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新冠戰“疫”中,那支不應被忽略的電商援軍

新冠戰“疫”中,那支不應被忽略的電商援軍


幹了30多年的消殺生意,好順歐迪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曲維好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馬雲說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並非吹牛。

過去的一個月,這家位於廣東肇慶的汽車內飾清潔和消殺用品生產企業創下了兩項行業“速度紀錄”:7小時通過乙醇生產備案審批,3天實現從接到需求信息到產品上線銷售,而通常狀況下,這兩項流程分別需要6個月和45天。

作為廣東最先一批的復工企業,好順歐迪斯雖然從大年初四(1月28日)就開始忙碌,但一開始,曲維好想的只是如何滿足肇慶本地的防疫消殺需求,另外再給湖北疫區捐一點,“我岳父母那邊十幾口人還困在武漢呢”。

改變發生在2月4日。

那天,曲維好接到一通來自淘寶“天天特賣”小二的訊息。對方告訴他,根據C2M智能中控平臺的數據顯示,隨著武漢封城及各地相繼停運公共交通,自駕比例大幅攀升,車用消毒用品的搜索量激增,但市場缺貨嚴重,建議好順歐迪斯將所有生產線轉為生產氣霧酒精。

情報到位,說幹就幹。第二天,完成產品打樣出來;2月6日,商品上線銷售,購買者可以在48小時內看到發貨信息。

“最多的一天銷售了8萬單,這是以往旺季一個月的量。”回顧過去這20多天的經歷,曲維好直呼不可思議,“要是沒有淘寶C2M平臺從立項、研發、製造、銷售的全鏈條信息指導,以及政府在各個環節給予的通關支持,誰能想到企業居然有這樣的生產潛力,取得如此銷售業績?”

用曲維好自己的話來講,這是一次在疫情強迫下,在阿里平臺信息支援下,精準定位需求、挖掘和管理的成功案例。而這樣的案例,淘寶天天特賣百貨行業工作人員韓磊每天都要經手很多單。

韓磊告訴“三土城市筆記”,過去,企業研發產品,雖然也會進行市場調研,但大多數情況下是跟著經驗和感覺走,生產出來的東西可能暢銷,也可能滯銷。但是藉助C2M智能中控平臺,企業在研發、生產之前,便能明確知曉市場與消費者的需求。原先毛估估的生意由此變得越來越透明、精準、可預見,智能商業再一次顯示出自己的威力。



國人第一次瞭解數據的價值,大多是源自塗子沛的那本《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這位後來出任阿里巴巴副總裁的信息管理專家,在書中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數據治國”的曼妙場景,由此在國內掀起了一股數據化浪潮。

如今,大到救災防疫、城市管理、交通導航,小到各種APP上的新聞投送、商品推薦,數據的運用已經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社會的運轉邏輯,名副其實地成為“城市大腦”。

不過在商務智能領域,精準數據的功用更多體現在2B、2C端,相比B2B、B2C、C2C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詞,人們對C2M這種電商模式還比較陌生。

所謂C2M,英文全稱為Customer to Manufactory,即顧客對工廠。

跟過去企業憑感覺先生產,顧客憑興趣後購買的傳統模式不同,C2M藉助電商平臺,通過分析消費者的需求,將信息傳遞給上游製造商,從而製造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並且直達消費者手中。因為它是基於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通過數據指導工廠選品、設計和生產,因而也被稱為反向定製模式。

說得通俗點,就是工廠在研發、生產商品前,就已經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喜歡什麼,然後按需生產、精準銷售。這樣的生意做起來,自然不難。

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建立了生產製造商與消費市場的直接聯繫,既幫助企業及時掌握市場需求,然後按需生產,降低庫存;同時由於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消費者也可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更優質的商品,從而實現產銷兩旺。

來自天天特賣的後臺數據顯示,2018年底時,工廠從平臺搶到的訂單不足每月1000萬筆,到了2019年中旬,這個數字已變成日搶2000萬筆,半年成長60倍。這一點,從好順歐迪斯的案例中再次得到了驗證。

如此藍海,實在誘人,難怪過去一年,阿里、京東、蘇寧、拼多多、快手等平臺電商都在C2M上積極佈局,阿里甚至還專門組建了C2M事業部。

C2M,正在成為各方角力的新戰場,其中阿里巴巴目前處在領跑狀態。

新冠戰“疫”中,那支不應被忽略的電商援軍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調整後的2019年各省GDP數據,是中國區域經濟版圖的一次大洗牌大調整。跟多數北方省份的斷崖式擠水不同,不少南方省份的經濟數據卻出現了火箭式上升。

