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那些我們經常搞混的語文基本概念!轉需

在語文學習中,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閱讀理解,還是作文,各種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的運用都滲透其中。可是,對很多同學來說,這些細碎的知識點卻是最難掌握的,要弄清一些相似手法之間的區別更加難上加難。

舉個簡單的例子:

“這些小花就像一張張揚起的船帆。”

“這些小花是一個個害羞的姑娘,溫柔地垂下頭,在風中輕舞。”


那些我們經常搞混的語文基本概念!轉需


這兩句的修辭手法有什麼不同呢?恐怕還有很多同學回答不上來。

今天我們來簡單說說一些易混淆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


1.比喻和比擬


比喻和比擬雖然看起來很像,但是,它們性質不同、作用不同,用法也不同。

比喻,就是打比方,一般是把不常見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表達出來,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道理表達出來。被比喻的事物叫本體,用來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喻體。連接本體和喻體的通常有“如”“好像”“彷佛”“變成”等詞。


例:“看,(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朱自清《春》)。


比擬,就是通過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或者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比擬一般分成兩類:擬人和擬物。

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或者用表現人的特性的詞語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變成人:


例: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朱自清《春》)


而擬物,則是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或者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以表達某種強烈的愛憎感情。


例: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魯迅《故鄉》)


2.頂針和頂真


這兩個修辭手法有什麼區別呢?

答曰,沒有區別。頂真,就是頂針,它倆是一個意思。

簡單說來,頂真(針)就是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起頭,順序而下,一般由三項或更多項組成。除了句與句,段與段之間也可以用頂真。

最為簡單的例子就是那個經典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


例:“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愚公移山》)


3.白描和細描(工筆)


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不事雕琢,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徵,用簡潔的語言,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物和景物的情態面貌。


例:“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朱自清《背影》)


細描,又稱工筆,是文學創作中描寫手法之一,是對事物的主要特徵作細緻入微的刻畫。這種描寫,文字絢麗,色彩斑斕,有如鏤金錯彩,絢麗華美。常運用對比、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


例: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4.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發的,都是作者的思考活動,但二者有本質區別。

聯想,是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內容比較單薄,一般不出現具體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寫,有的僅僅是一個想法,是從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的心理過程。聯想表現在詩歌文章中,往往就是比喻的修辭。


例:

遠遠的街燈明瞭,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而想象,雖然也是具體事物引起,但想出來的內容很豐富,這些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卻又合情合理的,是人憑藉原有的知識,信息以及記憶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加工,改造,組合,重新創造出一個新形象的思維過程。


例: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閒遊。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象徵和借代


象徵,是根據事物的某種聯繫,藉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來表達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是一種表現手法,比如茅盾《白楊禮讚》中,用具象的黃土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象徵北方農民的勤勞,堅強這種抽象的精神品質。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而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來替代表達所要表達的事物,本體和借代體要有相關性,並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和物,而是借用與他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代替,是一種修辭手法。以李清照詩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例,用“綠”“紅”著兩種顏色分別代葉和花。


例: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陶弘景《答謝中書書》,魚鱗代魚)


你們有什麼容易搞混的術語呢?歡迎在留言區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