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30到35歲是很多人職業迅速發展的黃金期,不少人都做到了30而富,升職加薪。與此相對的是,“30而負”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

一般來說,“30而富”的人相對比較尊重財富和推崇財富,他們覺得擁有財富是正確的,值得追求的。同時,他們會覺得財富是個人價值實現的成績單,是市場對個人的認可。

於是他們將依賴於職業價值來最大程度地體現自身人格價值。

與此同時,那些不能“先富”起來的人,就只能揹負著巨大的生存和社會,成為“30而負”。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現在人的消費觀念,很多年輕人在當下的朝陽產業中賺著新錢、快錢,刺激著他們日益高漲的消費,大量的物質誘惑在召喚著他們的購買,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消費主義者。

而“30而富”正好與此相反,他們是消費主義的背離者,很少盲目追求熱點和消費潮流,完全為了實現自身價值而,有著清教徒式的信念,消費快感和享樂主義從來不會在他們身上實踐。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小王今年剛好35歲,非常幸運,經過自己的努力,目前在一家世界500強的外企(歐美)做到項目經理的位置,工作強度還算合理(沒有996),在保證健康的情況下,還有時間照顧家庭。每年還有帶薪休假10多天。

小王在這家公司已經做了8年,做過3年工程師,然後又做了3年的技術主管,現在又主動申請轉到管理崗位(項目經理)。

其實,無論作管理還是做技術,過了35歲都一樣焦慮,因為一旦失業,在就業市場上都一樣沒有競爭力,甚至管理崗更沒有競爭力。

  1. 管理崗本身就少
  2. 普通的中級管理崗更傾向於公司內部提拔,至少在目前的公司都是這樣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當你過了35,先不說職場赤裸裸的年齡歧視,拿當前中國的勞動環境來說,996的工作強度,就算這些公司能夠給你offer,以35歲之後,你會發現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就怕是有命掙錢無命消受。

對於那些以為混到管理層就安全了的想法,也真夠naive的了,手下員工都996了,你好意思讓兄弟們在前面拼命,然後你一個人回家陪老婆孩子?你要敢這麼幹,底下兄弟的吐沫星子也早把你淹死了!

“中年危機”的局怎麼破?這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問題。也許在或遠或近的將社會的勞動環境會變得更健康,更合法。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中年危機”一定有破局的一天,但活在當下,我們依然可以做一些事情,來最大限度的降低危機對我們的衝擊:

1.避免盲目的跳槽,35歲之前儘量進入一個溫和的公司。

35歲之後身體機能急劇下降,高強度的工作(996)對健康的傷害是巨大的。先不說華為996了,至少人家待遇工資高啊。但是在這種強度的工作壓力下,即使公司不裁你,大概率的自己也得離開。

所以,未雨綢繆,35歲之前就要可以考慮跳槽到那些工作環境健康的企業,例如外企,國企,事業單位等。

並且要早,不要說過了35歲再行動,畢竟所有的企業都不是慈善家,都要盈利,自然都鍾愛年輕人。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30歲之後,就要收斂下性格,不要一言不和就跳槽。

人年老了要靠養老金,其實年輕的時候,工齡也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如果你能在一個公司服務10年,即使公司有一天要裁你,按照勞動法n+1的賠償標準,有些公司還會跟你簽署終身合同,也是一筆巨大好處。

不少30多歲的暴躁男,一言不合就跳槽的,大部分人越跳越不如前:新公司、新人、新環境,動輒6個月的試用期,於是每日戰戰兢兢,日夜加班,可謂疲憊不堪。在老公司,也許有小人傷害你,算計你。但誰能保證新公司就沒有小人算計你呢?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2.適當時機轉行

我在這裡說的轉行,並不是說今天你是一個做IT的,明天跑去開出租車,而是指在當前的垂直行業內,轉換一個方向,這樣既能發揮多年累積的行業優勢,又能平滑的過渡到新職業。

比如你可以向小王這樣,技術變管理崗。

又比如你做HR,幾年後可以做職業規劃師。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3.自我挖掘,適當借力、借勢

當你工作多年後,不少人因為他們的職業定位和與自身發展產生衝突,從而導致職業發展障礙。

策略地提升力,恰當地運用,突破障礙獲取高職高薪並不難。學會挖掘職業潛力。關注企業發展動向,針對崗位人才素質需求,做適當的職業調整,不要將自己的力侷限於特定崗位,通過不同崗位力的適應性調整,可以在短內達到衝頂的效果。重就輕,找準突破口增值

年齡的增長,專業知識的更新能力可能會下降,不如年輕人,但是,但相應的專業成熟度會得到提升。因此如果專業人員能夠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將是在未來職位上增值的關鍵。要進入企業的關鍵崗位,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企業發展的決策和控制是要通盤考慮下層的發展。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4.適當降低生活的期望。

做個實驗,你問問那些掙扎在社會底層的人(例如建築工人,售貨員,保安),問問他們有沒有中年危機,他們肯定都會笑你矯情,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不少人年輕的時候仗著身體好,加上被各種消費主義洗腦,出賣青春,掙些血汗錢,住著在大城市按揭的小房子,恍然覺得自己已經實現了階級跨越,成為了所謂的中產階級。

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覺罷了。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你原來怎麼活,現在依然可以那麼活。

從前你給孩子報輔導班,現在失業了,上不起輔導班了,那就不上了唄,或者自己輔導(反正有的是時間),誰也沒說只有上輔導班的孩子才會出息(教育要是這麼簡單那就太好了)。

所以說,解決了基本衣食住行,再往上的喜怒哀樂真的不是和錢成線性關係,更多在於對生活的態度!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積極合理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每個人的個人職業發展有其特定規律,發現並適應規律,採取恰當的方法達到職業。

職業的持續發展不但要做好規劃,還需要有效的和策略。

拿跳槽來說,有的人跳槽為了高職高薪,帶有很強的短期效用和功利性,很容易讓職業發展誤入歧途。

而有高手,卻能讓跳槽成為推動職業發展的動力,爬到關鍵崗位。

三十而富還是三十而負?招聘都要35歲以下的,35以上的去哪了?

最後,希望你們都避免中中年危機,遵循職業發展自身的規律,合理規劃,才能順利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