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醴陵:不負農時 為脫貧攻堅“再加把勁”

紅網時刻株洲2月27日訊(通訊員 劉勤翰 李中原 郭濟發)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戰“疫”、戰“貧”,一個戰場,兩條戰線。

疫情之下,脫貧攻堅戰沒有“暫停鍵”。從抓好農副產品穩產保供、帶貧企業復工復產、農業春耕備耕,到密集出臺一系列疫情防控期間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力措施……醴陵市開足馬力,舉全市之力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收官戰兩場硬仗作全力衝刺。

“疫”不誤戰,柑橘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春回大地萬物生。2月26日,醴陵市楓林鎮時輪村沃野上,機耕聲隆隆,一車車柑橘苗、有機肥送到了楓溪惠農特色養殖扶貧基地。隨行的還有30餘名農技人員和人武部幫扶幹部,大夥與在柑橘基地務工的貧困勞動力一起有序進行種苗、施肥。

“大家注意,栽種時要把根部的土壓實,覆土時土面不能蓋過嫁接口,防止爛蔸;施肥時要採取穴施兩邊,不能與根部接觸,防止肥料燒根。”農技專家丁紀友一邊給大家做著示範,一邊回答著村民提問。

醴陵:不负农时 为脱贫攻坚“再加把劲”

農技人員指導栽種柑橘苗。

時輪村是宋時輪將軍的故鄉,大家親切地稱它為“將軍村”。自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將軍故里掀起一輪“脫貧困、精施策、興產業、奔小康”的發展熱潮。

“看著栽種的桔苗,我們就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正在基地做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徐金平十分欣喜。

據悉,時輪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205人,尚有12戶31人未脫貧。在醴陵市人武部等後盾單位的努力下,引進了嚴平高科有限公司來村投資扶貧產業,計劃將甲魚、基圍蝦、牛蛙、沃柑、巴巴柑等種養殖基地擴大到1000餘畝,並支援了柑橘苗2000株、有機肥料10噸,以“企業+村集體+基地+貧困戶”的模式,通過安排務工、回購農產品、分紅等方式聯結貧困戶24戶95人。

逆水行舟,“黑老虎”助農脫貧增收

在醴陵市均楚鎮老灣村“黑老虎”種植基地,幾位戴著口罩的農戶正揮汗如土地耕作著,唐際武就是其中之一。

唐際武與女兒相依為命,2014年識別納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政府的幫扶下,不僅女兒順利畢業找到了工作,自己也得到了醫療救助,身體日漸好轉。“現在也能響應政府的號召出來幹活了。”中途休息的唐際武擦著汗說道,“身體好的時候來合作社做事能補貼不少家用。”

據瞭解,老灣村“黑老虎”基地是醴陵市瑞山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發展的帶貧項目,採取“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由合作社負責項目承包,流轉貧困戶土地120畝,吸納20多名貧困人口務工,種植特色“黑老虎”藥材與紅心獼猴桃等水果。

“現在是種植藥苗的最好時期,雖然是疫情期間,但春耕不能誤時,只能做好充分的準備迎難而上。”基地負責人袁思顯介紹道,“下半年藥苗成長起來後,計劃擴大果樹栽種規模,再養一些牲畜,形成農業‘生態園’,吸引遊客前來參觀採摘。”

為了做好春耕中的防疫工作,基地每天都會嚴格要求來務工的貧困戶們不聚集,少接觸,戴口罩,量體溫,繁瑣的工序中無不體現出返耕防疫工作的嚴謹。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脫貧攻堅已經到了緊要關頭,考驗的是扶貧幹部的韌勁與拼勁。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念,鼓足幹勁,一步一步夯實基礎,一個一個解決問題,一項一項落實工作,在疫情防控與扶貧攻堅的“逆流”中勇奪勝利的旗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