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宗教,印度發展的攔路虎

印度男子Manpreet Singh在當地一直被當成印度神的轉世而受到敬拜。原因並不是他有“神力”,而是21歲的他,但身高體重卻與六個月大時並無不同。自12歲開始,就被當成神靈受到村民的敬拜,每天都有人來拜訪他接受他的祝福。


宗教,印度發展的攔路虎


宗教,印度發展的攔路虎


http://www.sohu.com/a/129694404_416654

縱觀世界近現代史,我們會發現一個極為淺顯的道理:順工業化者生,逆工業化者死。英國選擇了工業化,成就了日不落帝國;中國一段時間內拒絕了現代化,結果慘遭改革一新的日本屠戮。可以說,自從瓦特改進蒸汽機後,“要不要現代化?”就成為了擺在世界上所有國家和民族面前的最主要問題。

作為中國的陸上鄰國和傳統對手,印度也一直渴望著發展工業化以增加國家實力。但如今幾十年過去,1949年還領先的印度卻和中國的距離卻越來越大。那麼原因在哪?

宗教,或許就是主要原因之一。以今天的這條新聞為例,原本一個疾病導致的發育停止,卻被印度人民視為“神蹟”而頂禮膜拜。其背後顯露出的正是印度無處不在的宗教崇拜。印度是一個多神教國家,據說光神就有幾億個。印度電影《我滴個神啊》就曾對深入印度人民生活每一個角落的宗教崇拜大加諷刺。

儘管現在西方世界不斷鼓吹信仰的好處,但宗教對印度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卻是很明顯的。印度人在宗教作用下更為關注精神追求和美好來世,對現實的物質生活往往持一種淡化和漠視的態度。這讓他們安心於現世生活,哪怕貧窮艱難。他們無意於去改造生存的物質世界。

我們知道,工業化必需的元素之一就是合格的工業人口。一個合格的工業人口需要足夠的工作意願、工作技能、工作紀律。對宗教生活的信仰極大的削弱了印度人的工作意願和工作效率。如此情況下,印度發展的遲緩也就自然而然了。

除此之外,還有意識的作用。人類在物質工業化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是人類意識的不斷成長,具體表現就是人類理性的成長。一個要進行全面工業化的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應該是崇尚科學而非沉迷於宗教。宗教會讓人更傾向於求助虛無的神而非理性與科學,對於工業化是個相當不利的因素。其引起的對教育的不重視,不斷頻發的教派衝突,都讓印度的發展舉步維艱。

可以說,宗教崇拜成為了印度發展的攔路虎。宗教讓整個印度都陷入了虛幻和淡漠的社會狀態,這種前現代化的社會形態是遠遠不可能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求。如果印度無法解決人民在宗教崇拜上的沉迷,那麼印度就遠遠無法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反而會在將來陷入發展矛盾和宗教矛盾的雙重困局。

以前不斷有人指責中國人毫無信仰,卻不知這才是中國高速發展的秘訣之一。正如梁啟超所言:“

吾國有特異於他國者一事,曰無宗教是也。淺識者或以為是國之恥,而不知是榮也,非辱也。宗教者,於人群幼稚時代雖頗有效,及其成長之後,則害多而利少焉。何也?以其阻學術思想之自由也。吾國民食先哲之福,不以宗教之臭味混濁我腦性,故學術思想之發達,常優勝焉。不見夫佛教之在印度,在西藏,在蒙古,在緬甸,在暹羅,恆抱持其小乘之迷信,獨其入中國,則光其大乘之理論乎?不見夫景教入中國數百年,而上流人士從之者希乎?故吾今者但求學術之進步,思想之統一,不必更以宗教之末法自縛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