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部門聯動專項“會診”四川對重點交通項目用地開“綠色通道”

“今天我們專門解決交通用地問題,有難必解。”2月12日,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孫建軍召集各個處室的負責人,與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座談“會診”。

“開會本來應該減少,但是這個會非來不可。”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帶著一沓表格進入會場,上面列出了今年交通重點項目的用地問題。交通建設項目陸續復工,不能因為土地審批影響進度。

癥結

報審材料不齊,影響用地審批

我省目前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總里程超過3000公里,總用地規模超過40萬畝。其中,已正式批覆用地的僅有3個項目,總公里數200餘公里,用地總規模約1.65萬畝。

“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一直是用地保障的重點。”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省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重大項目用地保障的政策措施,為重大項目用地預留規劃空間,強化用地計劃保障,優化審批流程。“川藏鐵路四川段,僅用18天就取得自然資源部用地預審批覆;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2期工程,僅用4天就完成了省級用地預審。”

為何交通項目仍喊用地難?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缺乏對自然資源政策法規的透徹理解和掌握,用地資料不齊全導致往復報送,耽誤了時間;二是項目建設砂石材料保障嚴峻。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報件主要由項目方和市州組織實施,基層對政策吃得不透、理解不深入,導致有些項目用地報件資料不充分、不完善,造成了反覆報送,“時間都耽誤在了材料補正上。”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說,交通項目不可避免要佔用永久基本農田,而永久基本農田是實施最嚴格保護的,一經劃定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凡是佔用基本農田的重大項目都需要報自然資源部預審,審核十分嚴格,材料要件缺失必影響審批。

另外,交通建設項目的砂石材料需求量大,我省在建的高速公路項目估算砂石材料總需求量就達到5億立方米,部分項目不得不停工待料。

對策

開通“綠色通道”,重點項目砂石專供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雙方開始商量解決辦法。

針對審批材料上報問題,省自然資源廳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指導力度,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提升地方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去年,我們已經啟動建設用地遠程直報系統,下一步將在系統開通答疑模塊,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解決問題。”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提高報件質量,提高審批效率,保障交通重點項目及時落地建設。

用地預審是指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在建設項目審批、核准、備案階段,依法對建設項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項進行的審查,通過預審,拿到“準生證”,項目才能立項實施。“我們將對重點交通項目開通‘綠色通道’。”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對2020年擬開工建設的高速公路項目將提前跟蹤、限時辦結。

我省正在編制的國土空間規劃也將對交通等重大項目建設預留相應廊道。上述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統籌謀劃,將各類交通項目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確保項目順利落地。

砂石資源又該如何解決?“我們正在探索國有企業為主體的砂石開發模式,試點限價供給,保障交通重點建設項目砂石專項供應。”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盤活砂石存量,還有計劃地開發增量,比如綜合利用泥石流攔擋壩內堆積的砂石,有效拓寬我省砂石資源的來源。“我們還打算優先出讓重點公路水運項目周邊砂石資源,加強保障。”

會後,兩廳建起一個工作群,相關處室負責人進群繼續討論。“這就是我們常態化聯絡協同的平臺。”兩個部門相關負責人達成一致,將實時通報全省重點交通運輸項目進展,拓寬行業資訊共享範圍,聯合爭取國家支持政策,聯合指導市縣政府合法合規實施用地報批,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紅線評估、重點交通項目建設用地保障等重點工作,全力保障全省交通運輸發展。

優化

合併審批流程,特殊時期先簡化後補齊

“交通項目用地量大、用地類型複雜,是保障的重點也是難點,通過梳理交通項目的問題,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用地保障的效率和水平。”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起,我省對建設項目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進行合併辦理。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是建設項目空間准入階段兩項內容相近的審批事項,過去由原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原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分別核發預審意見,項目業主需要提交兩套資料、按照兩個流程分開辦理,大約需要40個工作日。

2月13日,四川光霧山風景名勝區燕子巖客運索道(東段)建設項目取得建設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這是省自然資源廳頒出的首張建設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我1月20日提交了相關材料,真沒想到這麼快就辦好了。”四川省光霧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譚一通介紹,該項目位於巴中市南江縣,總投資2.8億元,建成後將大大提升景區的接待能力。“我們打算抓緊施工,等疫情過去,就可以早日迎接遊客。”

疫情期間,省自然資源廳加強網上報件審批工作,推行“不見面”審批。如採取影像比對等方式,暫時取消永久基本農田佔用和補劃實地踏勘論證等戶外要求。對按規定確需提交紙質材料原件的,可通過在線平臺或電子郵件提供電子材料後先行辦理,待疫情結束後再補交紙質材料原件。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