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心理:疫情期間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如何減壓

“災難發生時,對我們造成傷害的除了災難,還有我們對待災難的態度。”

貴州省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心理諮詢與治療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路在平正在和基層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交流如何在疫情中處理好自己的工作時說。

心理:疫情期間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如何減壓


下面是他給貴州省貴陽市雲巖區水東路街道辦事處工作的一線員工如何在疫情中處理好自己的工作一些建議,希望對你也能有所啟發。

1


你對疫情的態度影響著你的心理健康

在災難面前,過度的憂慮,只會把情況變得更糟。


災難對於每個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你對待災難的態度,是讓你的心打開、朝向外面更大的世界,還是讓你把自己封閉起來。


一個基本前提是,你接納了你的生命狀態,不和這個狀態較勁,這時你才能穿越災難,看到災難背後的禮物。


在這場疫情中,我們不如先接受,安定有序地接受已經發生的一切,努力為自己找點有意義的事情來做。比如社區一線的工作人員,你們保衛了社區的安全,這就很有意義。

心理:疫情期間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如何減壓


對我們大家來說,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會感到恐慌。


這是我們心裡的病毒。


你別小看它,它同樣也會傳染,並且速度比冠狀病毒還快。


它會使得我們能做的判斷做不了,幹什麼事情效率都很低。會讓我們的身體感到,如鯁在喉、淚眼婆娑或手心冒汗,等等。有時我們還會忍不住想哭泣、大笑。

心理:疫情期間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如何減壓


從心理學上來講,當人們在遇到大的災難時,人們的聲音、表情、體態和行為方式通常都會發生變化。你對這些變化所採取的態度,會影響你身心的健康。


2


當下你可以做什麼


在這場戰役中,其實是咱們跟自己的自己的較量。對於我們個體來說,你有幸安然無恙,那就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想想自己還能做點什麼。如果你已經不幸被感染,你能做的也只是保持良好的心態,聽醫生的話,好好配合醫生治療。


相信任何事情的存在、發生,皆有其規律。


我們能做的也只有看清現實,不管多麼嚴峻,該怎樣就怎樣應對。


對於能參加工作的:要樂觀地面對自己的工作,接納疫情當中面對的挑戰,同時還要勞逸結合,這樣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和有針對性地防控疫情。

心理:疫情期間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如何減壓


不能參加工作宅在家裡的:要想方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和關注力,比如多陪一下老人、多和家人聊聊天、多做下親子游戲、多看一些平時沒有看的書、多培養一些能在家裡進行的愛好,同時通過網絡、電話,和親人、朋友多進行交流等。


這些都是有利於讓自己的身心逐漸恢復到疫情以前的狀態的;如果一旦出現情緒的過激反應,就應該積極尋找專業團隊或者是心理諮詢熱線尋求一些幫助,這樣對心理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3

我們為什麼需要尋求心理援助


這場疫情像車輪一樣輾過我們每一個人,使得每個人都經歷心碎。不過當危機過後,情緒平復時,我們的視野將會得以擴展,智慧的光芒重現,我們就能以更加更靈活地應對以後現實的困難。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僅身體感到乏累,同時心理情緒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導致我們的心身疲憊。

心理:疫情期間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如何減壓


如果我們的軀體感到變化,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出汗增多、血液湧到腿部,或呼吸加速等。


或感知覺變化,如胸口發緊、心怦怦跳、反胃噁心、腿直哆嗦、手部發抖或掌心冒汗等不適,這些“不適”就是在提醒我們:該釋放一下內心,讓身心好好休息片刻了。這時你應該坐下來,和自己好好相處,不期待、不逃避、去接納、去包容。去真正放鬆一下。

心理:疫情期間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如何減壓

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我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做好防護。


同時,我們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心理,提高心理免疫力。


針對這次疫情,貴州省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聯合了雲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邀請專業心理諮詢師和心理專家通過提供一個安全的、支持的空間,讓團體成員的情緒得以容納和沉澱,內在資源得以被髮掘,我們可以在此與真實的自己和他人連接。


貴州省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以後還將聯合其他單位和心理專家連續開展一系列關於心理自助的免費分享,希望能給在社區一線的工作人員和群眾一點力所能及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