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不久前,由環球影業製作、“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新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宣佈在中國撤檔,影片原定於2月21日上映,但受疫情的持續影響,和其他電影一樣本片最終也不得不選擇撤出中國市場。實際上,儘管有小羅伯特·唐尼坐鎮並由其親自擔任製片人,但《多力特的奇幻冒險》並沒能複製唐尼在漫威時期創造的票房奇蹟,影片在1月份於北美上映後,累積票房僅有7400萬美元,考慮到本片高達1.75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唐尼此役可謂是栽了一個大跟頭,而這已經不是漫威演員首次在非漫威電影中嚐到失敗的滋味。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票房慘敗、內地撤檔,“鋼鐵俠”新片遭遇滑鐵盧


去年4月份《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上映,既宣佈了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的正式結束,也意味著不少漫威演員將終結自己的超級英雄生涯,包括小羅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等在內的演員,都已宣佈脫離漫威宇宙自謀“生路”。而就在外界好奇脫下“鋼鐵俠”外套的唐尼會以何種形象重回大銀幕的時候,在今年1月,由其參與制片並主演的《多力特的奇幻冒險》正式上映。


其實早在唐尼忙於為《復聯》系列收尾的時候,這部影片就已經受到了外界的關注,不僅因為這是唐尼時隔多年後主演的首部非漫威電影,更因為其在本片中也擔任了製片人身份。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本片原著《杜立德醫生》系列就曾被兩度搬上大銀幕,並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其中1998年上映的《怪醫杜立德》曾在全球囊獲3億美元的票房,也讓外界對此次新版的成績充滿期待。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儘管兼具知名度和話題度,這部《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卻意外地在北美市場鎩羽而歸。自1月17日在北美上映後,影片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滑鐵盧,首週末僅有630萬美元的票房,累積票房停留在7400萬美元。根據Deadline的報道,考慮到本片1.75億美元的成本,結合海外市場表現來看,初步預計淨虧損額將在1億美元左右。票房的失利與影片糟糕的口碑密不可分,在知名評分網站mtc和imdb上,《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分別只獲得了26分(百分制)和5.5分(十分制)的成績,評分創唐尼演藝生涯新低,可以說是撲得相當徹底。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對於《多力特的奇幻冒險》來講,一方面是本土市場的糟糕表現,另一方面海外市場也壞消息不斷。在上週,環球電影官方宣佈受疫情的持續影響,本片將退出中國市場,此前業界預計中國市場的開畫將有望降低影片的虧損程度,但是疫情的蔓延卻給了影片當頭一棒,失去了全球第二大票倉意味著影片的淨虧損額將在此前業界預估的1億美元基礎上繼續增加、而對於小羅伯特·唐尼來講,此次在非漫威電影中的試水以及外界所給予本片的評價和反應,或許也從反面印證了漫威演員轉型之路的艱難。


脫離漫威“再就業”,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


自第一部《鋼鐵俠》誕生以來,漫威憑藉其強大的吸金能力和造星能力捧紅了一系列演員,在這其中包括“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等,他們在正式加入漫威前還屬於業界新人,並無過多的知名度,但是出演漫威系列電影后卻讓這些寂寂無名的演員從此一炮而紅,成為好萊塢寵兒。在另一方面,超級英雄所給予演員的光環卻也給他們帶來了些許負面效應,首當其衝的便是出於角色和演員的深度綁定而導致轉型之路頗為艱難。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以“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為例,在接演美國隊長角色之前,埃文斯尚屬於剛踏入演藝界的新人,雖出演了一些知名度尚可的電影,但大多隻是以配角身份亮相。在正式進入漫威後,短短三年內由其主演的兩部《美國隊長》分別在全球斬獲了3.7億美元和7.1億美元的票房,埃文斯一時間成為炙手可熱的新生代演員。一方面繼續出演美國隊長,另一方面埃文斯也在試圖向其他方向轉型,在2017年接受Variety採訪時,埃文斯便透露“想嘗試更多角色”。在2014和2017年,埃文斯主演的《午夜邂逅》和《天才少女》上映,這也是其加入漫威宇宙後主演的為數不多的非漫威電影。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在外界看來,兩部《美國隊長》電影給埃文斯帶來了知名度,也理應會助力上述兩部電影的走紅。但是,幾乎是靠著《美國隊長2》上映的《午夜邂逅》,僅在mtc網站上收穫了31分的糟糕評價,在媒體的評論中,“美國隊長”依然是出鏡率最高的字眼,由此可見,埃文斯轉型的決心雖大,卻仍然被其身上自帶的超級英雄標籤搶走風頭。緊接著在2017年,正處於事業巔峰的埃文斯攜新片《天才少女》再度迴歸,影片口碑略好於上一作,但mtc網站也僅僅給出了60分的及格分,在知名媒體Entertainment看來,“儘管特意蓄長了鬍子,但面對這部溫情之作卻還是難以不讓人想起埃文斯在《美國隊長》裡的樣子”。的確,儘管出演漫威電影的經歷給埃文斯帶來了更高的人氣和知名度,但超級英雄的標籤顯然也成了埃文斯轉型路上最大的一塊絆腳石。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與小羅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遭遇同樣尷尬處境的,還包括飾演雷神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飾演驚奇隊長的布麗·拉爾森以及飾演死侍的克里斯·帕拉特等演員。在去年上映的《黑衣人4》中,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漫威老搭檔泰莎·湯普森再次聯手組成全新的黑衣人陣容,但是脫離漫威後的“雷神”和“女武神”卻沒能延續往日的輝煌,儘管有著“黑衣人”IP的加持,影片最終僅在北美市場收穫了8000萬美元的票房,遠低於系列前作的票房成績。而另一位超級英雄“星爵”也在“再就業”過程中遇到了麻煩,在《銀河護衛隊》之後,飾演星爵的克里斯·帕拉特出演了科幻片《太空旅客》,影片以1.1億美元的成本僅在北美收穫1億美元的票房,表現同樣令人失望。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撕下“超級英雄”標籤後,這些演員成功轉型


