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今日書摘:我所說的“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

◆ 謝家門孔

1、 我所說的“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由創造之苦連接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

2、 不再在時代話語的縫隙中捕捉人性,而是反過來,以人性的標準來拷問時代了。

3、我最大的苦惱,是遇到了不懂藝術的審查者和評論者。

4、那是對每一個感性細節小心翼翼的捧持,是對每一個未明意涵恭恭敬敬地讓它保持未明狀態,是對作品的有機生命不可稍有割劃的萬千敏感,是對轉瞬即逝的一個眼神、一道光束的震顫性品咂,是對那綿長多變又快速運動的鏡頭語彙的感同身受,以及感同身受後的氣喘吁吁、神馳心飛。

5、我從旁觀察,發覺謝晉交友,有兩個原則:一是拒絕小人,二是不求實用。這就使他身邊的熱鬧中有一種乾淨。

6、 在這一點上他像一個最單純、最執著的孩子,一定要做一件事,罵他,損他,毀他,都可以,只要讓他做這件事,他立即可以破涕為笑。

7、他毫無表情的表情,把我震了一下。他心中在想,如果自己真的完全變成了一個品牌,丟失了親自創造的權利,那謝晉真的“不是東西”了。

8、這種毫不掩飾的坦蕩,曾讓我百脈俱開。在客人面前,弱智兒子的每一個笑容和動作,在謝晉看來就是人類最本原的可愛造型,因此滿眼是欣賞的光彩。他把這種光彩,帶給了整個門庭,也帶給了所有的客人。

9、他的遠祖,是公元四世紀那位打了“淝水之戰”的東晉宰相謝安。這仗,是和侄子謝玄一起打的。而謝玄的孫子,便是中國山水詩的鼻祖謝靈運。謝安本來是隱居會稽東山的,經常與大書法家王羲之一起喝酒吟詩,他的侄女謝道韞也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而才學又遠超丈夫。謝安後來因形勢所迫再度做官,這使中國有了一個“東山再起”的成語。


今日書摘:我所說的“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


◆ 巴金百年

1、親友如雲,讀者如潮,高官紛至,禮敬有加。

2、中國古代第一流文學家的年齡:活到四十多歲的,有曹雪芹、柳宗元;

活到五十多歲的,有司馬遷、韓愈;

活到六十多歲的多了,有屈原、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

活到七十多歲的不多,有蒲松齡、李清照;

活到八十多歲,現在想起來的,只有陸游。

擴大視野,世界上,活到五十多歲的第一流文學家,有但丁、巴爾扎克、莎士比亞、狄更斯;

活到六十多歲的,有薄伽丘、塞萬提斯、左拉、海明威;

活到七十多歲的,有小仲馬、馬克·吐溫、薩特、川端康成、羅曼·羅蘭;

活到八十多歲的,有歌德、雨果、托爾斯泰、泰戈爾;

活到九十多歲的,有蕭伯納。

在中外第一流的文學家之後,我又縮小範圍,拉近時間,對於中國現代作家的年齡也作了一個統計。活到七十多歲的,有張愛玲、張恨水;活到八十多歲的,有周作人、郭沫若、茅盾、丁玲、沈從文、林語堂;活到九十多歲的,有葉聖陶、夏衍、冰心。

3、 這就在社會上,形成了以民粹主義為基礎的“精英淘汰制”;在文化上,形成了以文痞主義為基礎的“傳媒暴力幫”。

4、真正起控制作用的,是酷愛謠言的群體心理,是聞風而動的鬥爭哲學,是大假不懲的法律缺失,是無力辨偽的文化傳統。

5、我認為,巴金前半生,以小說的方式參與了兩件事,不妨用六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反封建”、“爭人道”;巴金後半生,以非小說的方式呼喊了兩件事,也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斥棍子”、“講真話”。

6、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熱鬧的鏡頭;一座高貴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幾抹孤獨的雲霞。

7、可惜在我們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在睥睨萬物,很少有人會抬頭仰望。因此,出現了太多高樓的城市,反而低了。


今日書摘:我所說的“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


◆ 佐臨遺言

1、我已經掙扎到了對岸,你們才拋過來救生圈。

2、易卜生不是易卜生派,他是易卜生;我不是蕭伯納派,我是蕭伯納;如果黃先生想有所成就,千萬不要做誰的門徒,必須獨創一格。

3、藝術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亂世中溫暖人心。

4、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說,說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說得高調的人一定是讓別人受了苦。

5、在不想說的人中,也有區別。在我看來,同樣是悲劇,巴金把悲劇化作了崇高,而黃佐臨則把悲劇化作了喜劇。或者說,巴金提煉了悲劇,黃佐臨看穿了悲劇。看穿的結果,是發笑。

6、 歷史就像一件舊傢俱,抽掉了一個重要環扣就會全盤散架。”


今日書摘:我所說的“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


◆ 尋石之路

1、 真正的強健不是呼集眾人,追隨眾人,而是逆反眾人,然後影響眾人。“大勇似怯”,“大慈無朋”。

◆ 天人對話

1、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習慣性地掩護著誹謗者,使人們目睹大量志士仁人的血跡而不知道“讒夫”們的名字。

2、體制是一種力學結構,就像一個城堡。身在其中,即使互相嫉妒,卻也互相牽制,獲得平衡和安全。

3、 行政思維和文化思維雖有部分重疊但本性不同。前者以統一而宏大的典儀抵達有序歡愉,後者以個性而詩化的秘徑抵達終極關懷。

4、 大智不群,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5、很多民眾只要從攻擊者嘴裡聽到別人可能有什麼問題,就會非常興奮地相信,還會立即把攻擊者看成是政治上的鬥士,道德上的楷模,大家都激情追隨,投入聲討。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事態已經變成了那個被攻擊者與廣大民眾的對決,攻擊者不再擔負任何責任。有些官方媒體又會火上加油,把每一場圍攻看成是“民意”,把被攻擊者看成是“有爭議的人物”,使攻擊很快就具有了正義性。

6、親人的陪伴增加了我的脆弱,你的陪伴增加了我的堅強。


今日書摘:我所說的“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


媽媽致悼詞

1、 媽媽拒絕一切群體化的悲傷,避過一切模式化的情感。

2、只有沉默,才能為天道天理讓出位置,才能為歷史裁判留下空間。

祭筆

1、雖然我並不保守,但一個人的生命有限,總需要守住幾份忠貞,其中一份,就是對筆。

2、 自己,並不是執著於“我”,而是觀察一種生命狀態,能否擴展和超脫。這是佛教的意思。


今日書摘:我所說的“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


文|摘自《文化苦旅》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