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全冊教學反思

1古詩二首《村居》《詠柳》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知詩詞的內容的環節。這個環節在備課中沒有把握好教學目標,特別是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解詩歌大意不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到有難度,缺少了學習的興趣。低段詩歌教學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到情感朗讀中來,我設計的動態畫面孩子們很喜歡,但是沒能利用好。在孩子們看到畫面時,首先應讓孩子們先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美麗的景色,然後再讓學生們說說看到這些美景的心情如何,帶著這樣的心情讀一讀古詩,情感朗讀指導相信效果會更好。

2找春天

根據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中,我利用了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在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並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在媒體的直觀的演示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識字任務。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運用“創設情景,感染氣氛,情景朗讀”讓學生對生活中美的情景有所思考,並對春天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認識,一邊導看一邊導思。利用多媒體資源刺激了學生的眼、耳、腦等感官,激發了學生興趣和學習慾望。

3開滿鮮花的小路

這是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但是這個童話故事中出現的角色比較多(一共有9個角色:長頸鹿大叔、郵遞員黃狗、鼴鼠先生、松鼠太太、刺蝟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蝟、小狐狸),故事情節上下兩個部分課時跨度比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發現這是美好的禮物),故事上下兩部分的情節銜接過度不是很清晰,引導學生理清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涵有一定的難度。

4鄧小平爺爺植樹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從那時起,祖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展開了現代化建設的新畫卷,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壇公園,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松柏,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願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園,鄧小平爺爺親手種下的高山榕,迎著南國的風,唱著春天的歌,長得枝繁葉茂。它向每一個駐足觀看和拍照留念的遊人,展示著春天的圖畫,訴說著春天的故事。

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

口語交際的教學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禮貌的交流,會使用恰當的語氣跟人溝通。所以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上,我首先用一個實際情景導入本課,讓學生不會停留在課本上,而是感受到生活中這些事情經常發生,從而緊密的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在了一起。教學上我採用討論談話的方法,讓學生動腦筋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類似的情況會表達會解決,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整節課,把話語權交到學生手上,讓他們充分的說,充分的表達,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做到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

語文園地一

1、能通過具體的事物,引導學生觀察聯想,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有趣的活動中,在聯繫已知經驗和生活經驗中,發展語言,發展思維。

2、讓學生在自學生字中發現規律,在空中運用語言,充分尊重學生、培養學生自主性。

3、能充分參與交際的情境,激發興趣,創設全體同學參與的條件,激勵學生在多向互動的動態式活動進行對話,發表獨特感受,培訓口語交際能力。]

4、自選展示內容,展示方式,在遊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春光美麗,語言的勉力。

快樂讀書吧

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於是在教學中,我注重將圖片觀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類型。既關注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引導。通過分享故事的形式,促進學生的讀書熱情,能與人分享自己讀的故事,從而也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複述文本內容的能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技能,得到全方位的進步和提高。

5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應該說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基本上達到了目的,但還存在很多問題。對於重點句子哪裡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裡這句話中的的雷鋒叔叔指那些像雷鋒一樣,具有雷鋒精神的人。學生雖有所體會,但當老師問到:我們身邊有這樣的活雷鋒嗎?學生只能簡單的說出班級某某同學就是我們身邊的活雷鋒,但卻說不出他們做的什麼事,深入不進去,另外這個問題的回答思路也非常窄,由於課時的約束,在這裡我也沒有深入引導,草草收場。

6千人糕

《千人糕》這個活動,帶領幼兒逐漸步入各種“社會勞動場景”中。《千人糕》這個主題讓幼兒產生好奇什麼是千人糕呢?是千人制作的蛋糕嗎?……以一塊普普通通的、有形可見的糕點,把幼兒帶入到了一個個複雜的、艱辛的社會勞作過程中。比如:做糕點的米,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然後要拿到磨坊磨成粉;糕點中方的糖是甘蔗、甜菜等熬出來的;熬糖又需要鐵鍋、煤可以說是一個龐大的勞作系統,做出來一塊普通的糕點。這是幼兒以往根本沒有想到過的。當然,這些還只是故事表面所表達的內容,其實《千人糕》這個故事,主要的藉助孩子經常吃到糕點,揭示一個生活哲理:每一樣物品都凝聚了大量的勞動,享用時,應該對勞動者心生感激之情。這個故事的教育性十分明顯,而趣味性卻不強。所以我在講述故事時,儘量淡。