比如福建,2018年初核時還只有35804.04億元,全國排名第十,2019年的初核數據直接漲到42395億元,不僅名義增速高達18.41%,排名也連升兩位,攀至第八。

福建崛起的背後,原因有許多,除了之前藏起來的部分經濟數據被挖出來外,關鍵還在於閩系企業的持續發展壯大。而其中一些原本陷入困境企業轉危為安的背後,正是C2M在發力。

舉個栗子,2018年底,在天天特賣的數據指導下,福建一家名為“萃植軒”的日化清潔品牌改進了產品成分,不僅減少了化學成分對衣物纖維的破壞,還降低了15%的生產成本。 幾年前還因品牌突圍不力而焦慮重重的福州日化家清產業帶獲得了新生,避免了整個產業帶衰落的風險。

都說“無工不立,無商不活”。改革開放40年,中國之所以能夠從一窮二白崛起為第二強國,靠的就是工商業的興盛。然而最近這些年,受外部貿易摩擦、內部人力等各項成本增長的雙重壓力,工商業舉步維艱。在其影響下,許多製造型、商貿型城市的發展也陷入困境。

比如蘇錫常,2019年的名義增長已經掉到5%以下。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明星城市溫州、義烏,如今的光芒也都明顯黯淡下來。取而代之的,是擁有阿里的杭州和擁有騰訊的深圳這些科技平臺型城市。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在電商衝擊下,義烏小商品市場有不少人失業離開,攤位費直降對摺,從60萬元到30萬元,有的甚至降到20多萬元,四區五區則更顯寥落。市場的疲軟也拖累到義烏全市的經濟表現。雖然在金華地區,義烏還是一騎絕塵,但放到省內來看,義烏的GDP已經快跌出縣市區前十了。

現在,C2M模式的實踐證明,平臺與企業,平臺型城市與製造型、商貿型城市或許並非零和博弈關係,相反還可以彼此成全。

比如寧波與杭州,過去一直有瑜亮情結。伴隨“強省會戰略”下杭州的崛起,寧波的差距越拉越大,失落感明顯。但是從2018開始,杭甬無論是GDP增速,還是人口增量,都出現比翼雙飛的態勢,其中C2M對製造企業的賦能,或許是其中一個不為人所關注的方面。

以寧波最大的電動牙刷生產基地賽嘉電器為例,自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外貿訂單為主。但是在淘寶C2M平臺的推動下,2019年起,賽嘉的國內市場訂單份額開始超過海外。僅618狂歡日三天,天貓店的銷售額就達到去年同期45倍。電動牙刷開始下沉到許多三四線城市,成為小鎮青年的新生活方式。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C2M模式如何讓下沉市場得到消費升級,讓製造企業得以轉型升級,讓城市經濟重新運轉起來。



1919年,胡適寫下著名的《差不多先生傳》,對國人“凡事差不多、凡事只講大致如此”的習慣和作風表達了深深的憂慮。

幾十年後,另一位著名的華人學者黃仁宇在探討中西方社會的異同時總結道:“中國過去百多年來的動亂,並不是所謂道德不良,人心不古,也不是全部軍人專橫,政客搗亂,人民流離”,而是因為中國未能像西方那樣實行“數目字管理”的現代治國手段。

一句話:中國的落後,根源之一正是缺乏以數目字為基礎的精確管理;而未來中國的進步,也有賴於建立這種精確的管理體系。

今天的中國,雖然早就已經擺脫了積貧積弱的狀態,但各種災荒病疫仍不時襲擾國人。如何科學合理地運用數據信息,精準高效地實施抗疫救援,將突發疫病對人民健康、社會秩序、國民經濟的衝擊降到最小,依然是我們需要思考、探索的時代命題。

還是回到開頭好順歐迪斯的那個例子,如果沒有淘寶C2M智能中控平臺提供的精準信息支持,曲維好最多就是憑著當年非典的經驗,知道消殺產品緊俏,但絕對不會想到將所有生產線轉為生產氣霧酒精,政府方面也很難特事特辦,7小時審核批准生產乙醇消毒劑。

那樣的話,即使復工了,但生產出來的商品供需不匹配,依然無助於戰“疫”的扭轉。在某種意義上,C2M這種電商新模式牽動的不只是C、M兩端,其背後是諸多的產業帶,以及產業帶所在的城市,甚至還有整個國運。

這樣說來,阿里巴巴公司在下的還真是一盤大棋。

(更多長三角區域城市分析文章,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三土城市筆記”或“三土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