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們在一起很久,卻走不進你的心。假性親密關係正在摧毀你的愛情

我有一個朋友,她最近跟我抱怨,她和她男朋友要不是還住在一起,回家就能看到,也許早就忘了自己還有個對象。他們是大學畢業後,都選擇來北京工作,兩個人因為是校友關係,就經常相互幫助,慢慢的,兩個人就順其自然的在一起了。他們和正常情侶一樣,一起做家務,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定期出去約會,每週也會有正常的親密時間,但是朋友至今都覺得兩個人很遠,走不進對方的心。她說,明明就是睡在身邊的枕邊人,可是總覺得也許明天一大早就消失了,再也不會回來。兩個人工作越來越繁忙,漸漸的連溝通都沒有了,他們缺少坦誠對話的機會,遇到問題也都是採取逃避的方式,所以只能任由關係這樣一步一步的走入一個“死局”。


我們在一起很久,卻走不進你的心。假性親密關係正在摧毀你的愛情

很多時候我們會很羨慕一些彬彬有禮,互相體諒,互相尊敬的伴侶,我們總會說,看那對很伴侶真的是相敬如賓,相濡以沫啊。但其實那些在外界看起來很般配的情侶也許早就貌合神離了,感覺很親密,可是真正的距離感只有自己清楚。他們的關係中焦慮感或者不信任感覺日益強烈,這便是假性親密關係: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在不知不覺中兩個人都默認了這種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對可能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詞彙,那麼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呢?“Irrelationship: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一書中,作者Mark B Borg是這樣解釋的:假性親密關係是一個由兩個或者多個人,共同建立和維繫的一個心理預防系統,以此來避免任何與人親近產生的焦慮,特別是讓別人知道或瞭解自我們自己真正的想法的焦慮。


突然想起來曾經看過的一部2014年的美劇《Gone Girl》,劇中男女主角就是這樣一對人人眼中郎才女貌的完美夫妻,男士說大學教授,女士則是名聞遐邇的女作家,典型的美式完美家庭模範。但他們私下卻無法達到共鳴與溝通。他們沒有為了解決無法溝通的問題而坐下來談一談,他們最初的選擇都是逃避現實。而女人為了逃避丈夫,竟然策劃了綁架案件,選擇扮演自己假死。只為了逃避丈夫。而後來丈夫也為了逃避公眾對他殺妻的疑惑,選擇承認自己出軌的錯誤。而妻子看到丈夫的坦白,反而選擇原諒她,甚至為了顯得被綁架是真實的,策劃了一件謀殺案。你問他們為什麼不分開,因為他們覺得這段關係沒有問題,所以倆能心照不宣的持續著這段“墳墓”式的關係。


英國著名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曾經說過:“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遇見夢中的真愛,只會因為害怕孤單地死去,而選擇找個人互相飼養。”


這樣的關係和我們父母輩的很多人觀點可能一致,他們覺得只要合適就好,哪有那麼多愛與不愛,喜歡還是不喜歡。過日子嗎,就要這個適合過日子的就好了。


我們在一起很久,卻走不進你的心。假性親密關係正在摧毀你的愛情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最好的狀態是相互的依附關係,也就是兩個人對彼此感到安心信任安全,不會有焦慮或者不信任的感覺,這樣互動過程和情緒流動才會很順暢。


假性親密關係產生的原因。


心理學家Kelly認為,這是由於幼年時期體驗過被撫養人拋棄或可能被拋棄的風險經歷,引起嚴重缺乏安全感,導致的拒絕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們選擇在親密關係裡迴避大於接觸。

這些情緒是情緒聚焦療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裡所謂的原生情緒(primary emotions) 由於生活經驗的影響,我們在面對恐懼或者傷心的情緒時,又產生出了很多次生情緒(secondary emotions),比如有些人用冷漠來掩飾傷心,有些人用憤怒來掩蓋恐懼。這些次生情緒,可以理解為是我們自發形成的自我防禦機制。很多人帶著這些次生情緒的防禦機制長大成人,並且走入親密關係。這種自我保護機制在心理功能中根深蒂固,大腦適應的過程中,不斷的開發新的機制來適應這樣的機制。

