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一艘船上3名"假海員"! IMO: 全球至少1.2萬張假海員證,如何杜絕?

最近一段時間,業界更多在關注新冠疫情的信息,相信很快就會迎來這場戰疫的勝利。在這期間,我們也不能忽略其他信息,比如有關海員假證的問題...


  最近,希臘卡瓦拉港務局就扣留了一艘散貨船ARMONIA,原因是PSC檢查官在對該船進行登船檢查時,發現船上有三名海員持有偽造的海員證,遂當即扣留了這艘船進行進一步調查。

一艘船上3名


  希臘PSC檢查官稱:“這三名海員的證書都是偽造的,未經相關培訓,不具備從事當前海上航行相關的適任能力和資格,在船任職將對航行安全和水域環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這些海員假證件擾亂了船員勞務市場的公平競爭,我們將該輪滯留,進一步調查並追究責任。”
  “在一艘船上,有3例海員偽造假證的情況,令我們很吃驚。”
  據悉,該船從斯洛文尼亞科珀(KoperSlovenia)抵達,下一個目的港是阿爾及利亞斯基達(SkikdaAlgeria)。

一艘船上3名


  海員假證並不是某些國家和地區存在的個別化問題,是世界航運面臨的共性問題,國際海事組織IMO此前已經發現了超過12,635例海員偽造證書的情況。
  而最近菲律賓和印度這兩大全球海員供應大國,接連關閉或取締國內海員培訓機構,似乎更加讓國家海員市場出現信任危機,更加讓業界對國際海員市場的健康發展抱以擔憂...

一艘船上3名


  菲律賓:前不久,菲律賓關閉了國內61家海員培訓機構,關閉比例達到三分之二,這61家海員培訓機構未完全遵守STCW公約規定的海員認證和值班培訓要求...當前,菲律賓正接受歐盟海事安全局的最後審核。
  菲律賓擁有龐大的私人海員培訓機構,每年可培養25,000-30,000名海事畢業生,而這些畢業生中只有20%曾在國際船隻上服務過。
  如果此次菲律賓未通過歐盟審核,菲律賓海員至少在歐盟航運市場上會失去立足之地,當前在歐洲船隻上服役的約30000名菲律賓海員,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印度:而幾天後(2月14日),僅次於菲律賓的全球第二大國際海員供應國——印度也取締了國內5家海員培訓機構的資質,因其向未完成學業的人員頒發了欺詐性的海員證書。
  印度政府已禁止這些海員進入工作崗位,並要求他們在經批准的培訓機構重新接受課程培訓,以重新開始其職業。

一艘船上3名


  全球每10名海員,就有1名持有假證?
  在全球來看,歐盟國家船東對所僱傭海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要求最高,隨著近幾年菲律賓海員培訓危機的逐漸顯現出現,歐盟資助了一個試點項目“GetQuality”,來調查國際海員市場上海員培訓的質量和存在的欺詐情況。
  據該項目初步研究顯示:全球幾乎每10名海員就有1名海員直接或間接持有欺詐性的證書。
  全球知名海事培訓公司SeagullMaritime認為,還有更多未被發現的欺詐案例,問題的嚴重性無法量化,來自各種渠道的無法驗證真偽的海員證書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一艘船上3名


  各國航運夥伴之間出現信任危機...
  歐盟的這項初步研究結果令各國航運部門和相關人員倍感震驚,開始出現一系列趨向:
  合作國之間開始趨向不信任,認證成本提高;
  船東擔心自己僱傭了不合格的海員而給自己的船隊帶來安全威脅和重大損失的風險;
  其他海員擔心船上有不合格的海員而危及船舶航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
  最終將破壞全球海員市場的信用體系,影響海員市場的健康發展。
  海員的能力是船舶安全有效運行的最關鍵因素,直接影響海上生命安全和海洋環境的保護。雖然要求各國海員培訓認證遵循STCW公約,但由於偽造海員證書的流通,船公司還是存在僱用不合格海員的風險,從而危及船員、船舶和環境的安全。
  所以歐盟海事安全局方面不無擔憂地表示:“如果船員專業能力不過關,前期的一切安全保障公約、制度都將付諸東流,船舶的安全航行更是無從談起,船東的利益如何保障?”
  故此,歐盟2月24日開始的對菲律賓海員培訓審核的最後通牒,正是印證了歐盟對海員培訓認證體系信用缺失的這種擔憂,對所僱傭海員質量下滑的擔憂。


一艘船上3名


  輪機工程專業的學生正在學習船舶發動機有關知識
  針對當前全球海員培訓認證面臨的信任危機,有國際海員培訓機構開始推出數字化認證技術,通過在海員證書上使用快速響應(QR)代碼,QR碼可確保船員文憑的真實性,並對培訓和測試中心及課程進行定期審核,以將降低海員從尚未完成的課程中獲取證書的風險。


  不過,如果要在全球範圍內徹底消除海員假證的問題,還有待於全球統一的標準化數字認證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