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北宋藝術造詣第一的徽宗皇帝,寫下《大觀茶論》。他對茶盞的要求首先是“盞色貴青黑”,徽宗不是隨口一說,而是實踐出真知,“取其煥發茶采色也”。宋徽宗講,“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茶色離不開白,與黑相對,建盞黑色大興不是偶然。

一、黑瓷的歷史

黑瓷為施黑色高溫釉的瓷器。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鐵作釉的呈色劑,增加鐵的含量。黑瓷釉料中在三氧化二鐵(化學式Fe2O3)的含量在5%以上。

我國商周時期就已出現黑瓷。東漢時期,浙江上虞窯燒製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勻。東晉德清窯的黑瓷,以浙江德清窯所產黑釉為代表,釉厚如堆脂,色黑如漆。

至宋代,黑瓷品種大量出現,河北定窯生產的黑瓷,胎骨潔白而釉色烏黑髮亮。福建建窯燒製的黑瓷,因含鐵量較重和燒窯時保溫時間較長,所以釉中吸出大量氧化鐵結晶,形成了兔毫紋、油滴紋、曜變等黑色結晶釉,頗為珍貴。江西吉州窯的玳瑁斑、木葉紋、剪紙貼花黑瓷以及河南、山西等地瓷窯生產的黑瓷,也很有特色。

元、明、清時期,黑瓷乃是民間常用器皿常見的釉色之一。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二、黑瓷興盛的起源



黑瓷興盛得益於一個瓷器品種,它就是茶器。黑瓷茶具始於晚唐,鼎盛於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為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鬥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宋人衡量鬥茶的效果

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為先;

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6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為上。

時任三司使給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就說得很明白: “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而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榆次窯等,都大量生產黑瓷茶具,成為黑瓷茶具的主要產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窯生產的“建盞”最為人稱道。蔡襄《茶錄》中這樣說: “建安所造者……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盞配方獨特,在燒製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了鬥茶的情趣。明代開始,由於“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黑瓷建盞“似不宜用”,僅作為“以備品種”而已。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三、黑瓷中的佼佼者——福建建窯“建盞”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建盞,黑瓷代表。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該製品宋時為皇室御用茶具,傳世並藏於日本的四隻國寶級建盞“曜變天目”是飲譽世界珍寶。

建盞產自建窯,建窯是我國宋代著名的以燒造黑釉瓷器而聞名於世的瓷窯。建窯創燒於晚唐、五代時期,當時以燒造青釉瓷器為主,兼燒少量黑釉瓷。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南宋 曜變天目 日本靜嘉堂美術館藏

宋代是建窯的興盛時期,大量燒造黑釉茶盞,兼燒部分青釉、青白釉瓷。元代以後,建窯漸趨衰落,至清代,曾一度燒造青花瓷器。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宋 鷓鴣斑建盞 日本靜嘉堂美術館藏

宋代建窯主要燒造為適應當時“鬥茶”需要的黑釉茶盞,依據釉面上所形成的氧化鐵結晶斑的不同,品種有“兔毫”、“鷓鴣斑”、“曜變”等稱謂。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宋 油滴天目茶碗 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藏

宋代文人曾寫詩讚美過建窯鷓鴣斑盞和兔毫盞。如蔡襄撰《試茶》曰:“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雪凍作成泥,雲間未垂縷。” 陳蹇叔撰《郎中出閔漕別送新茶》曰:“鷓鴣碗麵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宋 黑釉盞 故宮藏

宋代南北方瓷窯均盛產黑釉瓷器。隨著鬥茶風俗的盛行,最適宜鬥茶的黑釉茶盞風靡一時。其胎體厚重,釉色漆黑光亮,釉面佈滿了由氧化鐵結晶而形成的自然流淌的各種斑紋,多姿多彩,變化萬千,其名稱亦頗具文采,如“曜變”、“鷓鴣斑”、“兔毫”、“玳瑁”等。產地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其中以福建的建窯產品最為著名,該窯曾向宮廷進貢茶盞,外底刻劃“進盞”、“供御”等標記。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宋 建陽窯黑釉兔毫盞 故宮藏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故宮藏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南宋 建盞 大英博物館藏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南宋 建盞 大英博物館藏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南宋 建盞 大英博物館藏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北宋 建盞 大都會藏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北宋 建盞 大都會藏

好多國寶級的文物現在都藏在國外的博物館,多麼希望這些先輩留下來的寶貝能重回祖國的懷抱。讓他們站在中國的土地大放光芒!

