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46億歲的地球,正在變成人類的垃圾場


46億歲的地球,正在變成人類的垃圾場

地球

這,是地球

靜謐而優雅的藍色瑰寶

這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

但是在這光鮮亮麗的外表下

它正在遭受誕生46億年以來

最為殘暴的摧殘!


—— 泛太平洋垃圾帶的發現

在日本東部和夏威夷西部之間的太平洋海面上,有座為現代消費主義所建的“紀念碑”,現在被稱作“泛太平洋垃圾帶”。這個呈漩渦狀浮在海面上的巨型垃圾場,是地球海面上面積最大的垃圾堆填區,其面積大約相當於中國西藏藏族自治區的面積!部分區域的深度達30米。這座垃圾堆重達350萬噸,其中50%以上由塑料組成:瓶蓋、玩具、鞋子、打火機、牙刷、塑料網、廢模特、包裝盒、垃圾袋、購物袋等,包含了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

46億歲的地球,正在變成人類的垃圾場

觸目驚心的垃圾堆

這個垃圾場多年來一直懸浮在海水錶面之下,沒有被人們發現,衛星也沒有監測出來。它悄無聲息的待在太平洋的偏僻角落裡,因為高氣壓和垃圾的原因,漁民把這一海域稱為“無漁區”。

直到1997年8月,美國航海愛好者摩爾在航海途中,他和船員們偶然發現了這個垃圾場:在穿越環流的過程中,船員突然發現被一堆巨大的漂浮垃圾所包圍,而那時他們處在一個遠離海岸線幾千英里之外的荒蕪地帶。後來摩爾在回憶錄裡寫道:“我經常想怎麼向那些從沒見過大海的人來表達太平洋那種無邊無際的廣闊。當我站在甲板上凝視那片最原始荒涼的海平面的時候,卻發現眼力所見之處,全部都是塑料,我們在一片塑料的海洋中航行。”


—— 難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摩爾決定要和海洋科學家一起,回到那片海域並撒網打那些漂浮物,以便供科學界展開研究。一年後,摩爾帶著一批志願者和捕獵比目魚的撤網設備再次來到垃圾場海域。船員發現了“一大盆由由數不清的塑料碎片混合而成的海洋生物湯——浮游塑料湯”。他們由數不清的塑料碎片混合而成。他們開著充氣艇,打撈各種飄浮的垃圾:電視機上的陰極顯像管、交通錐標、用手一碰就粉碎的一加侖容量的塑料瓶。海鳥和魚群很容易把這些漂白的垃圾當作食物,特別是被摩爾稱為“毒藥丸”的白色瓶子蓋。人們曾在一隻解剖的海鳥體內,發現了多達1630片的垃圾碎片!

46億歲的地球,正在變成人類的垃圾場

被破壞的自然環境

泛太平洋垃圾帶在全球絕不是一個獨有的現象,雖然它可能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但這些垃圾海域加在一起的總面積佔到了全球總海洋麵積的40%,“這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摩爾說,“意味著我們的地球有25%的面積是一個從沒沖洗過的廁所。”

為了表明問題的嚴重性,摩爾拿位於夏威夷和菲律賓之間的蒲甘島來舉例,在蒲甘島上有一個號稱“購物海灘”的沙灘,“島民如果想要一個打火機、雙人字拖、一個玩具,或者一個哄小孩的皮球,他們只要去購物海灘,那些從幾千英里外飄過來的塑料垃圾裡,幾乎能找到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不斷地往大海傾倒各種垃圾。

46億歲的地球,正在變成人類的垃圾場

被破壞的自然環境

在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之前,生活垃圾都可依靠微生物自行降解,那時的材料都是可自然降解的。而如今,大量的產品都以無法自然降解的塑料為主要材料,地球上每年生產的塑料製品達數億噸,這些塑料在太陽照射的影響下只能分解成小碎片而已。即使這55千萬億個被稱為“塑料球的微小碎片,已經將我們生存的地球變成一個被塑料吞噬的世界、一個再兇猛的細菌也無法降解的世界。

在太平洋的中心海域,塑料佔海洋表面浮游物體的比重已經超過六分之一,泛太平洋垃圾帶的出現,意味著現代消費主義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而我們一直忽略了這一點。

不僅是海洋,逐年大面積減少的森林、消融的冰川、越來越重的霧霾...都無時不刻摧殘著地球。再不採取行動,消亡的不是地球,而是人類自己。


—— 人類的反思

慶幸的是,新世紀以來,環保問題逐漸獲得了大眾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自發的參與到“保護地球”的行動中來;《家園》、《地球之鹽》、《海豚灣》等公益環保電影層出不窮;“螞蟻森林”等國內環保行動更是近乎全民參與;垃圾分類運動在各大城市強制執行。...


46億歲的地球,正在變成人類的垃圾場

環保電影《瀕臨絕境》

—— 我們的行動

我們沒法像大導演一樣,將觸目驚心的鏡頭呈現在大眾眼前收穫反思;也無法像企業家一樣,倡導環保低碳生活。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為我們美好的家園貢獻綿薄之力:

  • 不鋪張浪費:節約用水、節約用紙、節約用電;購置的物品夠用就好,據調查,家庭中多餘的電器佔30%以上、買來從不穿或者只穿過1次的衣服佔27%,不僅浪費資源,處理不當更是汙染了環境。
  • 自發參與到環保事業當中:螞蟻森林、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等活動積極參與,用行動號召身邊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
  • 少用一次性的物品: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垃圾袋、一次性紙杯。特別是塑料產品,因為百年不得降解,對地球的汙染性最大,家中常備一個環保購物袋,既方便又省錢。

還有很多我們力所能及的生活細節可以保護家園,再此不一一列舉。我們所付出行動都將慢慢改變這個地球,當地球越來越綠、天空越來越藍、空氣越來越清新,子孫後輩們在美好的家園裡,更會銘記我們所做的這一切。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嚮往美好與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