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從百臺級到千臺級,實現跨越的燃料電池企業有哪些?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本土興起的、國際企業在中國發展的、不同技術路線的在內,目前涉足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的企業有100家左右。不過,佔據燃料電池汽車主要市場份額的主要是幾家頭部企業,少數收穫實在訂單,大多處於研發投入階段,其中不乏未實現零突破者。


對於燃料電池企業而言,從幾臺到幾十臺再到百臺、千臺,每一道坎都是質的飛躍,意味著從小批量樣機制造能力到具備批量生產與檢測能力的巨大提升。在燃料電池充滿無數挑戰的發展歷程裡,這些企業已經打下了不錯的基礎,他們分別是誰?


1、億華通:氫能公交“王者”


億華通註冊成立於2012年,被譽為中國氫能第一股。2019 年度,億華通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 47.19%;實現主營業務毛利2.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 34.46%。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系億華通的核心產品,構成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部分,實現銷售數量 498 套,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88.74%。


事實上,億華通近幾年銷售業績一直處於節節攀升的狀態。公司2016 年、2017年和2018年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量分別為 76 臺、192 臺和 303 臺,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8億元、2.01億元以及3.68億元。也就是說,

自2016年至2019年四年時間,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共銷售1069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億華通在全國燃料電池公交市場進入城市數量大幅領先部分地域性廠商(已經陸續在北京、張家口、鄭州、上海、蘇州、成都等城市公交系統投放),累計投放數量佔納入統計的全國燃料電池公交車推廣數量的40%以上。與同行相比,億華通在城市佈局、氫能公交推廣數量等方面具有相對較強的領先優勢。


2、神力科技:國產電堆的驕傲


神力科技成立於1998年,是國內最早自主開展燃料電池電堆研發製造的企業,承擔了大量國家科技部“863”重大課題,2018年批量交付的石墨板自主電堆已在全國多地實車規模化應用,近年來亦提供燃料電池實驗室建設、測試設備供應和委託測試服務,引領著國內燃料電池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發展。


作為發展超20年的燃料電池“老將”,神力科技無疑是國產燃料電池堆的驕傲。據瞭解,2019年,神力科技實現了國產電堆千臺級的交付。國內2015年到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共6178輛,且實際裝車的電堆大部分採用巴拉德技術。國產電堆能夠實現千臺級交付,是里程碑式的跨越。


3、上海重塑:物流車配套“一馬當先”


重塑科技成立於2014年,為中國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系統供應商。主營業務包括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發、製造及相關工程服務,旗下的CAVEN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被廣泛應用於輕、中、重型商用車領域。公司已為多家國內一線整車企業提供了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及工程服務,是國內開發燃料電池車型及配套應用最多的企業之一。


據瞭解,

近幾年搭載重塑系統的燃料電池車輛超過1600臺,在國內地區包括廣東、江蘇、上海等多個地區都有投放。2019年重塑嘗試進軍海外市場,包括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目前從這些應用場景來看,大部分以商用車為主,物流車、客車是最主要的需求環節。尤其在燃料電池物流車領域,上海重塑系統配套“一馬當先”。


4、清能股份:商業運營“老將”迸發


清能股份是國內燃料電池行業“老將”,公司從事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商業化16年,具備量產燃料電池核心材料、電堆及系統的完整技術平臺,公司擁有的國際品牌HorizonFuelCell具有很高的國際知名度;目前公司已量產的產品包括車用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電站系統、甲醇重整燃料電池系統、無人機燃料電池電堆、分佈式燃料電池系統等。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從燃料電池裝機情況來看,2019年全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裝機量為128.06MW,同比增長140.49%。其中,前五家企業裝機量佔2019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裝機量的79%;清能股份裝機量位於第三位,緊跟上海重塑、億華通之後。

清能股份裝機量排名第三,主要是因為配套上海申龍和皋開汽車。其中配套上海申龍的燃料電池保溫車超100臺,在年前運往了武漢地區,如今正在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5、愛德曼:金屬堆“衝勁十足”


