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獨家丨俏江南張蘭創立餐飲「易基金」,黃曉明、小S、汪小菲入股


獨家丨俏江南張蘭創立餐飲「易基金」,黃曉明、小S、汪小菲入股

文 | 楊曉鶴 Tech星球

大小S、汪小菲、黃曉明加持,基金一期5-10億規模。

如果說2000年-2010年,是PC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十年;那麼2010年-2020年,則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代”。2020年到來,下一個10年,科技互聯網行業又將湧現哪些新機遇?

本文獨家專訪俏江南創始人張蘭,洞察疫情下的餐飲創投新拐點。Tech星球

“不好意思,剛才在和黃曉明打電話,聊了聊一起合作的事兒。”遲緩了一會進入電話會議的張蘭連忙解釋道。雖然疫情期間無法出門,張蘭還是異常忙碌,她正在謀劃一件大事。

Tech星球獨家獲悉,這件大事就是在退出俏江南集團之後,張蘭將復出創業,新項目是成立專業投資餐飲賽道的基金——“易基金”。“3年投資10家Pre-IPO餐飲企業,我要王者歸來!”張蘭提到新基金的目標時說道。

從2000年以6000萬元,創立中高端餐飲品牌俏江南至今,張蘭可謂是餐飲行業的老江湖。在採訪中,張蘭強調餐飲行業是國民支柱產業,現在中國餐飲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餐飲企業總數也達到了450萬以上。餐飲行業的健康發展,能夠為政府分憂,解決就業。

當然眾所周知的是,受疫情影響,很多餐飲企業的發展也遭遇衝擊。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直言“賬上資金撐不過3個月”;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則親手撕了員工的“請願減薪聯名信”。海底撈、九毛九等企業,至今仍未全面復工。

疫情之外,餐飲行業的房租和人力成本水漲船高,連鎖化和品牌化依舊任重道遠,更重要的是鮮有投資基金,為行業發展提供救火資金。“行業不會缺一家俏江南,但是需要一家專業的基金”,這是張蘭復出後決心做一家投資機構的主要原因。

張蘭這次創辦的“易基金”,預計第一期基金規模將在5-10億元,重點投資高成長性新餐飲品牌,同時也會特殊關注擬上市企業。張蘭提到,海底撈和九毛九疫情期間微跌5%以內,以及財報體現出來較高的ROE(淨資產收益率),都證明餐飲股正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這也是新基金髮揮能力的好時機。

作為經歷過非典時期的餐飲創業者,張蘭也分享了2003年企業“抗疫”的經驗。張蘭回憶,當時俏江南北京新開業的大廈,後來才知道已經出現SRAS致死的案例,但是全員一心抗疫,無一人離職。疫情結束後,俏江南也實現業績爆發式增長,最終在2008年,成為奧運會獨家中式餐飲服務商。她相信這次疫情雖然影響更廣,撐過2個月後,餐飲行業就會迎來一波爆發性增長。

獨家丨俏江南張蘭創立餐飲「易基金」,黃曉明、小S、汪小菲入股

2012年1月,張蘭、汪小菲出席俏江南臺北新店開業。

而在當下,張蘭也呼籲餐飲行業積極展開自救,儘量降低損失以及爭取減免租金等政策性支持。熬過疫情後,下半年有機會上市的,一定要爭取上市,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希望更多餐飲企業能在資本市場續寫自己的故事。

以下為對話張蘭實錄,Tech星球編輯:

餐飲行業正經歷“至暗時刻”

Tech星球:從俏江南後,你對餐飲行業一直保持關注嗎?這兩年餐飲行業發展情況如何?

張蘭:從1991年創辦“阿蘭餐廳”到2000年創辦俏江南,我在餐飲行業已經有30年的從業經驗,對餐飲行業的熱愛一直沒變過。這兩年餐飲行業百花齊放,俏江南、海底撈等眾多企業品牌,都已經被大家所熟知。

我也觀察到,餐飲行業從未像近兩年鉅變,不僅市場總量從3萬億增長到4萬億之巨,並且仍在保持不低於10%的增長速度,尤其海底撈和九毛九等餐飲企業成功上市,也預示著行業出現成熟的頭部玩家。

Tech星球:疫情之下,餐飲行業受到重創。你近期有和餐飲從業者交流嗎?他們反饋行業的情況是怎樣的?