7一匹出色的馬

(1)指導朗讀時應讀出感情,妹妹的話要讀出哀求、撒嬌的語氣,爸爸的話要讀出鼓勵的情感,妹妹的最後一句話要讀出愉快、得意的語氣。 (2)互相評議,誰讀得最好,評為“朗讀之星”。 (3)小組開火車讀。

語文園地二

識字

1神州謠

最滿意的是歌詞編創環節,這一環節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在老師圖片的提示下做歌詞的改編,首先通過視覺效果引起學生的好奇感,然後通過填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自己創編。學生能用自己創編的歌詞來演唱,有效的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學習能力。能讓人快速成長的不是單一的教授而是實踐與互教。

2傳統節日

在教學中我重點是讓學生養成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學生對主題活動的熱情都很高,佈置活動後學生都積極的去查找資料,但到彙報的時候就會發現學生把一沓資料全都拿來,我就引導學生如果每組都準備那麼多的資料那一個學期下來我們能上幾個主題呀?學生這時都意識到資料不光要收集,還要學會篩選資料以及如何把資料更完美的呈現出來,學生有了這個意識後我再與學生共同探討該如何進行收集與整理資料……有了這一次活動,相信今後的主題活動同學們都會知道如何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

3“貝”的故事

在教學上,我讓學生充分讀書、感悟文本。在此基礎上抓住文中出現的“漂亮”與“醜陋”、“可憐”與“可敬”等幾處矛盾點入手研讀,教學中力爭做到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允許學生多元解讀,以學生讀、說、議、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

4中國美食

真情來源於真實的生活,習作指導要用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去點燃學生的熱情,要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去觀察是呢幹活,體驗感受生活,去尋找生活的焦點,從而產生美好的情感,產生歌頌美的慾望,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當然,這節課由於本人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應變能力,在學習範文、引導寫法和點評優秀習作時都出現了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 多給我指點。

口語交際:長大以後做什麼

語文園地三

8彩色的夢

引導學生了解到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求異求新,才能設計好的作品。不僅課堂上這樣做,再生活中更應養成樂於觀察、善於創造的良好學習習慣。本課執教中常見問題在於:學生在創作中對於夢境效果的體現不準確或不明顯。教師最好課前創作些表現夢境的範畫來進行引導,啟發學生創作思維,另外還可以藉助範畫解決構圖問題,也可找來表現夢境的招貼、漫畫給學生欣賞分析,用於解決這一難點。

9楓樹上的喜鵲

教學中,我將課文中的“小喜鵲”帶到生活中來,把它當成小喜鵲,並用喜鵲之間的對話進行交流,在“鵲,鵲,鵲”中不僅使得課堂氣氛達到高潮,不知不覺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在師生有趣的對話中感悟了課文內容。進而在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情景想象,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10沙灘上的童話

想象是創造的基礎,我應抓住一切契機,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轉化為語言文字,進行說和寫的拓展訓練。在本課的結尾,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 1、你和小夥伴的樂園在哪裡?說說你們在那裡做的最快樂的事兒是什麼?2、你在那金色的沙灘上壘起了什麼,那裡發生了什麼事兒?請你也試著編一個童話。留作了家庭作業。讓學生在編童話,寫童話的過程中,培養習作興趣,拓展語文學習的外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1我是一隻小蟲子

新《大綱》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這一段話對讀作了很好的定位。在新課程理念的支撐下,我以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想象,訓練學生從朗讀中自己感悟課文的真諦,以學生為主體,變“教材”為“用教材”,靈活運用課件及圖片,靈活運用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

語文園地四

12寓言二則《亡羊補牢》《揠苗助長》

孩子們通過學習都能明白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那如何讓他們印象更加深刻呢?我通過講述自己的一件牙疼及時醫治的事情給他們起了個頭,這下話匣子打開了,孩子們紛紛說出自己在生活中自己遇到的,聽到的,看到的這類“亡羊補牢”的事情。這樣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理解寓意的基礎上,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談感受,使學生真正受益。

以多種形式讀,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到讀懂,再到有感情的讀課文,最後到分解色讀文。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反覆地朗讀,文章的意思就不言而喻,在總結寓意時也就得心應手。

13畫楊桃

14小馬過河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思維是最沒有束縛的,是最活躍的,是無止境的。他們的腦子裡裝滿了許許多多奇異的幻想,我們應該為他們插上想像的翅膀,讓他們在創新的王國,自由地翱翔。

口語交接:圖書借閱公約

語文園地五

15古詩二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絕句》

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詩人用短短四句詩,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這麼美好的畫面,怎能不讓學生好好體會呢?