最終使人習慣這樣的假性親密關係,在感情生活中,這樣的人無法真正的付出所謂的真心,更沒有辦法與人坦露心扉。


史秀雄仔《假性親密關係》一書中也提到過:“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帶著傷痛前行。人生是否走得完美,主要區別還是取決於每個人想要成長的內驅動力。”


我們在一起很久,卻走不進你的心。假性親密關係正在摧毀你的愛情

所以真正的親密關係是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彼此瞭解,深入溝通之上的。


如何避免假性親密關係


1、預防


當兩人在一起時要有預防意識。兩個人都是獨自生活幾十年的成年人,性格和情感上肯定有很多差異,在一起需要模糊,需要去探討“當你這樣表達的時候,你真正在表達的是什麼?”,以及“當你這樣的時候,你最希望我怎樣做?”這樣的問題。


“婚姻教皇”約翰·戈夫曼在《幸福的婚姻》中提出,你對伴侶的瞭解程度越深,你的愛情地圖就越大。要擴大愛情地圖可以試著與伴侶玩一些互動小遊戲,比如你可以主動向伴侶提問,最近的工作狀態,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他頭疼等。同時,你也主動說出自己最近的情況和想法。這樣的互動,可以讓你隨時瞭解伴侶,彼此共同成長。


2、溝通


兩個人在交往的過程中,要相互溝通,瞭解對方的需求與想法,並要把自己的所有需求與想法告訴對方。雙方彼此哪怕最開始只是溝通生活上的基本,也是一個良好溝通,親密互動的開始。

在溝通中不要懼怕吵架,因為吵架也是溝通的一種。如果迴避吵架,矛盾只會變成一根刺,一直紮在心裡,隨時可能還會刺痛彼此。如果怕在吵架過程中因為什麼語言而導致情感傷害,可以在冷靜後再坐下來好好溝通。不要害怕說了什麼會導致說錯,反而要把內心的真實感受清晰表達。這樣才是一種完整溝通。


就像《假性親密關係》一書中所寫:“人的情緒不能選擇性的屏蔽,當我們壓抑那些不良情緒時,也壓抑了快樂、感動、幸福和其他積極的情緒。”


3、專業指導


當你們的關係已經深入,並且矛盾問題已經產生了,而且已經超越了你們以及你們的親友能夠處理的範圍的話,建議去找一位做夫妻諮詢和治療的諮詢時,去做一些梳理的工作。很多人願意為自己的伴侶買幾百幾千塊的禮物,卻不願意花幾百塊錢去看看諮詢師,這絕對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誤區。


美國感情婚姻教學研究所主任,著名的感情心理專家JPIER HOOR這樣形容情感諮詢師的工作:如果給人們的感情婚姻做了一次健康檢查,沒有問題當然好,有問題早發現早排除早治療,是感情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而這樣的革命,對感情來說就是一次洗禮,可以讓你更好的瞭解自己,也更好的明白伴侶,這樣你們才可以再進行親密關係的持續。


所以說irrelationship的產生,一半因為彼此情感和性格問題,另一半因為疏忽和不重視。要避免這種狀況,就應該像治療癌症那樣,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我們在一起很久,卻走不進你的心。假性親密關係正在摧毀你的愛情

也許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你們是朋友,一起吃飯、逛街、看電影,但從來不分享彼此的感受;你們是戀人,相互陪伴,關係穩定,但是一切都好像在履行合約,感覺雙方所做的都是在“例行公事”;你們是父子,血脈相連,本該親密無間,卻總是小心翼翼不越雷池一步。


如果你已經有了假性親密關係,那麼想要改變或許很難,因為你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關係,如果你離開這樣的機制,那麼你會瘋狂焦慮。但如果你不勇敢的向前邁一步,那麼你永遠都只存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你無法有最親密的人。而這樣的相處只會傷人傷己。


親密與否,其實最終還是靠心,想要擺脫這樣的假性親密關係,先從建立信任感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