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醫藥行業 兩票制下的稅收籌劃

一、背景介紹

兩票制改革試點:2016年4月26日,國發辦【2016】26號發佈,規定今年之內,“兩票制”必須在醫改試點省份落地。

所以,自改革以來至今都嚴查掛靠過票行為,清退掛靠人員。國家此舉的目的也是為了百姓“買藥貴”問題,但醫藥行業流通環節的“掛靠、過票”現象也是普遍存在。

兩票制實施的含義就是,藥品從製藥企業賣到醫藥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醫藥流通企業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

在兩票制的影響下,將使得“層層加價”的醫藥流通企業首先“挨刀”,流通環節的透明性增強,中小型醫藥流通企業被擠出。

那麼,為啥會有掛靠和過票現象呢?

  1. 實際需要:符合過於分散的醫藥終端進行營銷和商品配送的實際需求
  2. “隱性支出”:藥品營銷的隱性支出造成巨大的購銷差價,通過大大小小的醫藥流通企業依靠掛靠和走票方式化整為零資金套現。


醫藥行業 兩票制下的稅收籌劃


二、兩票制+營改增 帶來的行業衝擊

兩票制:加速了醫藥流通行業的整合,政府直接以行政手段將中小過票企業退出市場;

營改增:稅收監管環境收緊,如果還採用傳統過票行為,極易觸及虛開發票“高壓線”。


三、醫藥流通企業、代理商、代理人的出路呢?

<strong> 選擇高開代理模式下的營銷外包:製藥企業高開票給商業配送企業再到億元。

營銷外包,在醫藥領域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至少在十年前,國內就有成功的營銷外包公司,然後醫藥行業的營銷外包熱,卻是在營改增+兩票制兩大政策驅動下倒逼自身轉型的結果。

製藥企業充當發包方的角色,將曾經給醫藥流通企業的代理商和代理人的銷售推廣服務發包給營銷外包機構並付服務費。而營銷外包機構,有可能是藥企自己註冊的也可能是曾經的代理人代理商轉型而來。

<strong> 營銷外包機構優勢:1.最有註冊地選擇。快速註冊(重慶、上海、新疆等);保姆式服務,入駐的一 切工商;稅務實務由園區企服提供;無需親自協調政府關係;增值服務,幫助 企業申請稅收優惠政策或財政獎勵政策。

2.業務與稅目匹配。經營範圍、外包服務項目、稅收開票品目,三者統一。

3.業務運行財稅安全。外包協議——製藥企業與營銷外包機構;

實際發生——製藥企業下到人戶計劃,營銷外包機構執行 並接收驗收;

啟票付費——驗收合格,營銷外包機構啟票,藥企付款;

執行驗收依據——例如會議簽到表、現場照片、會議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