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議會選舉結束,疫情不斷擴散,伊朗與美國關係會如何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在伊朗迅速擴散。截至25日中午,伊朗共確診新冠肺炎患者95例,死亡15例。確診病例中,甚至包括朗衛生部副部長伊拉吉·哈利其(Iraj Harirchi)。而伊朗周邊的阿富汗、巴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曼也出現了曾有伊朗旅行史的確診病例。

24日,伊朗國內的確診病例最多的庫姆市的一名伊朗伊斯蘭議會議員質疑伊朗政府公佈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造假,稱庫姆實際死亡人數為50人。對此,哈利其等伊朗政府多位官員回應稱死亡數據真實可信。有分析指出,此事或為新冠疫情下伊朗國內政治勢力的博弈。

就在疫情蔓延的近日,伊朗議會選舉落幕,主張對美強硬的保守派獲勝。對於此次選舉創紀錄的低投票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伊朗民眾的投票積極性遭到了“伊朗的敵人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宣傳攻勢的打擊”。

伊朗議會選舉和疫情因素互相纏繞,又互相疊加,這又會給伊朗、給美伊關係在未來帶來何種影響?

議員指責數據造假,政府否認

據伊朗勞工通訊社(ILNA)24日消息,庫姆的伊朗伊斯蘭議會議員艾哈邁德·阿米爾阿巴迪·法拉哈尼(Ahmad Amirabadi Farahani)指責伊朗衛生部在新冠疫情數據公開工作不透明。法拉哈尼稱,截至24日,單單是庫姆“已有50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身亡”,與此同時,庫姆有超過250人被隔離。

另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24日報道,伊朗衛生部在當天召開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強調,伊朗全國當時只有64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有12人死亡。

伊朗衛生部副部長伊拉吉·哈利其24日斷然否認了法拉哈尼指責伊朗政府在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上造假的言論,“現在不是進行政治對抗的時候,新冠病毒是伊朗的全國性問題。”他還保證將對伊朗的疫情數據保持透明。

“50這一數字不準確,哪怕庫姆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是50的四分之一,我都將辭職。” 伊拉吉·哈利其說道。

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埃(Ali Rabiei)也強調稱,伊朗政府將公佈國內任何有關新冠疫情死亡人數的數據,“政府保證在數據方面維持透明。”

另據伊朗衛生部庫姆地區代表公佈的數據,目前伊朗大多數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出現在庫姆,目前在庫姆的兩家指定醫院中,共有320起疑似感染病例。

數據造假指控或為伊國內勢力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半島電視臺刊文指出,伊朗勞工通訊社與伊朗國內的改革派關係密切,該通訊社選擇報道法拉哈尼質疑伊朗政府公佈新冠疫情數據一事,反應了伊朗民眾對執政的保守派的懷疑。

半島電視臺分析稱,疫情當前,伊朗民眾不僅對衛生部,而且對保守派控制下的政府也疑慮重重,這與伊朗軍方上月擊落烏克蘭一架客機後否認卻又承認的事情不無關係。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鈕松向澎湃新聞(www.thepaer.cn)指出,由於新冠疫情的複雜性和伊朗抗疫局勢的嚴峻性,再加上伊朗疫情已呈現出向周邊國家的外溢效應,使得“疫情牌”成為當前伊朗各派政治博弈的炙熱工具。

除去圍繞疫情話題展開輿論博弈,保守派與改革派的博弈在近日的伊朗議會選舉中也有所體現。

伊朗第11屆議會選舉於2月21日舉行,計票工作已於23日結束。據伊朗內政部公佈的數據,主張對美強硬的保守派斬獲290個議席中的約220個,而支持伊朗總統魯哈尼的改革派僅獲得約20個議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伊朗議會選舉投票率僅為42.57%,創下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投票率的最低記錄,相比之下,以往伊朗歷屆議會選舉投票率均超過50%,2016年的投票率約為62%,2012年則接近66%。

據路透社23日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曾於21日強調,此次議會選舉投票率之所以如此之低,是因為伊朗民眾的投票積極性遭到了“伊朗的敵人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宣傳攻勢的打擊”。

“有關新冠病毒的負面宣傳攻勢早在幾個月前便開始了,並且在議會選舉之前越發猛烈。”哈梅內伊在其官網上寫道,“反伊媒體沒有錯過任何微小的機會,如新冠疫情,來鼓動伊朗民眾放棄投票。”

