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智飛生物—2019年業績符合預期,重磅品種有望帶來業績估值雙升

安信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智飛生物(300122)

事件:智飛生物發佈2019年度業績快報,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05.87億元,同比增長102.50%,歸母淨利潤23.69億元,同比增長63.20%;按業績預告中非經常損益-2826萬元測算,預計扣非淨利潤23.97億元,同比增長64.29%,業績整體符合市場預期。

點評:分季度看,公司19Q4實現營業收入29.21億元,同比增長68.52%,歸母淨利潤6.06億元,同比增長66.05%。從營收角度來看,公司19Q4營收體量為全年四個季度最高,這主要與HPV疫苗等代理品種單季度銷量增加有關;19Q4營收增速較前三季度有所下滑,則主要與去年同期業績基數較高有關(九價HPV與五價輪狀疫苗開始銷售)。從利潤角度來看,公司19Q4利潤體量略低於19Q2和19Q3,預計與年底費用計提略有增加有關;19Q4利潤增速較19Q2和19Q3提升明顯,則主要與行業事件導致18Q4業績基數略低有關。分產品看,根據公司公告,預計三聯苗2019年銷量約500萬支,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自主產品合計貢獻淨利潤接近4億元;根據中檢院數據,2019年四價和九價HPV疫苗批簽發量分別為554萬和332萬支,同時九價HPV疫苗於2018年底批簽發91萬支,預計HPV疫苗合計銷量約800萬支,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貢獻淨利潤超17億元;五價輪狀疫苗批簽發量為470萬支,預計銷量約350萬支,貢獻淨利潤約2億元;其他代理品種銷量預計維持相對穩定,貢獻淨利潤接近1億元。

HPV疫苗預計僅受疫情短期影響,全年銷售高增長預期維持不變。與兒童疫苗(尤其是一類苗)不同,HPV疫苗的需求剛性相對較弱,在本次疫情發生後,預計短期內適齡女性到接種點接種HPV疫苗的意願有所下降,對公司代理HPV疫苗的短期銷售造成一定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適齡女性對HPV疫苗的接種熱情十分高漲,終端一直維持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我們預計,在疫情消退後,被壓制的HPV疫苗接種需求將會發生強勁反彈;從全年維度來看,疫情對HPV疫苗銷售的影響極為有限。HPV疫苗銷售的核心限速因素是疫苗供給而非終端需求,根據基礎採購協議,預計公司代理HPV疫苗的2020年批簽發量有望達到1300萬支,而根據中檢院數據,2020年1月公司代理四價和九價HPV疫苗的批簽發量分別為67萬和41萬支,批簽發進展符合預期。競爭格局方面,國產二價HPV疫苗於2019年底獲批上市,根據公開信息披露,產品定價為329元/支,接近GSK產品的實際終端價格。考慮到GSK二價HPV疫苗的國內銷量有限,同時高價HPV疫苗對低價疫苗的市場替代及壓制效應明顯,我們預計,公司代理四價和九價HPV疫苗的未來銷售受國產品種上市的影響較小。

兒童疫苗需求相對剛性,受疫情影響更加有限。公司代理五價輪狀疫苗、自主三聯苗、Hib、MCV2、MPSV4等疫苗品種均為兒童疫苗,需求更加剛性,受疫情影響更加有限。其中,五價輪狀疫苗在有效性、安全性、兒童依從度等方面均具有顯著優勢,我們預計,五價輪狀疫苗有望有效替代國產單價疫苗,並將進一步擴容國內市場,2020年銷量有望達到600萬支。根據中檢院披露及公司公告,公司三聯苗目前仍有部分庫存,預計2020年可實現銷量約150萬支;凍幹無佐劑三聯苗預計有望於2020年中申報上市。同時,公司2020年將加大預充式MCV2和預充式MPSV4的生產,進一步填補三聯苗缺貨造成的業績缺口;自主業務戰略切換,確保業績平滑過渡。

重磅在研即將接力上市,研發管線價值有待挖掘。根據CDE信息披露,公司EC診斷與預防微卡均已完成現場核查,預計有望2020年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獲批上市。根據公司公告,其他重磅在研品種研發進展順利,其中15價肺炎結合疫苗III期臨床有望2020年完成,三代狂犬疫苗預計有望2020年申報上市,兩大重磅品種均有望2022年獲批上市。此外,公司2019年12月公告獲得全球創新疫苗品種(凍乾重組結核疫苗(AEC/BC02))的Ia期臨床試驗總結報告,是對公司強大研發管線及高效執行力的又一佐證;2020年1月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簽訂《合作意向框架協議》,共同開發2019-nCoV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貢獻力量;未來重磅品種的接力上市有望帶來公司業績與估值雙提升。

投資建議:買入-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72.27元。我們預計公司2019年-2021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102.5%、59.5%、16.5%,淨利潤增速分別為63.2%、48.1%、23.1%,成長性突出;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72.27元,相當於2020年33倍的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三聯苗再註冊不通過風險,疫苗安全事故風險,行業政策風險,產品市場推廣及研發進度不及預期,新生人口大幅下滑風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