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從希臘到羅馬,繼續聊地中海珠寶文化》

《“平說”帶你從希臘神話的浪漫到兵戎相見的羅馬,感受信仰與榮耀的光輝,體味力量與柔美的地中海珠寶文化(2)》

公元前492年希波戰爭爆發,剛過上幾天好日子的珠寶商業有再一次停滯,雖然最終以雅典、斯巴達為代表的眾多希臘城邦,幹翻了強大的波斯帝國,但也元氣大傷。

《從希臘到羅馬,繼續聊地中海珠寶文化》

就在此時,希臘北部城邦中的一個曠世奇才,這個人就是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弟子亞歷山大大帝。以其雄才大略,先後統一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東地區,不費一兵一卒而佔領埃及全境,蕩平波斯帝國,大軍開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佔據其三。征服全境約500萬平方公里。

公元前323年的亞歷山大帝國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東方戰國七雄領土總和。亞歷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時間裡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他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的繁榮發展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經濟,融合東西文化,並且鼓勵民族間通婚,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對人類社會文化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的遠征使得古希臘文明得到了廣泛傳播。

《從希臘到羅馬,繼續聊地中海珠寶文化》


這一時期的珠寶文化融合了中東、西亞、波斯、印度的地域文化特點,是各類題材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人們開始通過鑲嵌寶石和彩色玻璃製成的彩色裝飾,紅玉髓,瑪瑙,來自印度的石榴石,來自埃及的綠寶石和紫水晶,以及來自紅海的小顆粒珍珠悉數登上珠寶文化的舞臺。

亞歷山大大帝向西看了看,沒多遠就看到了大西洋,覺得世界已經到了盡頭,這哥們又向東一瞧,一望無垠,便一路向東攻城掠地,正當亞歷山大正值壯年之時,上帝給他開了個玩笑,一場瘟疫(新冠病毒的祖先)撩翻了大帝,終年33歲。

亞歷山大病死,帝國一分為三,亞、歐、非各搞各的,希臘表示壓力山大。在亞歷山大東征之時,真正的威脅羅馬正在西部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帝國與帝國是不一樣的,羅馬相比於希臘要更務實,行事風格上也是簡單、粗暴、有效。帝國迅速取代了帝國,歐洲文化中心轉到了羅馬。

相對於希臘,羅馬就像一介武夫,征服了希臘肉體,卻被希臘的文化所征服。不過和行事作風都是“浪漫理想派”、喜歡抽象概括的藝術形象的古希臘人不同,古羅馬人的民族性和藝術風格顯得更加務實。

無論是世界聞名的羅馬競技場、君士坦丁凱旋門,還是曾經供奉了奧林匹亞山上諸神的萬神殿,無一不彰顯了古羅馬人所擁有的豐厚人文沉澱和藝術涵養。

羅馬的強大源自於他們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在羅馬王政時期,國家治理國王說了算,一旦國王的子嗣不行了,整個國家就有嗝屁的危險。因此羅馬在政治上進行了改革,實行“執政官+元老院”的雙元制管理國家,這一時期被稱為羅馬共和國。

《從希臘到羅馬,繼續聊地中海珠寶文化》


比起注重於細膩金屬工藝的古希臘珠寶,顏色更加鮮豔豐富。在古羅馬珠寶上經常可以看到多彩豔麗的各類彩色寶石及玻璃,這些琳琅的珠寶也有著多樣的佩戴形式和佩戴目的。無論是用來裝點生活著裝,還是彰顯個人的財富及社會地位,古羅馬人都不會忘記佩戴一款與之相配的精緻珠寶。

提到古代珠寶,很多人或許都會想到千年不腐、依舊金黃燦爛的黃金飾品,然而古羅馬的許多黃金飾品,其實沒有那麼流行普遍,大都只為富裕階層所擁有。

平民階層一般佩戴的則多為銅製或一些比較經濟實惠的金屬。聰慧的古羅馬工匠還想出了利用模具批量生產珠寶的方法,使得飾品價格更加“和藹可親”,讓更多的人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美麗珠寶。

羅馬共和因為另一個牛人的出現而終結,他就是凱撒大帝,凱撒大帝戰功卓著,如日中天的羅馬站在地中海任何一個地方,向東看是羅馬,向西看是羅馬,向南看是羅馬,向北看依然是羅馬。

凱撒大帝想要挑戰元老院,結果被一群老同志給PK死了!講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昔日羅馬,馬上要變成昨日黃花了。

峰迴路轉,另一位大牛人即將登上歷史舞臺。他又將對羅馬珠寶文化帶來哪些影響?且聽下回分解。

《從希臘到羅馬,繼續聊地中海珠寶文化》


“無文化 不珠寶”我是《平說》說說而已。

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