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消息」中石油市值12年縮水近8萬億

最近中國石油股份的股價可用一個“跌”字形容。

先是中國石油股份A股,踏入2020年即跌至5元心理關口;2月24日,中國石油股份H股更一度下跌超4%,低見3.24港元,創2008年來新低,更被瑞銀調低其目標股價至4.5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而中石油市值也跌破萬億,徘徊在9700億元,較2007年的最高市值8.89萬億元,蒸發近8萬億元。有市場分析指,這不夠13年的時間,中石油跌去了阿里+騰訊+百度+網易市值的總和。

「消息」中石油市值12年缩水近8万亿

已到“巴菲特買點”?

2019年8月,中石油股價跌破6元關口,市值不到1萬億。光大證券(12.800, -0.05, -0.39%)研報喊出“巴菲特買點再現,中石油被嚴重低估”。

2020年剛過去一個月,中石油又跌到5元關口(2月4日盤中跌至5.06元),“巴菲特買點”又被提起。

2003年4月開始,巴菲特以每股約1.6港元分7次買入中石油H股,共計投入約5億美元,買入23.5億股。

2007年7月12日,巴菲特首次減持中石油,均價約12.2港元。由於當時國際油價走勢強勁,坊間普遍認為中石油還會再漲,巴菲特拋早了。

中石油漲勢沒有因巴菲特減持逆轉,反而衝高到19.9港元。兩個月後,巴菲特終於分七次清空了中石油,套現315億港元,減持均價13.5港元,獲利40億美元。

虎嗅網的相關分析認為中石油被低估的主要依據是PB(市淨率)低,橫向低於其它國際石油公司,縱向低於2003年巴菲特買入之時。

橫向:截至2019年6月末,中石油淨資產達1.34萬億,目前市值約9800億,市淨率僅0.73倍。而美孚市淨率約1.7倍,英國石油、荷蘭殼牌均為1.3倍。

縱向:2002年末中石油淨資產3167億,巴菲特買入價對應市值370億美元,摺合3060億人民幣(匯率8.27),PB為0.97倍。2007年中石油市淨率超過3倍時巴菲特才賣。

還有一個角度:截至2019年6月末,中石油賬面僅固定資產、油氣資產合計就達1.46萬億,比目前9800億市值高出近50%。

但基於上述依據認為中石油已跌至“巴菲特買點”是片面的。

中石油有點冤

中石油業績高度依賴未來10年的油價。

那麼多年影響中石油市值和股價表現的,是其每年的利潤率,這又與當年國際布倫特原油交易平均價成正比。

從2002年開始,中石油淨利潤逐年攀升,而且利潤率保持在18.5%-25.9%之間。到了2007年突破千億達到1552億,利潤率18.5%,成為亞洲最賺錢公司。而在這五年間布倫特原油的平均價,從24.99美元/桶飆升到72.44美元/桶。

但2015年起,中石油的淨利潤開始暴跌,從2014年的1190億,跌到2015年的424億、2016年的294億,再也不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了。而這些年,布倫特原油的年平均價格不出55美元/桶,2017年更至“谷底”43.73美元/桶。

到了2018年,中石油的淨利潤反彈至724億,但利潤率只有3.1%。2018年國際油價飆升到71.34美元/桶,中石油也大幅獲利,然而當年的銷售板塊還是虧的。到了2019年H1,中石油淨利潤391億,淨利潤率為3.3%,略比2018年形勢要好,但全年的數據還要看公佈結果,因為去年布倫特原油的價格平均下探到64.76美元/桶。

其實中石油旗下業務分為四大業務:“勘探與生產”、“煉油與化工”、“銷售”和“天然氣與管道”。這其中與我們日常最相關、又飽受爭議的業務,非銷售板塊不可。在已公佈的2019年H1,銷售板塊營收1萬億,經營利潤19億,利潤率只有0.2%,卻止住了2018年的虧損。但翻查2019年國內成品油價格,你會發現漲多跌少。不過要清晰一點,國內汽油、柴油的零售價格,不是由三桶油定的,是由國家發改委定的。在油價高企時,中石油還要繳納“特別收益金”,2012年-2014年分別繳納791億、727億和643億。

市場分析預計,國內第一季度社會整體需求下降較大,在疫情的影響下,短期油價仍有下行趨勢。但如果國內成品油再下探,則必須滿足布倫特原油在3月3日前,有十個工作日下跌,但石油輸出國組織,在中國發生疫情後已啟動覆蓋第一季度的減產計劃,預料輔助油價企穩,或在底部反覆震盪,因此到達下一輪調整窗口,國內成品油油價調整大概率擱淺。

從中長期看,疫情逐漸明朗後,市場信心也會恢復,第二季度後國內油價有望企穩,甚至出現小幅報復性反彈,之後進入震盪調整的行情。

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年至今的油價呈現“一擱淺兩連跌”的情況,2月18日下調售價後的油價更創了8個月新低,如今全國大部分地區95號汽油重回6元時代。

而2020年中石油的股價表現、市值和利率都不會太亮眼(H股A股一樣),這對持有中石油股票的股民,無疑是個要接受的現實,然而中石油的股價早就低處未算低了,2007年中石油收於30.96元,2008年收於10.17元,2019年跌破6元,2020年剛一個月,又破了5元關口,屢次刷新“地板價”。

對外界漫天蓋地“縮水8萬億”的報道來說,中石油確實有點冤。其實中石油本質上是“非盈利組織”,社會效益擺在第一位,而油價升跌主要受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別忘了,我國是石油輸入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