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2019年壽險保費收入排行榜出爐,買保險,該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2019年壽險保費收入排行榜出爐,買保險,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前兩日,2019年壽險公司保費收入排行榜出爐,明公子今天就來和大家解讀一下這份榜單;

2019年壽險保費收入排行榜出爐,買保險,該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2019年壽險保費收入排行榜出爐,買保險,該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2019年壽險保費收入排行榜出爐,買保險,該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2019年壽險保費收入排行榜出爐,買保險,該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01-增速恢復

2015年-2017年,首相公司原保費收入增速分別為24.97%、36.78%、20.04%,在經歷了2017年“保險姓保”的拐彎後,2018年增速遭遇滑鐵盧,僅為0.85%,2019年市場幾經調整,增速恢復為12.82%。

中國的保費收入位列世界第二,2019年人均GDP剛剛突破萬美元,根據國際經驗,保險行業的將迎來快速發展週期,預計未來十年內我國保險行業的增速都將保持在15%左右。


02-超級航母市場佔有率下滑

保費收入過億的一共有7家,分別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華夏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人壽、泰康人壽。

2019年前三甲依舊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但市場佔有率分別較2018年下滑1.24、0.35、0.5個百分點。三甲市場佔有率從45.11%下滑至43.02%,約2個百分點。


03-中部、尾部不乏“增長明星”

從百億到千億的公司一共29家,其中增速較快的有招商仁和386.91%、信泰人壽183.58%、工銀安盛56.50%、弘康人壽55.83%、前海人壽54.46%、恆大人壽29.81%等等

百億以下有55家,增長明星有:三峽人壽8204.82%、國寶人壽614.84%、北京人壽565.20%、橫琴人壽141.85%、和泰人壽60.80%等等。

上述保險公司的增長得益於爆款的明星產品,例如,哆啦A保、超級瑪麗max、達爾文等都是通過網銷獲得較高人氣的產品。

明公子給大家羅列了一下,回頭再來測評這些產品。

2019年壽險保費收入排行榜出爐,買保險,該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分析完這份榜單,來點有“借鑑意義”的內容。那麼買保險產品,到底是應該買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產品呢?


分兩種情況討論:

1-如果是買重疾險。

評估重疾險的維度可以從多個方面展開,明公子個人分析,根據重要程度排序是:

保額、保障期間>

輕症/中症責任範圍和賠付比例>

癌症多次賠付、重疾多次賠付>

品牌效應>

投保人豁免>

身故責任、健康告知、重疾種類>

繳費期限、等待期限、猶豫期間>

分紅或返還。(為啥是這個排序,明公子接下來和大家解讀)


大公司有兩大優勢:一、產品可以不斷升級,一般都需要增加保費;二、可以提供配套的醫療服務,但也需要額外收費;

小公司的優勢就是,保費低的同時,有可能性價比更高,但不意味著所有保費低的產品性價比都高,關鍵還是得看條款。


2-如果是購買年金險。

眾所周知,年金險萬能險部分的收益率是浮動的,大公司保費收入高,投資風格更穩健;小公司保費收入相對低,投資風格會相對激進一些。當然,關於年金險資金用途銀保監會也會有明確的規定。但資金規模決定了其收益率振幅,其道理,就類似於大盤股和小盤股的概念一樣。


綜上所述,選保險關鍵得看產品條款和個人偏好,至於公司大小,明公子認為不是最關鍵的變量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