張蘭:經常交流,其中一些是跟了我十幾年的員工,比如前俏江南總裁、川愛創始人安勇。我在很多餐飲創業群中,也會和大家交流。大家確實很焦慮,因為停業後成本還在,這對現金流為王的餐飲企業是很大的挑戰。

當下餐廳倚重的外賣,其實不足以支撐店裡的運營,主要是維持正常運轉,我們也是為國家減輕負擔。餐飲人雖然面對這麼大的壓力,但都非常樂觀向前,餐飲人是具有頑強精神的一群人。

Tech星球:俏江南當年是如何度過非典時期,對當下餐飲行業“抗疫”有什麼啟示?

張蘭:2003年俏江南已經有十多家門店 ,當時已經有1000多名員工。那年的3月23日,俏江南東方廣場店開業,3天后央視對外公佈“非典”。繼續開業還是閉店?閉店後如何安置上千名員工?如何面對週轉不靈的資金?這些因素都促使我必須堅持下去。

後來我召集大家開會,會上宣佈10條“抗疫”措施,其中就包括想離開的,我開車去送去機場坐飛機回家,因為我認為坐飛機被感染的幾率低一些。會上我們還播放了一首《真心英雄》,大家手拉手一起唱,很多人都哭了,沒有一個人選擇離開。

等到堅持到疫情過去,營業額瞬間就爆發了,6月至8月業績都是翻倍增長。 也是後來我們才知道,當時東方廣場店A座有個人因為疫情去世,我們也慶幸沒有一位員工感染病毒。所以疫情當下,信心還是最重要,做好防疫措施,等待“春天”來臨。

Tech星球:很多餐飲企業的生命週期都只有2-3年,餐飲行業的核心痛點是什麼?

張蘭:雖然近幾年,餐飲行業整體規模和頭部品牌企業的數量都在增長,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即便沒有疫情,很多餐飲企業生存狀況還是非常艱難。

以前俏江南的物業費是9-11個點,現在基本30個點以上。當下商業地產與餐飲企業的現狀是, 一般物業招不來好品牌,而好的商業地產,餐飲品牌搶著進,造成餐飲企業的物業成本飛漲。

現在商業地產有40%-60%業務都是餐飲,我們跟商業地產是共生共榮的關係。我呼籲疫情當下,大家攜手共克時艱,是否能減免租金幫助餐飲企業渡過難關。

資本能夠促進行業更好發展

Tech星球:籌備成立新基金是在疫情之前嗎?為何再次創業後,決定做投資基金?

張蘭:籌備成立專業投資餐飲的基金,是在這次疫情之前。但基金的名字,因疫情而來,我們新基金的名字是“易基金”,“易”音同“疫”,因疫情而起,願天下餐飲經營得容易一些。

創立基金的初衷,也是我們看到中國餐飲連鎖領域,已經誕生一批非常優秀的品牌和企業。好的資本對於企業來說,是如虎添翼的。

俏江南當時在上市過程中,因為不熟悉資本市場,踩了很多坑,但資本對於加速餐飲品牌的成長還是非常重要。總的來說,市場上不缺乏優秀的餐飲企業,但是缺乏一些專業優秀的投資基金。

Tech星球:新基金的基本情況,能介紹一下嗎?

張蘭:新基金一期規模將在5-10億 ,汪小菲和大小S都會入股。投資標的方面,對於擬上市企業和創新型的高成長性企業,易基金都會關注。

我們投資企業不僅是給錢,我本人在餐飲行業30年的從業經驗,在投後管理、轉型、營銷多方面都能幫助企業,真正能幫助他們從品牌、文化、業績、利潤等多方面提升。

我們團隊合夥人中,汪潔是觀見餐飲小學發起人,是行業的資源鏈接和品牌達人。劉曉東曾投資過海底撈頤海國際、大眾點評等知名餐飲企業,曾任厚生資本投資總監。

獨家丨俏江南張蘭創立餐飲「易基金」,黃曉明、小S、汪小菲入股

易基金團隊成員

Tech星球:易基金為何會特別關注擬上市餐飲企業?

