禦倭寇

京杭大運河自隋朝開鑿以來,歷經多次整治,為古今航運要道。其桐鄉境內崇福段的兩次改道,皆事出有因,也頗具歷史意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