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貴州:落實差異化防控策略 精準到縣到校到人到事

貴州:落實差異化防控策略 精準到縣到校到人到事

2月27日,經省委、省政府研究確定,我省高三、初三年級學生3月16日正式開學。開學前後,如何堅決守住教育系統疫情防控風險底線確保師生安全?為此,記者專訪了貴州省教育廳負責人。

記者:之前省教育廳要求全省所有學校開學時間不得早於3月1日,現在確定了具體開學時間,是依據什麼確定的?

省教育廳負責人:學校是人群聚集多、人口密度大的重點部位,學校安全穩定事關社會大局,絕不能出現任何閃失。之前,我們在認真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勢的基礎上,果斷審慎地提出要疫情得到控制才開學、物資保障到位才開學、要應對措施周全才開學,並結合全國和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實際,要求全省所有學校開學時間不得早於3月1日,之後又推遲至3月15日。除高三初三外,其他學段和高中初中其他年級繼續推遲開學時間。

截至2月27日,我省已連續1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應急響應級別已調整為省級三級響應。對全省疫情防控分區分級名單作了調整,低風險地區為74個,中風險地區為15個,沒有高風險地區。省委、省政府對新學期學校開學工作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落實保障開學所需疫情防控物資。省教育廳對開學疫情防控工作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南,對各項措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為貫徹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和教育部有關部署要求,經研判我省疫情防控實際,充分聽取疫情防控專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及家長代表等社會各界意見,省委、省政府研究確定我省高三年級和初三年級學生3月16日正式開學,其他學段、高中初中其他年級開學時間將視下一階段疫情防控情況,經評估後再行確定並向社會公佈。

這是與全省疫情發展實際情況相結合、與全省復工復產相結合、與社會穩定相結合、與教育教學任務相結合,充分評估全國疫情對貴州的影響、省外學生返校後的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接觸等風險,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教育部有關要求,堅持全省統一安排,穩中求進,採取先急後緩,分類、分地、分段,“一地一策”“一校一策”的原則,作出的錯峰錯時開學決定。

記者:在開學前,我省採取哪些措施來堅決守住教育系統疫情防控風險底線?

省教育廳負責人:防止疫情向學校擴散、守護師生安康、維護校園穩定,是當前教育系統必須肩負起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開學前,首先要做好防控體系。成立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校內防控三級網絡體系,在各地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領導下,建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體系。明確衛健、疾控等有關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責任,對開學準備工作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特別是落實各地方黨委政府開學工作屬地責任和各校主體責任及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人”責任。

其次,要做好師生摸排。各地各校要切實全面掌握每一名學生動態,主動聯繫每一名學生,瞭解每一名學生健康狀況及人員接觸情況等信息,切實做好返校師生的健康篩查和監測工作,提醒和強調不得提前返校等要求。持續做好留校學生疫情監測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提前預判教師返崗情況,如教師(特別是民辦學校及幼兒園教師)因疫情不能如期返回,要提前做好人員調度安排。要提前摸排校醫,確保開學時及時到位。

第三,要做好重點管控。特別要加強5類師生員工的管控:對外省(市、區)入黔返黔師生,全面掌握其來黔前14天內活動軌跡;來黔前14天內有湖北旅居史的師生,全部開展核酸檢測和胸部CT檢查,並由各地組織集中隔離觀察14天;來黔前14天內無湖北旅居史的師生,要檢測體溫,登記流動去向。同時,及時摸排、掌握教職工思想動態和個人行蹤,對有異常反應的要及時採取風險控制措施,重點防控,嚴禁師生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私自外出。

第四,要做好物資儲備。各地各校要結合學校師生數量、班級數量、規模、消毒面積等綜合因素,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體溫計、消毒劑等防控物資需求測算、儲備,確保開學時各項疫情防控物資能夠保障校園疫情防控和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特別要確保校醫防護服、護目鏡到位。開學前對學校進行徹底清潔,對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教室開窗通風。檢查學校洗手設施是否運行正常。

記者:學校開學後,我省將採取哪些措施來阻斷疫情進入校園,確保師生健康?

省教育廳負責人:全省教育系統將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的要求,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嚴格管控重點人群和重點部位,牢牢管住“居家、返程、學校”三個重點部位,調整完善防控措施,落實差異化防控策略,精準到縣、精準到校、精準到人、精準到事。

一是要加強校門把關。一切與學校教學活動、衛生防疫等正常工作無關的外來人員禁止進入校園。師生進出校園要嚴格登記並測量體溫。在校園內部加強不同功能區域或者樓間管理,減少交叉接觸。每日到校師生全部接受體溫檢測。

二是要加強聚集管理。在疫情流行期間原則上不舉辦大型聚集性活動和考試。確需如期舉辦的,要進行科學研判,制定嚴格預案,報經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疫情防控機構同意。各地各校學生不參加各類社會機構舉辦的比賽、展示、評比等大型聚集性活動和考試等。

三是要加強衛生管理。妥善保管消毒劑,避免誤食或灼傷。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操作人員應當採取有效防護措施。每日進行校園消毒,全面開展校園內環境清潔整治行動,消除衛生死角,徹底清除各類病媒生物孳生環境。加強教室、宿舍、食堂等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通風換氣。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並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

四是要加強食堂監管。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對學校食堂、學生集體配餐單位的全面檢查。嚴格執行學校食堂和學生集中用餐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在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對自備水源的防護。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鼓勵學生自帶餐具。做好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晨檢工作,防止帶病上崗。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使用未經檢疫合格的家禽家畜,嚴禁採購、食用野生動物和不明來源的活體動物、動物源性食品。

五是要加強應急處置。加強健康監測,嚴格落實學生晨(午)檢制度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教職員工或學生中若出現發熱(體溫≥37.3℃)、感冒、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和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應立即上報學校負責人,學校立即向當地疫情防控機構報告,並及時按規定去定點醫院就醫。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立即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學生的家長聯繫。適當進行心理應激疏導,開展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

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即將開展的全省教育大調研,對每個縣派出調查小組,將工作重心下沉,將工作關口前移,對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一次全面的督促檢查落實,不留死角、不留盲區,消除隱患,切實解決問題,在大戰、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