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日韓疫情擴散,國產芯片迎替代機會?

海外疫情擴散超預期,引發市場恐慌情緒爆發,全球市場開啟risk-off模式。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危機」在帶來危險的同時往往也帶來機遇,日韓疫情擴散,或許帶來的國產芯片替代機會。

日韓疫情擴散,全球存儲價格或迎上漲

在存儲領域,DRAM和NAND是最重要的產品。根據相關數據,2018年全球DRAM市場銷售額達到996.55億美元,存儲市場在經歷了去年7月西部數據斷電事故,以及今年年初三星華城廠斷電事故,價格已有趨穩之勢。此次又受疫情影響,特別是韓國作為全球存儲重地,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從而影響全球存儲供應導致價格上漲。

日韓疫情擴散,國產芯片迎替代機會?

目前日韓疫情有擴散趨勢,類比韓國在日韓貿易戰中加速韓國國內國產替代,此次若半導體材料受影響,供應不足,國內廠商有望迎來國產替代的好機會。

硅片是半導體制造的核心材料。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芯片製造企業的持續擴產,隨著芯片製造產能的增長,對半導體硅片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國內硅片廠商未來發展空間大。高純電子氣體是影響電子器件可靠性和成品率的重要因素,隨著製造工藝製程的飛速發展,對電子氣體的純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國產替代空間大。

存儲芯片由2D向3D技術變革,使CMP拋光步驟數近乎翻倍。工藝的發展給拋光材料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建議關注:安集科技。光刻工藝的成本約為整個芯片製造工藝的30%,耗時約佔整個芯片工藝的40%~50%,是芯片製造中最核心的工藝,目前前五大廠商佔據了全球光刻膠市場87%的份額。建議關注:晶瑞股份/南大光電。隨著國內濺射靶材技術的成熟和高純鋁生產技術的提高,我國靶材生產成本優勢明顯,靶材原料之一高純鋁的國內進出口量差距也在逐步縮小。

日韓疫情爆發帶來的國產芯片替代機會

中國與日本、韓國的進出口貿易聯繫緊密,中國為日韓的主要出口大國。中日雙邊貿易產品集中在機電產品。日本在機電產品加工技術和工藝方面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同時,伴隨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對自動化智能設備、機器人、醫療設備等需求不斷擴大。高端製造業成為中日產業協同的重要領域。

日韓疫情擴散,國產芯片迎替代機會?

中韓貿易也集中在機電產品、化工產品。2019年以來,韓國對中國的機電產品出口規模下降,但對外投資方式的產業鏈進一步加強。從中韓貿易結構及產業鏈協同性來看,本次疫情擴散下的產業鏈衝擊也給國內復工的緊迫性帶來壓力。短期內,產業鏈正常開工受到影響,雙邊貿易或有所下滑。但日、韓疫情的擴散導致其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受限,或給予我國現在半導體核心技術及新材料領域的相關產業一定的國產替代空間。

日韓疫情擴散,國產芯片迎替代機會?

以韓國電子行業為例,據半導體行業聯盟披露,受疫情影響,韓國三星位於龜尾市的手機生產線停工。韓國三星位於龜尾市的手機生產線主要用於生產可摺疊手機(Galaxy Fold和Galaxy ZFlip),此次停產,疊加華為發佈二代可摺疊手機HUAWEI MateXs,華為有望一舉在可摺疊手機領域取得領先,利好國內可摺疊手機產業鏈發展。

如果日韓停產企業範圍擴大化,無法及時供應下游客戶需求,下游企業將有望加速其他供應商的認證和放量。全球範圍內日韓佔比較高、且中國已經取得初步突破的部分新材料子板塊有望充分受益。

日韓疫情擴散,國產芯片迎替代機會?

日韓疫情擴散,國產芯片迎替代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