因此,在教學時,我首先創設情境,出示一組春天的圖片,讓學生用一個詞或是一句話來讚美春天,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這樣自然而然地將他們引入詩境。

16雷雨

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是楊紅豔老師和我一起確立的。一是通過讀悟結合,充分運用理解默讀、感悟朗讀、朗讀指導、朗讀評價,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二是通過讀寫遷移,讓學生學到如何描寫自然現象,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還要選擇最能體現特點的景物。三是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自己學習課文的一個部分,體現自主學習的精神。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這堂課對於引導學生讀書上欠缺了些,這篇課文是詩歌形式的,讀起來也朗朗上口,除了引導學生髮現這些天然的指南針外,應該多引導學生讀書,從讀中感悟大自然中這些天然的指南針會幫助我們辨別方向。比如第二小節,講太陽會幫助我們辨別方向,中午的時候他在南方,地上的樹影正指著北方。這一小節,我在處理上只是引導學生觀察了圖片中的方位,自己範讀了一遍,一帶而過,顯然對於學生照顧少了,學生啟而不發。

這次上課的收穫是教師要引領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文字中學習,找到快樂,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感受文本,這樣就會學的更好。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小學生好奇心強,太空中的生活“趣事”對他們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組織孩子們收集有關太空的資料在收集的過程中感受到太空的神秘,在此基礎上組織他們把課文讀好,感悟太空生活有趣在哪裡,在瞭解一些航天知識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同時結合我國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遨遊太空的事件,適時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及愛祖國的教育。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太空生活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對太空產生了興趣,決心努力學習,將來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語文園地六

19大象的耳朵

20蜘蛛開店

在梳理完內容以後,還要分析文中相關語句的說明方法,我直接放出了PPT裡面的幾個關鍵語句,學生基本可以判斷。最後提出課文生動幽默的語句,PPT中展示了一句“有時捆縛的絲密到像一個布袋”,屬於比喻句,當即有學生提出,老師這是說明文,不是叫做打比方嗎?為何叫做比喻句呢?我遲疑了一下,對啊。說明文裡面說明方法是叫做打比方,不叫作比喻句。一時半會,我自己心裡也沒底了,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隨便胡亂搪塞過去。現在想想這個應該是不同範疇的說法是不同的,並不矛盾。明天應該好好地跟學生解釋一下。非常感謝學生的質疑。

21青蛙賣泥塘

教學中,我抓住三個詞語:泉水、引水、灌水,通過演示和讓學生感悟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青蛙的聰明和勤勞。在品詞品句中展開想象。品詞品句,發展思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結合課文內容及學生的生活經歷,我引導學生品詞品句,拓寬學生想象的空間。比如,青蛙面對自己創造出來的泥塘,不禁“愣住了”。我要學生模仿青蛙“愣住了”是什麼樣子,然後趁機讓學生展開想象翅膀,想象一下,青蛙的心理在想什麼。

22小毛蟲

語文園地七

23祖先的搖籃

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了解小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其中設計的亮點是用了幾次動畫演示,直觀的畫面讓學生瞬間提起了學習的興趣和討論的熱情,通過多媒體動畫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生機勃勃、色彩斑斕”等詞語的意思。另外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多引導學生說,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根據重點詞句複述故事的能力。

24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通過品味精彩片段、交流閱讀感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引發學生對這個世界更深層次的思考。”

所以,像這樣具有哲學啟蒙性質的書該怎樣帶領孩子們進行閱讀交流,我還在探索中。幸好,有《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這樣優秀的文本;幸好,這種哲學啟蒙性質的童書閱讀交流還沒有形成什麼模式,所以,我的一切探索都會很有價值。

25羿射九日

學生將生活帶入課堂,在課堂上他們讀著課文,談著生活,豐富的生活經歷幫助他們理解了這麼優美的散文,使“晦澀”變成了“通俗”。但課堂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安排計劃只能是預設的,而課堂是多變的。本節課下來沒能完成教學計劃,讓我遺憾。主要是在第一段一些環節上花的課時的太多。第二段安排欠妥,在某些環節放開了沒能即時收回來。造成課時不夠。這也說明自己教學不嫻熟,課堂把握不夠。

課堂是多變的。課堂是遺憾的。課堂需要反思,在遺憾中反思。在遺憾和反思中,帶著新的收穫,讓我們再次走進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