愛德曼成立於2016年6月,在短短三年多時間裡成長迅速。


2019年10月,由愛德曼配套的50臺廈門金旅氫燃料電池車在浙江嘉善投入運營,這批車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都採用公司自主研發的金屬雙極板電堆,額定功率達60kW,系統額定功率在53kW,是國內首次如此大批量投放的金屬堆燃料電池公交車。2019年11月底,愛德曼再次獲得佛山南海186臺車輛系統訂單。這意味著,愛德曼共獲得236臺車輛系統訂單,成為國內自主金屬堆企業中獲訂單最大的企業。


6、東方電氣:央企燃料電池企業代表


目前成都市郫都區合計已經有100輛氫燃料城市客車投入使用,這100臺車均由東方電氣全資子公司東方電氣(成都)氫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方氫能”)配套。


其中,75臺蜀都牌CDK6110CEFCV氫燃料城市客車是成都客車和東方電氣共同研製的第二代10米氫燃料客車,該車型進入2019年第9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47kW;剩餘25輛氫燃料電池客車是成都客車和東方電氣共同研製的第一代CDK6900CEFCEV氫燃料電池客車,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45.3kW。


值得一提的是,氫能公交基本是政府採購項目,市場容量有限,目前國內斬獲百臺級氫能公交的企業並不多,東方氫能是其中之一,也成為“國”字代表中的佼佼者。


7、國鴻氫能:國內電堆市場份額第一


國鴻氫能成立於2015年,主營業務包括電堆和系統集成生產、銷售和研發。國鴻氫能下設兩家子公司,國鴻巴拉德和國鴻重塑,分別負責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集成的規模化生產。從近年財務數據來看,國鴻氫能2017年、2018年、2019年1-3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6億元、4.21億元、2106.96萬元;分別實現淨利潤612.25萬元、3257.62萬元、-1655.45萬元。


國鴻主要是以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在國內進行產業化生產,已建成年產2萬臺電堆的目前全球產能最大的電堆生產線和年產5000套集成系統的系統集成生產線。國鴻燃料電池電堆已經規模化生產和市場銷售,2018年國鴻電堆市場佔有率超過70%。2019年7月,美錦能源公告透露採用國鴻燃料電池電堆已經裝車超過2000輛,並且廣泛在市場中投入運營。


8、濰柴動力:開創屬於自己的新時代


1月20日,濰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公示了濰坊100臺氫燃料公交車採購中標結果。這100輛氫燃料公交車計劃於年內正式上線運營,三家中標單位中通客車(40臺)、亞星客車(30臺)、宇通客車(30臺)均搭載濰柴WEF60燃料電池系統。而在此之前,濰坊公交已陸續投放了30臺9米中通氫燃料公交在55路、65路等公交線路運行,這30臺車也都搭載濰柴燃料電池系統。截至目前,濰柴共斬獲130臺氫能公交訂單。


眾所周知,燃料電池商用車是未來3-5年的推廣應用重點,而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一手佈局燃料電池核心部件,一手握有商用車資源,又有“大本營”山東省政策的扶持及國內氫能“東風”的相助。所以,如果說中國前幾年的燃料電池電堆市場主要屬於國鴻氫能的,那麼接下來濰柴將強勢佔據有利位置。


9、雄韜股份:發揮資本優勢,轉型氫電初現成效


雄韜股份是老牌鉛酸企業,後設立鋰電板塊,近幾年開始大力推動氫能板塊。從其佈局來看,先是通過兼併購快速切入燃料電池行業,2018年才真正開始投資設廠、建生產線,市場拓展初顯成效。


雄韜股份燃料電池2018年度實現銷售60臺,實現銷售收入8,362.07萬元;2019年1-9月實現銷售 10臺,實現銷售收入1799.75萬元;預計2019年四季度公司實現銷售100臺,預計2019年全年氫燃料電池可實現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約為31.54%。截至目前,雄韜股份共銷售燃料電池170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