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二月二龍擡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1
對北京人來說,二月二龍抬頭,可是個相當重要的日子。
在過去,二月二是春耕的先聲。因為這個時節,年慶剛剛結束,雨水逐漸增多起來,田間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因而人們稱它為“春農節”、“龍頭節”,有農諺曰:“二月二,農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由於“龍”與“農”諧音,又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春農節又被叫做“春龍節”、“龍頭節”。
到了今天,北京城裡的人們雖然大多不再需要耕種農田,可這重視二月二的習俗還是流傳了下來。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關於二月二,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唐朝武則天當上皇帝,改國號為周,玉皇大帝知道了非常憤怒,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行雲布雨,不久,蒼茫大地,遍野哀鴻,一片枯黃。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司掌天河的龍王不忍看到人間這種慘景,為救黎民百姓,竟不顧玉皇之命,為人間降了一場透雨。玉帝勃然大怒,將龍王打下天宮,壓在凡間的一座大山下面。
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面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裡設宴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
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2
二月二這一天,講究是相當的多。
第一條叫“剃龍頭”,也就是理髮。到二月二龍抬頭之日,人們都要理髮剃頭,大約也是為討個吉利,沾一些龍的吉祥喜氣。二月二剃龍頭,可能還有“期望成龍”,希望狀元及第,有一個美好前程的寓意。
別看現在疫情當前,不少理髮店還是開門營業,而且開放了預約機制,還有一些志願者為小區提供服務,讓出了正月的北京人也討個吉利。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但是其他講究就不太好辦了。
為了避免人群聚集造成疫情傳播,肯定也不能出去踏青、遛百病,這麼一看,還是踏踏實實留在家裡,琢磨一下吃什麼,最符合北京人的愛好。
您別說,從二月二在吃上的豐富講究,也能看出,北京人是非常樂於享受生活的。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吃餅,曰“龍鱗餅”;二月二吃麵,曰“龍鬚麵”;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等等。


許多普通的食品,都借龍來命名,大概都是為了感謝龍的恩德,感謝龍為人間帶來甘雨,帶來食物,帶來生命,也是為了祈禱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下面咱就聊一聊,老北京人在這一天都要吃點啥。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龍鱗餅
龍鱗餅其實和北京人常吃的春餅沒什麼太大的差別,唯一的不同就在餅上。
春餅又叫薄餅,每年立春的那一天,咱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而在“二月二”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但是得在蒸餅的面上做出龍鱗狀來,春餅就成了“龍鱗餅”。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春餅得有韌性,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裡分格碼放燻大肚、松仁小肚、爐肉、清醬肉、燻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燻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
另外,還得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
若在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北京人其實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當然,今年還是在自己家圍上一桌,吃得更放心。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驢打滾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歡在農曆二月買“驢打滾”品嚐。
驢打滾是一種豆麵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麵,再加入赤豆餡心,捲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
驢打滾這名字其實是個形象的比喻,說這制好後的粘糕放在黃豆粉面裡滾一下,如同郊野的驢子在地上打滾,蹭了一身土,所以就叫驢打滾了。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炸油糕
到了二月二這一天,吃炸油糕也有了儀式感。老北京人給它改了個名字,叫“食龍膽”。
油炸糕則比較講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個兒小、皮兒薄、花樣多三個特點,其花樣品種分豆餡、糖餡、菜餡三種。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麵。


由黃米麵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豬頭肉
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北京人也有“龍抬頭,吃豬頭”的講究。
在農村,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要殺豬宰羊準備年菜,燉豬肉時留下豬頭,等到二月二這天祭祀佛祖。
因為豬頭肉是祭神的貢品,所以人們認為吃了豬頭肉就會得到神靈保佑,從此事事順利。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
“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在北方人過節的時候,餃子幾乎總能出鏡,足見人們對這道美食的喜愛。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龍鬚麵
北京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鬚麵”討個好彩頭。龍鬚麵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髮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
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當日,做了一種細如髮絲的麵條,宛如龍鬚,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


二月二食龍鬚麵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爆米花
過去,北京街巷衚衕裡經常有砰砰的爆玉米花的聲浪,這爆玉米花跟“二月二”還有聯繫呢。
咱前邊也講了武則天的典故,吃爆米花的習俗就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為報龍王救命之恩,在二月二那天各家各戶都爆炒起了玉米花,並在院中設案焚香,供奉龍王。玉帝一見金豆真的開花了,遂將龍王免罪釋放,讓他重掌風雨大權,不久人間普降春雨、農業豐收。
打這以後每年二月初二,老百姓都爆炒玉米花吃,邊吃口裡還唱唸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以企盼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景。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時至今日,北京人琢磨著吃豬頭肉、龍鱗餅、龍鬚麵,大多已經不是為了祈禱一年的吉祥如意,風調雨順,而是重視傳承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是懷念小時候期盼的味道,更是喜歡傳統節日裡一家人團聚的氣氛。
疫情使人們被迫留在家裡過二月二,卻也給大家一次重溫二月二那些老吃食的機會。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可老北京人永遠熱愛生活、享受生活,並不會因為生活的波折而憂愁哀嘆。
怎麼樣,今年二月二,您都吃了點啥?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疫情當前,也不妨礙北京人享受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