宋 建窯兔毫紋碗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拍賣結果

LOT號: 0538

估價:30.00-40.00萬

成交價:68.75萬

拍賣公司: 香港蘇富比(香港)

拍賣日期:2016-12-02

陸金喜 新建窯曜變天目建盞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拍賣結果

LOT號:1325

估價:60.00-90.00萬

成交價:112.70萬

拍賣公司: 保利廈門(福建)

拍賣日期:2016-11-06

該展品為建窯曜變建盞,盞款深直腹,束口微外撇弧腹,口沿下有明顯摺痕,淺圈足,胎體青灰厚實,通體似黑釉。釉麵肥厚,釉色呈紫紅光彩,盞內外壁分佈眾多不規則圓形曜變斑紋,恰如深邃玄奧的宇宙星空,亦象徵空靈靜謐的禪境中藏有神奇且富有活力的靈物。曜變,為建窯黑釉盞中極為罕見特殊之品種,是所有制盞工藝師與建盞收藏愛好者畢生所求,其質感更是與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精神相符。陸金喜,1972年2月出生。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藝術品鑑定師、評估師;從事建盞收藏研究近20年,現有建陽水吉窯、武夷山遇林亭窯、延平茶洋窯等各類藏品一萬餘件。陸金喜曾為國家領導人介紹過建盞工藝;與中央美院院長範迪安、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葉佩蘭、首都博物館副館長張寧探討交流建盞技藝;向南平市博物館捐贈宋代建窯“鐵鏽斑碗”“黑釉兔毫盞”及現代“油滴撇口盞”;向福建博物館捐贈“現代黑釉油滴撇口碗”,為研究閩北建盞製作技藝提供珍貴實物資料;其出版的《極致之盞》,為了解建盞深邃文化內涵和獨特藝術造詣,欣賞建盞的風采與禪韻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今,陸金喜不僅有純熟的傳統油滴、兔毫燒製技藝,還掌握建盞曜變技術,燒製建盞涵蓋烏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雜色六大類。他的作品胎骨似鐵,手感厚重,釉色古樸,斑紋賦於變化,色彩層次分明。其中曜變建盞內外自然浮現大小斑點,在光照下呈現出藍色光彩,古樸典雅,質感清晰。他還創新性的燒製出蓮花斑紋盞,釉面天然形成蓮花狀,巧奪天工,變化無窮。

宋 油滴建盞天目碗預展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LOT號: 0202

估價:150.00-150.00萬

拍賣公司: 日本美協拍賣(海外)

拍賣日期:2018-04-25

當代 建盞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拍賣結果

LOT號:2330

估價:15.00-18.00萬

成交價:17.25萬

拍賣公司: 北京匡時(北京)

拍賣日期:2017-06-03

說明:本件拍品,為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陶瓷工作室(博物級)代表作,由於她填補了古今中外陶瓷美術器物裝飾的空白和對中國陶瓷美術之貢獻,以及敦煌圖案再創作所獲得的獨立版權專利和數十位敦煌研究院研究員的辛勞,以及代表著當今世界陶瓷美術、器物裝飾、文化藝術等多方面集一體的精典。在經過一次素燒、一次中溫、二次高溫、三次以上的低溫燒製,經過各個燒造麴線重疊後所展現的珍貴,運用傳統宮廷製作工藝在原礦泥釉經過四次燒製,遠遠高於御窯一次高溫燒製成型的歷史,創燒出多窯才能入選的唯一性。在作品表現上,根據取捨關係進行對敦煌壁畫圖案的活化,釆用集泥中彩與原礦釉及法郎彩為一身、999真金加彩、超精勾填、爬花、細密畫等幾十人的共同努力而成,釆取圖案設計決不重複之唯一性孤品,突顯著作品的原創價值和自我的超越。

南宋 建窯「油滴天目」茶盌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拍賣結果

LOT號: 0707

估價:150.00-250.00萬

成交價:1,170.10萬

拍賣公司: 紐約佳士得(海外)

拍賣日期:2016-09-15

元 兔毫黑釉建盞、木胎朱漆包銅口盞託

瓷器收藏 | 建盞·天下第一盞,驚豔全球60億人


拍賣結果

LOT號:6288

估價:53.00-63.00萬

拍賣公司: 北京保利(北京)

拍賣日期:2017-06-08

建窯黑釉器中的兔毫碗,胎骨厚重,胎色黛黑,盞斜壁微弧,小圈足。盞裡施滿釉,盞外施釉不到底,露胎處呈深褐色。腹下部釉垂流形成滴珠狀。口下釉色呈褐黑色,近裡心為純黑色。內外黑釉面上帶點點繁星紋,紋理清晰,類似野兔毛毫,故名“兔毫紋”。此件釉面滿布銀灰色的油滴斑,色澤自然,在光亮處觀察,似漆黑夜空中的滿天星斗,美不勝收,實為不可多得的一件建窯之作。宋代茶色尚白,以黑釉茶碗為最佳,“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宋徽宗著有《大觀茶論》,盛讚建窯黑釉碗在點茶時“最為要用”。建窯黑釉茶盌之賞鑑,與日本茶道宗師與收藏家息息相關,在日本,宋代建窯茶盞廣得崇敬愛慕,其日文名稱「天目」也隨之流傳千里,成為現今通稱此類黑釉器盞之名。

古時,黑釉茶盞多藏於佛寺,用之奉茶以養身心,茶盌質樸素雅,合適作為供佛儀典之器。

盞託木胎,通體用朱漆及黑漆髹成,並用銅口包鑲而制,足見其珍貴。此器造型規矩,用漆精良,刻工圓潤,紋飾對稱工緻,是為漆器之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