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

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DNA病毒,能夠引發家豬、野豬患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100%,對生豬養殖產業鏈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目前尚未有可用的疫苗。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王祥喜團隊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等單位,在上海科技大學冷凍電鏡中心連續收集了高質量數據,採用一種優化的圖像重構策略,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衣殼的三維結構,其分辨率達到4.1埃。

該衣殼顆粒體型巨大且結構複雜,由17,280個蛋白亞基組成,其中包括1種主要(p72)和4種次級衣殼蛋白(M1249L、p17、p49和H240R),它們組裝成五重對稱體和三重對稱體的複合結構。主要衣殼蛋白p72原子分辨率結構展示出非洲豬瘟病毒潛在的構象型抗原表位,與其他的核胞質大DNA病毒((NCLDV)顯著不同。次級衣殼蛋白在衣殼內表面形成了一個複雜的蛋白相互作用網絡,通過調控相鄰的病毒殼微體之間的作用力介導衣殼的組裝並穩定了衣殼的結構。作為核心的組織者,100納米長的M1249L蛋白沿著三重對稱體的每個邊緣橋接了兩個相鄰的五重對稱體,與其他衣殼蛋白形成了延伸的分子間網絡,驅動了衣殼框架的形成。這些結構細節揭示了衣殼穩定性和組裝的分子基礎,對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


非洲豬瘟病毒衣殼蛋白結構及其組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