張蘭:這幾年,中國餐飲連鎖領域,已經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品牌和企業。在海底撈、九毛九和呷哺呷哺等餐飲企業成功上市後,利用資本市場低成本的融資渠道,提升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汪潔:其實過去我們也看到,很多餐飲企業對資本還是比較抗拒,因為它的人力和財務都不是十分清楚,但近些年移動支付大大推進了企業財務合規化。

我們在這次疫情期間調研中發現,200個缺錢的連鎖品牌,上億收入的品牌都有近50個。他們都有機會上市,成為下一個“海底撈”,缺少的正是資本的支持。

Tech星球:對初創的成長性企業,會重點關注哪些品牌?

張蘭:我們的投資理念,是會關注比較容易標準化,能形成終端連鎖的餐飲企業,比如,會看中火鍋和小吃領域的品類。這些人均50元以內的快餐,追求高翻檯率,目標千店規模起,單店年收入500萬上下。

另一方面,是會關注有真正創新的餐飲品牌,比如,在中產白領聚餐的市場中,有具體食品特色或者技術加持的品牌,我們希望它的消費習慣能夠經過時間檢驗,單店年收入超千萬。這些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投資標的。

Tech星球:如果面對一家網紅餐飲企業,初創的易基金如何能搶到項目?

張蘭:這個我不擔心,因為我們除了給錢,團隊在餐飲行業有30年的經驗,更懂企業運營,也更願意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發展。

比如說,我們不僅在投前,在投後也非常有優勢。我們在菜譜研發、菜單規劃方面,能給他們帶來爆款,俏江南的優勢之一就是菜品研發。另外,我們的食通達供應鏈公司,能給他們帶來B端賦能。未來我們將開展商學院, 對餐飲企業的管理和員工進行培訓,快速提升他們的能力。

疫情帶來餐飲行業的轉折點

Tech星球:疫情結束後,餐飲行業會迎來強勢反彈嗎?

張蘭:餐飲是非常剛需的行業,我相信疫情結束後,餐飲行業會迎來爆發性增長。俏江南當年就是浴火重生,這次疫情2-3個月結束後,我們也會看到一批餐飲企業爆發成長起來。

如今,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政策,如緩交保險、稅費等。餐飲人要行動起來自救,等待業績回暖時候把握住機會。

Tech星球:俏江南最早幾經探索上市而未果,此後海底撈和九毛九兩家餐飲企業成功上市,對行業發展有什麼意義?

張蘭:兩家餐飲公司的上市振興了餐飲行業,很多人眼中的柴米油鹽業務也能上市。其實,我做俏江南也是有夢想,那就是讓中華美食傳承。這兩家餐飲企業上市對行業是針強心劑,未來有30家、50家、100家餐飲企業上市,真正弘揚中華美食。

Tech星球:易基金屆時會開始大量投資優質項目嗎?如何避免餐飲行業回報率低的問題?

張蘭:我們的一期基金5-10億的規模不大, 但是會和很多基金一起聯合投。很多人相信我們團隊挖掘和培養好項目的能力,相當於我們是領投,一起加速餐飲企業的成長過程,這樣起到一個槓桿的作用。

現在基金認為退出難,很多分紅低於10%,我們希望能幫助被投企業控制成本,利潤提升。關於上市的規劃,很多餐飲企業老闆並不熟悉,我們從管理的角度,幫助他們克服上市的難度。

劉曉東:餐飲行業是傳統的,肯定是沒有互聯網的爆發能力,但這是風險和收益平衡的過程,互聯網收益高,成功率低。基金投資成績核心要看回報,這跟退出相關,實際上從數據上來看,股市中餐飲/消費的回報率並不低於TMT領域,茅臺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資本溢價,公司的增長,是兩種收益渠道。未來比拼是體系化的,資本會加速餐飲行業的規範化發展。

Tech星球:你認為,未來餐飲行業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張蘭: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八大美食和數不清的特色美食,但是卻沒有一家麥當勞和肯德基這樣的大企業。

2008年,俏江南就成立中央廚房,那時候就在探索集中生產模式。當前餐飲行業在人力和物業成本快速上漲的情況下,連鎖化和品牌化都將是必經之路。

另外一個建議是,頭部餐飲企業要有信心,下半年能上市就上市,估值高低不重要。以上市為目標奮鬥,這是餐飲人要樹立的理念和目標。

Tech星球:疫情結束後,你打算做的第一件事會是什麼?

張蘭:見人,密集見人。疫情期間,都在通過電話聯繫,但是很多事情都沒辦法開展。疫情結束後,必須行動起來,我要王者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