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20世紀40年代“北碚開拓者”盧作孚以嘉陵江邊老北碚場為根基,全面鋪開了教育、經濟、交通、醫療等社會各個方面發展的藍圖。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在短短的十數年間,北碚場擁有了清潔美麗的市容,學校、醫院、公園等各項現代化設施逐步被樹立在她的腹地,讓她氣象一新。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2018年12月28日,北碚歷史文化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館內一方1:500比例的下沉式微縮景觀在館內還原了北碚鄉村建設時期老城一帶的歷史原貌,帶領我們回味當時的輝煌。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當我們走過第一展廳,踏在玻璃上環顧下方,奔流的嘉陵江兩岸是星羅棋佈的當時的新式建築。鄉村建設以交通為先導,而腳下正好是北川鐵路從白廟子至大田坎的運輸模型,30年代北川鐵路運輸的場景就在眼前——這一節節車廂拉的不僅是煤炭,還有拯救民族危亡的希望。從1929年正式通車到1968年全線拆除,這條被譽為巴蜀鐵路“鼻祖”的北川鐵路,39年來為發展重慶經濟,支援抗戰和現代化建設的貢獻,已經彪炳史冊。

沙盤中段,嘉陵江岸旁,峽防局就坐落於此,盧作孚、盧子英昆仲於1927年起先後主政北碚,一系列鄉村建設運動的初步藍圖也在此繪就。以峽防局為輻射點,嘉陵江兩岸一棟棟建築拔地而起,其中有一批批文人喬遷居住,有一本本著述流芳百世,這也是北碚文化名區的歷史基礎。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同樣位於嘉陵江中段附近,其中“北碚滑翔機場”幾個字引起人的好奇。這座北碚滑翔機場,始建於1942年2月15日,是中國滑翔總會在北碚建立的第一個滑翔機場。1944年,時任美國副總統的華萊士訪問我國,在北碚觀看的滑翔機表演就在此上演。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從滑翔機場往後看,可見一座名為“紅樓”的獨特建築。說其獨特,不在通常的磚木結構和3層加閣樓,而在其紅牆黛瓦,飛簷翹角,造型典雅,故稱紅樓。

這座紅樓是盧作孚教育事業的體現中兼善中學的所在:1932年,盧作孚為兼善中學修建的新校舍即此,抗戰期間紅樓成為中央銀行北碚辦事處,後蔣介石、宋慶齡曾在此用餐小住,華萊士也是在這裡觀看的滑翔表演。紅樓亦為老北碚典型建築,真可謂“見紅樓一樓,看北碚‘半生’”。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朝嘉陵江對岸望去,一棟嶄新的黃色兩層樓房讓人眼前一亮,大門上方一塊“國立復旦大學”的牌子更是引人注目,這就是復旦大學重慶舊址。北碚這塊沃土之所以與“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中國知識分子自強不息、教育救國的精神相得益彰,在於抗戰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內遷後最終選址於此處。

這裡匯聚了當時各學界知名學者如馬寅初、潘序倫、衛挺生、曹禺、靳以、馬宗融、潘震亞、李仲珩、嚴家顯、呂振羽等,大學的聚攏讓“三千名流聚北碚”的說法不再是虛言。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將目光投放在沙盤的末端,那裡是蘊含北碚最深文化氣息的北溫泉、溫泉寺和溫泉公園。對於北溫泉,北宋時期,名滿江左的詩人彭應求夜宿溫泉寺,寫下傳世五律《宿溫泉佛寺》,被大文學家周敦頤作序並刻石立於溫泉旁的寺廟中,溫泉與溫泉寺遂名滿天下。民國時期,盧作孚倡導各界名流募捐,基於北溫泉、溫泉寺建成了北溫泉公園,這裡重生為北碚人民的樂園。

正如博物館集中展示著地方歷史文化,博物館中的這處下沉景觀也直觀反映著北碚歷史時期人文的鼎盛。下沉式微縮景觀裡的建築、風景,花上三天三夜也難以說盡,而這難以盡述的故事正是北碚所承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其中不無那個時代仁人志士的希望與憧憬,這些閃光的片段期待今人的探求與找尋。


北碚歷史丨《下沉式微縮景觀:一段說不完的碚城歷史》

出 品 | 劉懿鋒

排 版 | 狙擊哥

策 劃 | 高晨露

講述人文故事 | 寫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鐫刻時代瞬間

新時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