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先有書還是先有畫

探究古代書畫發展歷程,我們總認為書法是繪畫的先導,其實不然。追溯至中國文字的源頭——象形字,我們便從中看到了繪畫的影子。後經過數百年來的抽象具體化,中國的漢字便應運而生了。而早在元代趙孟頫題《枯木竹石圖》中提及:"石如飛白木如籀, 寫竹還應八分通,若還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在他的思想體系中,認為書畫同源。或者說他更贊同"繪畫源於書法"一說,書法為先導。因此,究竟書生畫來畫生書, 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程大利書法

寫好書法是古代大畫家的必修課

"畫者之書”,一個很淺顯的題目,卻寓意深刻。它不僅僅是對古代傳統書畫傳承的 探究,亦是對當今中國書畫發展的歸納和總結。古人評判書畫向來以“詩書畫印”尚嘉者 為上,如蘇東坡、米芾、趙孟頫、董其昌、唐伯虎、鄭板橋、金農等都是詩文書畫兼善。 近現代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更是能詩、書、畫、印四絕。而如今卻已很難體悟畫者’‘書”心了。書畫本同源,奈何時代亂了步伐,將書畫割裂開,書便成了 書,畫便成了畫。因此當今如能夠得蘇米趙董等人文采風流、見識高明、筆墨功力深厚、 風格獨特的有志之士,可非同小家也。而當今卻寥寥可數。並非當代無天資卓絕者,實在是因為,無人有殉道之精神,無板凳坐得終生冷的定力,無此生讀破萬卷書的高志,無今 生行得萬里路的宏願,無俯仰天地雄視古今的心胸。當代也無給書畫殉道者馳騁的平臺和 天地,多的是物慾橫流、欺世盜名、自封大師、派別山頭、高位權威。而本次展覽以著名畫家的優秀書法四條屏為指導和標榜,為中國未來書畫的發展提供更多可效仿的榜樣,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書畫的發展與進步。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崔曉東書法

"畫者之書”展現了當代著名畫家的書法水平,體現了他們在時代進程中堅定不移地踐行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路,不斷地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而探索的精神。(文/陳遠志)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傅二石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郭北平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胡永凱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賈廣健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孔紫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龍瑞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馬海方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梅墨生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任繼民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王濤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蕭瀚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蕭平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楊明義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楊曉陽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於文江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張立柱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張振學


當代畫家的書法四條屏欣賞

周逢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