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減碳加氫”是人類能源利用大勢所趨

◎徐冠華(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技術部前部長)

“減碳加氫”是人類能源利用大勢所趨

1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技術部前部長徐冠華在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論壇發表演講

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是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和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也是我國加快各項發展的重要遵循。當前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發展和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綠色發展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共同努力把地球升溫控制在0.5度內

現在整個地球和全人類面臨著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就是基於全球氣候變暖所引發的人類可持續發展問題。人類已經歷了7萬到10萬年,走到今天確實不易。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專門研究有關全球氣候變化情況,該機構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暖使全球經濟增長率年均減少0.2%到2.0%,對冰凍圈、生態、水、糧食,以及城市和重大工程的安全和人體健康等各方面都構成嚴重威脅。

放眼人類文明發展史,有些地區經歷過空前繁榮,如古埃及文明、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印加文明、柬埔寨的吳哥文明等都一度輝煌。這些文明後來都消失了,歷史學家認為,主要是環境和氣候變化以及戰爭等因素造成。這些文明都是區域性的文明,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全球性的問題。根據調查數據,

在過去100年間,地球平均溫度升高了0.72攝氏度,海平面上升了0.17米。照目前形勢發展下去,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的平均增溫1.1到6.4攝氏度,相應海平面相應上升0.18至0.59米。屆時,太平洋的一些小島國將埋在水下,許多沿海國家的大城市也難倖免。我國也是受威脅最大的國家之一,既要保持很高的經濟增長率,還要把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人類的能源利用就是“減碳加氫”的過程

科學研究已證明,當前的氣候變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人類活動離不開能源,從人類鑽木取火到以後的燒煤、燒石油和天然氣,其實都是碳燃燒的過程。碳燃燒就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大氣層形成了一個保護殼,導致地球氣溫不斷升高。人類能源結構的歷史變化,概括起來其實是一個脫碳的過程,或者說是一個“減碳加氫”的過程。人類最早是鑽木取火把肉烤熟,然後燒煤再到石油、天然氣。每一次能源革命的結果都是讓碳氫能源中碳的含量降低,而氫的含量上升。比如,木頭的碳氫原子個數比例是10比1,即10個碳原子,1個氫原子;煤的碳氫比是2比1,石油是1比2,天然氣是1比4。說到底,

“減碳加氫”的過程就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

我們要搞綠色發展,就是要把“減碳加氫”的過程繼續下去。現在,我們用生物能源、風能、太陽能,所有這些能源都要轉化為氫,然後氫能源通過燃料電池轉化成電。比如風能不是所有的時候都在工作,太陽能是有陽光的時候才能發電。要把這些能量儲藏起來轉變成氫,再把氫作為二次能源進行使用。

全球氣候變化已威脅到人類生存,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適應能源結構的變化,不斷把大氣中的碳固定,為“減碳加氫”做出貢獻。我們現在種的樹已不再用來燒,而是要保護環境,為地球提供一個更好的綠色環境。過去一些西方國家說種樹不好,種樹對減少碳排放沒有好處。但對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研究證明雨林對“固碳”,就是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國這些年一直植樹造林,北京二三十年前是風沙滿天,可現在因為森林覆蓋率大幅增加,風沙天氣也大大減少了。

要讓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進行轉變

從宏觀上講,綠色發展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會做出很大貢獻。人類長期習慣於從自然界中獲取,缺乏保護自然的觀念和能力。正是因為過度消耗引發了自然災害加劇,也導致全球變暖。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人類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努力減少能源的消費和對環境的汙染。我國早就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每一位生態文明建設者都要有的一個重要理念。這個理念如果在全世界得到積極響應,將給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根本性改變。

從歷史上看,人類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爭奪奴隸、土地,到資本主義社會爭奪市場和資本,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國家之間相互鬥爭的歷史。在當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類首次發現了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威脅,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導致人類毀滅。因此,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共同應對人類可能被毀滅的威脅,並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掌握瞭如此發達的科學技術,具備如此雄厚的經濟基礎,只要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來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建設一個共同的美好未來。這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在應對全球變化挑戰和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

綠色生產力要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規模擴張性的經濟增長方式使得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加劇,綠色發展相對滯後。今後應當堅持以人為本,把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利用擺在重要位置,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來促進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

第一,綠色發展要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過去我們往往是面向上面的比較多,向下考慮地方問題的比較少。當然貫徹中央的方針是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生態文明建設中地方的經濟發展需求。科技工作和環保工作緊密結合,一方面要抓住中央關心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抓住老百姓關心的問題,考慮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需求,這是最根本的標準。

第二,綠色發展要突出重點。當前對綠色發展的問題,要開展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特別是要充分利用高技術成果,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圍繞人口控制和健康、資源開發和利用、汙染控制和生態整治、防災減災等加強集成。把各種技術,尤其是有市場競爭力的和滿足需求的技術集成起來,這對我們國家是極為重要的,關鍵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第三,綠色發展還要講究協同。我們為國家做事情,為人類做事情,一定要形成合力。就拿相關的技術標準來說,要把各個方面的標準統一起來,能共同地相融、合作與集成,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協同問題非常重要,我們要形成合力,搞好國際合作等。希望加強國際標準化總體發展的動態研究和標準化發展的戰略研究,儘快做出符合國際規則並能保護我們國家利益的國家技術標準體系,特別是要把國內的標準制定好,解決現行標準中不利於協同的問題。

未來發展還要堅定信心激發鬥志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減速,中美貿易摩擦不斷,一些國家,以及我國一些企業家對前景感到迷茫,少數幹部對未來發展前景沒有信心,表現出來的是缺乏擔當精神。其實,越是在這個時候,越需要我們的企業家和政府官員堅定信心,激發我們的鬥志,要看到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

我有幾點印象很深:第一,中國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57年的57歲增加到2017年的77歲,提高了20歲;第三,去年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躍居全球第14位,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中惟一進入前30名的國家。

我國的科技投入也有了非常大的增長,總量現在僅次於美國。十幾年前,我就說中國市場資源的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形成了大批量生產和低流通成本的優勢。正是因為有這種優勢,我們在技術路線和技術標準方面就能獲得事實上的主導地位。另外,我國還有高智力勞動密集的聚集優勢、低成本研發、低成本複雜製造的國家競爭優勢等,這也是其他任何國家無法相比的。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世界科學中心正向東方轉移。16世紀以來,世界科學中心經歷了從意大利到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的轉移。這些國家都出現了一些影響世界的重大突破和偉大的科學家,它們保持世界科學中心的週期短則六七十年,長則100多年。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重要的科學中心,但全球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擴散,在未來二三十年間,北美、東亞、歐盟三個科技中心將鼎足而立,主導全球新格局。我國位於東亞,雖然有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國的競爭,但我們一定要有信心看到我們國家的美好前景,我們一定能取得競爭的勝利!

(徐冠華院士的演講題目是《標準引領 綠色先行》,本文由季江雲根據徐院士的現場演講整理、編輯,小標題為本刊所加。)

網編: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