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20世紀20年代,一種被稱為克羅伊茨費爾特-雅各布病(克雅氏病)的疾病進入人類視野,患者表現出痴呆的症狀,絕大多數於一年內死亡。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科學家在對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庫魯病進行調查時發現,這種和克雅氏病極為類似的疾病很可能來源於當地的吃人習慣:死者會被部落的人吃掉。1985年英國爆發了大規模的瘋牛病,這種牛身上的海綿樣腦病爆發的原因是牛飼料中摻入了牛骨粉和內臟組織。種種跡象表明,這種針對大腦的破壞性疾病和人和動物的屍體有極大相關,而一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則把致病的罪魁禍首——朊病毒暴露在人類面前。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人的生長髮育是由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來促進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人的發育就會變慢甚至停止,這就是“侏儒症”的由來。一旦患上侏儒症,為了正常生長就需要注射生長激素來彌補不足,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生長激素的來源只有一個,那就是從死者的腦垂體中提取。最初的時候,一具屍體的腦垂體只能提取1毫克的生長激素,為了滿足需求,大量的不合法的人類大腦垂體從非洲等地輸入美國和歐洲,而這裡面就潛伏了克雅氏病的惡魔。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1984年,一名曾接受了腦垂體提取生長激素的美國人患上了克雅氏病,病人很快就在痛苦中死亡。接下來越來越多的病例被披露出來,矛頭直指由屍體中提取的生長激素,在這種情況下,美國FDA於1985年下令停止生產和銷售從死人大腦中提取的藥物。那麼隱藏在生長激素中的致命傳染性物質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從“羊搔癢症”中找到了蛛絲馬跡。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羊瘙癢症是一種危害羊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性腦病,患病羊的腦部出現海綿狀組織病變,和克雅氏病非常相似。患病腦組織經過輻射處理後感染實驗動物,一樣會使健康的羊患病,這讓科學家非常疑惑,因為不論是病毒還是細菌,遺傳物質都是以核酸為基礎,輻射可以破壞核酸,但是不能殺滅這種物質的傳染性,這意味著這種物質完全顛覆了我們的認知,難道它是蛋白?美國科學家斯坦利-普魯辛納帶著疑問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決心解開這個謎團。在1974年後的8年時間裡,普魯辛納使用了25萬隻小鼠來尋找這種病原體,終於提取到一種蛋白,它不含有核酸,因而滅活核酸的辦法不會降低它的致病性,但蛋白致變性的方法可以殺滅它。這個結論最終發佈於1982年的《科學》雜誌,證明這種小分子蛋白質一樣具有傳染性,可以侵染動物並在宿主細胞內複製,雖然不是病毒,但一樣被命名為“朊病毒”。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朊病毒雖然不是真正的病毒,但卻被稱為“最恐怖的病毒”,某種意義上說並不誇張。

首先,朊病毒引起的疾病都是針對大腦和中樞神經的,直接攻擊人體最核心的系統,導致患者死亡,而且死亡率高達100%,目前醫學界對此束手無策。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其次,雖然當前的醫療水平對付病毒的辦法也不多,但至少人類的免疫系統起到了屏障作用,免疫療法和疫苗注射幫助我們戰勝了無數的病魔,但是朊病毒只是一種蛋白,和人體蛋白的組成幾乎沒有區別,人類的免疫系統對它大開綠燈,這就意味著一旦感染它就可以肆意妄為。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再次,通過研究還發現,朊病毒對多種因素的滅活作用表現出驚人的抗性。對物理因素,如紫外線照射、電離輻射、超聲波以及160~170℃高溫,均有相當的耐受能力;耐高壓,消毒用的高壓滅菌設備也不能滅活。對化學試劑與生化試劑,如甲醛、羥胺、核酸酶類等表現出強抗性,並且能抵抗蛋白酶K的消化。在朊病毒面前,普通病毒簡直脆弱的不堪一擊。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最後一點也是最讓人沮喪的是,目前人類對於這種摺疊錯誤但是具有傳染性的蛋白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瞭解,它能夠把錯誤的摺疊傳染給接觸到的正常蛋白質並使後者同化,但是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並不清楚,這就意味著沒有任何治療手段可以阻止已感染朊病毒的擴散。

這種由屍體中提取的激素, 帶來了人類已知的最恐怖的病毒!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朊病毒的傳播依賴組織的直接接觸,只要我們在飲食上把好關,基本也就杜絕了朊病毒傳播的可能。要注意的是,由於朊病毒的“堅強”,我們家常用的烹飪手段基本不可能對朊病毒造成太大傷害,因此需要政府機構在源頭上對食物安全性進行把握,比如對瘋牛病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