對此,鈕松認為,本次伊朗議會選舉的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這背後既有疫情傳播所導致的恐懼心理使然,更蘊含著大量選民對魯哈尼政府的複雜情緒。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對於伊朗民眾造成了恐慌情緒,但是在議會選舉期間,這種恐慌情緒仍在一定限度之內,如在投票站等公共場合戴口罩並未成為常態。”鈕松說道。

日本廣播協會(NHK)24日則報道稱,眾多伊朗選民表示,自己之所以放棄投票,是因對伊朗的政治制度懷有不滿的緣故,此次創紀錄的低投票率凸顯了伊朗民眾對該國政治制度的不信任。

“從保守派獲得議會約五分之四的席位這一壓倒性結果來看,這一方面說明參加投票的民眾多為保守派的堅定支持者,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不參加投票民眾的矛盾心態:既不堅定支持保守派,又對魯哈尼政府所代表的改革派和溫和派心灰意冷。”鈕松向澎湃新聞表示,“伊朗此輪議會選舉的低投票率表明,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後美伊關係的持續惡化對伊朗政治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美國《新聞週刊》則於24日刊文指出,低投票率也與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取消部分改革派與溫和派人士參選資格有關。

“保守派最終贏得選舉的背後,在改革派看來有著濃厚的不公意味。改革派認為憲法監護委員會阻斷了90%改革派候選人的選舉之路。”鈕松分析稱,“正是在此背景下,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伊朗的迅速傳播便成為兩派政治博弈的新戰場。

“改革派在疫情數字上大做文章,一方面是為了宣洩對失去議會控制權的不滿情緒,另一方面更是為了著眼於保守派控制下的議會在諸多民生問題上對魯哈尼政府可能造成的掣肘。”鈕松說道。”

不過,鈕松指出,不容忽視的是,儘管保守派在選舉中獲勝,但鑑於伊朗議會權力有限,且處在抗疫一線的仍然是被視為改革派與溫和派代表的魯哈尼政府,“事實上,共同應對疫情才是伊朗國內兩派的最大政策公約數。”

“美伊關係將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

《新聞週刊》報道稱,由於美國自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對伊朗重啟並新增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伊朗對外貿易幾乎中斷,經濟大受影響,這加劇了民眾對伊朗無法應對迅速發展的新冠疫情的擔憂。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嚴重影響了伊朗民眾獲得可挽救生命的醫療用品的途徑。”《新聞週刊》寫道,“這很可能有損伊朗政府有效應對新冠疫情的能力。

一名不具名的伊朗官員則向《新聞週刊》表示,儘管伊朗自身目前可滿足本國“95%至97%的日用品與醫療用品需求”,但是伊朗因為“美國製裁的緣故”而無法獲得“某些至關重要的醫療用品”。

在疫情持續蔓延的同時,伊朗議會選舉結果也可能對美國與伊朗間的關係產生影響。《新聞週刊》刊文指出,包括魯哈尼的高級顧問在內的多位伊朗官員曾警告稱,低投票率將削弱伊朗領導人的實力,並推動伊朗的敵人對伊朗政府施加更多壓力。

“低投票率只會讓伊朗的敵人開心,並加大制裁力度。”魯哈尼的高級顧問希沙姆丁·阿舍那(Hesameddin Ashena)在推特上寫道,“他們軍事入侵伊朗的可能性會更高,反伊媒體獲得的資金也會更多,伊朗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力與抵禦外部勢力的能力更會因此下降。”

對此,鈕松強調,隨著疫情的蔓延,無論美伊都無法獨善其身。“無論是美國,還是其歐日韓盟友,它們均面臨著共同的衛生安全挑戰,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美伊實際在抗疫問題上處於同一戰線,且都自顧不暇。”鈕松分析稱,“儘管保守派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但是這在一時間內對於美伊關係不會有顛覆性的改變。美伊兩國關係演進的重頭戲在於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和明年的伊朗總統大選。”

日本廣播協會則報道稱,鑑於支持魯哈尼的改革派在選戰中形勢不利,選舉結果必將削弱魯哈尼的領導力,影響其就伊核問題繼續走國際協調路線。今後,伊朗與歐美國家的對立或更為激化。

不過,鈕松認為,就目前來看,鑑於年初美伊之間的戰爭邊緣博弈使得雙方都獲得了‘加分項’,因而兩國在短期內均無意再度陷入同等烈度的衝突之中。“只不過對於美國而言,一個保守派執政的伊朗政府會給美伊關係增添更多不確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