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十年低位,母豬缺口仍大,初步恢復7月?低於預期,上漲週期拉長

以目前的能繁母豬修復情況來看,和去年的下降相比,尚處於初步的初步恢復階段,距離大幅見效需要的時間或比想象中的更久。而且從恢復情況來看,這個進程非常緩慢。如果產量始終無法恢復,存量的凍肉僅可解決一時之需。

能繁母豬缺口仍大,產能初步恢復在今年7月?


這幾天豬肉股又漲得不錯,雖然牧原股份今日回調了,但是盤中一度創了新高,新希望收盤漲9個點接近漲停,為何?


證星觀察研究團隊在去年8月30日特別撰文,分析了豬肉股的邏輯,現在回過頭來看,邏輯依然未變。而牧原股份也早已達到當時預期的27%以上週期平均合理估值漲幅。並且在情緒上繼續上衝。


十年低位,母豬缺口仍大,初步恢復7月?低於預期,上漲週期拉長


豬產量低位運行,政府限豬價舉措有效落實


持續跟進發現:


能繁母豬大幅降低的產量缺口依然大,這個邏輯依然未變。


而且從恢復情況來看,這個進程非常緩慢。


如果產量始終無法恢復,存量的凍肉僅可解決一時之需。


我們從下圖看一下全國生豬存欄的走勢圖,很容易發現到去年年底,這個生豬存欄始終還維持在一個低位。產量上不去。


十年低位,母豬缺口仍大,初步恢復7月?低於預期,上漲週期拉長

數據來源(中國政府網)


但是此次特殊的春節疫情期間,肉價卻保持著穩定的價格,甚至有所回落,為何?


政府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左右。為了讓群眾吃得起正常價格的肉,各項努力和政策都起到了作用。


最重要的是在凍肉投放上就下足了功夫。據悉2月21日有2萬噸儲備凍肉出庫競價,而目前國家年後累計投放了3批次的儲備的凍肉,總投放量達到了13萬噸。


而且高層近段時間內也反覆表態,加快補欄擴能,並加大和落實扶持養殖場政策。


這預示著相關企業向好,產能恢復事宜或即將放量。


能繁母豬指標領先10個月:恢復平穩,但缺口仍大


能繁母豬是一個領先指標,一般能提前10個月看到趨勢。因為擴充產能從補充後備母豬到商品豬出欄大概要14個月,而從能繁母豬到商品豬出欄需要10個月。這由肉豬的生長週期決定,不以人的意志發生轉移。


十年低位,母豬缺口仍大,初步恢復7月?低於預期,上漲週期拉長

國盛證券相關研究


回顧歷輪豬週期,我們從上圖國盛證券相關數據統計上看,不難發現:


能繁母豬存欄量的快速下滑預示著豬肉價格面臨上漲週期。


14至15年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下跌。隨後16年一路漲至22元一公斤出欄價,開啟了那一輪的豬週期。


現在回過頭,我們在看這輪由豬瘟引起的能繁母豬大幅降低比起14年那輪只強不弱。


但是政府相關舉措取到成效,並未出現價格飆漲的情況。這也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十年低位,母豬缺口仍大,初步恢復7月?低於預期,上漲週期拉長

從上圖能繁母豬全國走勢可以看出,能繁母豬自去年5月份加速回落後,至今一直處於10年位置的絕對低位。


雖說從去年9月至今增長了8%(上圖圈出部分),但比起19年能繁母豬的接近腰斬這個影響,從上圖看影響還很小。


所以現在豬肉邏輯就是這樣的:


1、產量缺口依然存在,也依然處於產量低位,政府的凍肉投放很及時,但仍需相關產量跟上。


2、產量恢復需要時間,按照上圖看,能繁母豬的缺口最低點在去年的9月份,這意味著產量初步修復要到今年的7月份左右。


3、以目前的能繁母豬修復情況來看,和去年的下降相比,尚處於初步的初步恢復階段,距離大幅見效需要的時間或比想象中的更久。所以今年到下半年之前的這段時間,對於那些能夠做到規模化養殖和科學防疫的養殖企業來說,還是非常穩定的營收增長窗口。由於恢復的程度低於預期,炒作時間或拉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