從小羅伯特·唐尼到克里斯·帕拉特,漫威捧紅的一批演員在離開漫威後都經歷了電影口碑上的失利或票房上的失敗。但在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演員在脫離漫威後仍舊能夠誕生優秀作品,這其中便包括在漫威電影宇宙中飾演黑寡婦的斯嘉麗·約翰遜。在眾多漫威演員中,斯嘉麗·約翰遜可謂是年少成名的代表,在12歲時便獲得美國獨立精神獎,此後斯嘉麗·約翰遜又與索菲亞·科波拉、伍迪·艾倫等諸多大導演合作,而在進入漫威電影宇宙後,斯嘉麗·約翰遜更是一度走上了事業的巔峰。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截至目前,斯嘉麗·約翰遜共在9部漫威電影中有過出演,是所有漫威演員中出鏡率最高的一位,全球累計票房也超過了100億美元,身價一再飆升。但是出演超級英雄的經歷並未影響斯嘉麗·約翰遜在其他商業片以及文藝片中的表現,在漫威電影之外,約翰遜還出演了《皮囊之下》《超體》等兼具口碑和票房的作品。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斯嘉麗·約翰遜更是憑藉《婚姻故事》和《喬喬的異想世界》兩部電影同時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在出演超級英雄電影之外,斯嘉麗·約翰遜已經通過各式各樣的角色證明了自己的演技,在商業片和文藝片領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事實上,在出演《美國隊長》《復聯》系列時,黑寡婦就被不少粉絲批評為是“存在感不強的花瓶角色”,為了掙脫超級英雄標籤的禁錮,在脫離漫威後斯嘉麗·約翰遜又多次大膽挑戰高難度角色,從《皮囊之下》中的神秘女子,到《超體》中的復仇者,再到《婚姻故事》中的女演員,可以說,斯嘉麗·約翰遜此後出演的每一個角色都大相徑庭,同時每一次又都能通過自己的演技實力獲得業界廣泛的認可。


除了斯嘉麗·約翰遜外,曾出演DC《蝙蝠俠》系列的克里斯蒂安·貝爾也是由出演超級英雄電影成功轉型的另一個例子。儘管出演《蝙蝠俠》的經歷讓貝爾吸粉無數,但在脫下蝙蝠俠的披風后,貝爾會努力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並會為適應角色做出巨大犧牲。在影片《機械師》裡,貝爾為角色減重56斤,在《美國騙局》裡,貝爾增重近40斤,在2018年的影片《副總統》裡,恢復至正常體重的貝爾再次為角色增重36斤。為了弱化身上自帶的“蝙蝠俠”標籤,貝爾做出了一個演員所能達到的極限,也由此成功塑造了多個身份不同、性格迥異的角色,而憑藉在影片《鬥士》裡的表現,貝爾也如願以償地奪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漫威演員“再就業”,為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結語


好萊塢知名演員朱迪·福斯特曾明確表示“出演超級英雄電影對於演員來講並不是一件有益的事”。的確,超級英雄角色的標籤化、臉譜化會極大限制演員之後的戲路發展。通常優秀的演員會給予角色魅力,而對於漫威電影來講,演員的魅力大多都來自於故事角色本身,例如會飛的鋼鐵俠讓小羅伯特·唐尼更酷了,而拿著盾牌的美國隊長則讓克里斯·埃文斯看起來顯得威風凜凜……對於大多數出演過超級英雄電影的演員來講,轉型之路往往都困難重重,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演員做出極大的努力和犧牲,才能成功撕下身上自帶的超級英雄標籤,以全新的形象亮相在觀眾面前。


— THE END —


作者 | 邁克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