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標普信評:在華外資行具有較高主體信用質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驕)2月26日,標普信評發佈研究報告《小而精:外資行信用質量研究》認為,外資行風險偏好低,資本充足性高,因而往往個體信用質量較好,很多外資行還進一步受益於來自集團的外部支持,因此具有較高的主體信用質量。

具體而言,該報告認為,外資行往往規模小,資本充足率高,盈利性弱,風險管理審慎,資產質量好;在業務戰略和經營方面,外資行往往受到母行的嚴格管控,與母行之間通過交叉銷售活動形成緊密的協同關係,往往是母行中國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標普信評稱,在目前國內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的環境下,很多中小型中資行面臨著不良和資本方面的挑戰,相比之下,大部分外資行目前資本和資產質量狀況仍然保持良好。但外資行也面臨著業務發展瓶頸、收入與盈利性不穩定的挑戰。目前中國境內共有41家外資行法人主體,僅佔中國商業銀行業總資產規模的2%左右。

標普信評預計,隨著中國政府和監管部門不斷深化金融服務業的對外開放,外資行將會擁有更多的業務發展機會。但同時考慮到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外資行的風險偏好不會發生重大變化,在未來兩年內資產規模快速增長的可能性很低。

“由於很多外資行的母行主體信用質量高,外資行通過集團支持能夠進一步提升其主體信用質量。在華設立法人銀行的外國銀行很多都是綜合實力強的全球性銀行或區域性銀行,為了滿足客戶的國際金融服務需求而追隨客戶來到中國市場。外資行獲得母行信用支持的可能性高。”該報告稱。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