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選基金時,避開三個雷區,你也是選基金的高手

如何選好基金(二)基金有哪些雷區


選基金時,避開三個雷區,你也是選基金的高手


基金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把錢委託給專業人士去管理,但是人性是自私的,專業的基金經理都有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來傷害投資者的利益,在專業術語裡就叫“委託代理問題”。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怎麼避開基金投資上的那些雷區。我想很多人平時在媒體上都看過不少關於基金業黑幕的報道,平時你在買基金時會遇到的雷區,很多時候都來自於基金管理者的信用問題。

今天我們就基金業中這些不規範的行為歸納成三類:

第一、“抬轎子”基金之間左手倒右手哄抬股價。

第二、“老鼠倉”基金經理損公肥私,牟取暴利。

第三、“利益輸送”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之間勾結坑害股民。

那麼你要怎麼識破這幾種雷區呢?

我給你傳授破解這三個雷區的三板斧秘訣:

第一板斧:“查底細”、

第二板斧:“識前科”和

第三板斧:“破迷信”。

當你融會貫通了這三種行為和這三板斧以後,就再也不會擔心你踩到基金投資裡面的雷區了。

第一個雷區、“抬轎子”基金之間左手倒右手哄抬股價,打造明星基金。

首先來看,基金之間打造業績的“抬轎子”。比如說,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有好幾支基金,一個基金先買入某個股票,然後其他基金再持續地買入這支股票,推高股價。那麼先買入這支股票的基金業績自然就上去了,淨值也自然就提高了,這就相當於“坐轎子”,而後面接盤的基金就相當於“抬轎子”。

為什麼基金要“抬轎子”呢?我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基金公司旗下有一個明星基金和一個業績很差的基金,另一個基金公司旗下是兩支業績平平的基金,你猜一猜,這兩個基金公司哪個會更受歡迎,資金規模更大呢?我告訴你答案,是第一個。

(就像現在很多淘寶的薇婭,李佳琪一樣的頭部流量明星,看到這個其他從業者就會紛紛效仿,從而帶動整個淘寶的銷售)

明星基金,它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資金就會大量的地流入,然後還會帶動其它基金的銷售。所以,如果一個公司旗下是一好一差兩支基金,所帶來的資金量會比兩個業績平平的基金更多,這樣整個基金公司的收入也會更多。所以說,基金公司有動力去犧牲個別基金的利益,去造就一個明星基金,從而帶動整個基金公司的收入。而那些買了“抬轎子”的基金的投資者,那就中了追星的雷區了。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避免被這種“抬轎子”抬出來的假業績迷惑呢?

那我們拿出第一板斧秘訣:就是“查底細”。

什麼叫“查底細”呢?你一定要睜大眼睛,不要輕易地被明星基金的光芒所迷惑。

第一,你要關注一下這個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的情況,如果幾個基金持倉的股票類似,業績卻差很遠,就要謹慎。

第二,如果這幾支基金共同持倉的還是小盤股,那麼“抬轎子”的嫌疑就更大了,因為小盤股的流通籌碼少,容易控盤,一拉即漲停,方便其他的基金接力“抬轎子”,然後去吸引投資者買入,而大盤股的流通籌碼大,就不太容易操縱股票。

第二個雷區、“老鼠倉”基金經理損公肥私,牟取暴利。

什麼叫“老鼠倉”呢?也就是說基金經理人先用私人,或者親戚朋友的賬戶去買入股票,然後再用我們投資者的錢大量地買入該股票,等股票漲到很高的時候,就賣出自己賬戶上的股票,而投資者的資金去被套牢了。這就像老鼠把糧食偷到到自己窩裡,所以這種行為就叫“老鼠倉”。

說實話,“老鼠倉”是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毒瘤,曾經曝出過很多案例,像08年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唐建,還有南方基金的王黎敏,都是在自己的基金買入一支股票前,利用自己父親的賬戶提前低位建倉,然後等自己這個基金買了以後,馬上套現,輕輕鬆鬆就賺了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

為什麼中國基金業的“老鼠倉”這麼多呢?除了人性的貪婪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咱們這個證券市場上違規違法的成本比較低。

那麼我們要怎麼避免這種“老鼠倉”呢?說實話,“老鼠倉”在事前是比較難發現的,但是還是有辦法可以幫助你避免掉進坑裡,

第二板斧、我把它稱為“識前科”

我們在買入基金時要查閱一下看看這些基金公司有沒有“老鼠倉”的“前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避開那些多次曝出“老鼠倉”的基金公司。如果是一次的話,你可以認定是基金經理的個人行為,如果是好幾次的話,這就表明基金公司的內部管理機制上存在著缺陷,一定不要買這種基金公司的基金產品。

此外,假設你買入的基金被曝出了“老鼠倉”的傳聞,要果斷地止損,千萬不要猶豫。

第三個雷區、“利益輸送”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之間勾結坑害股民。

基金本來是屬於獨立的第三方資管機構,理論上就應該替投資者服務,給投資者賺錢。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合謀去哄抬股價,製造這種業績的虛假繁榮。

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就是你可能很熟悉的紅極一時的徐翔。2010年到2015年的時候,徐翔旗下有一支基金叫“澤熙基金”,它曾經創下了5年平均收益率200%的驚人紀錄,當時市場狂熱追捧這支基金,大把的資金流入了進來。僅僅在2015年上半年,它的募資就超過300億。

直到2015年股災後,徐翔被抓了起來,這個所謂的投資傳奇才露出了真面目。大家發現,2010年到2015年間,徐翔先後與13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合謀操縱股價牟取暴利,他們的套路其實都非常相似。

第一步,先約定由上市公司擇機發布“高送轉”、“業績預增”等利好消息,或者是引入那些什麼“在線教育”、“機器人”等等熱點題材。

第二步,在信息公佈之前,徐翔就開始大量地買入這個股票,拼命地拉昇股價。

第三步,就是等徐翔建好倉以後,上市公司發佈信息,徐翔再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接盤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股票,隨後自己在二級市場全部拋售掉。

三步之後,上市公司的股東就實現了在高位減持股票,而這些股票盈利的部分,上市公司就按照五五,或者四六分成,把它匯入徐翔指定的賬戶,這就屬於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中間搞利益輸送的一個貓膩。

那麼我們要怎麼識別這個貓膩呢?

我們就使用防踩雷區的第三板斧,叫做破迷信。

也就是說,不要過度迷信明星基金經理,尤其是那些被神化的基金經理人。對於一支基金,你一定要仔細地去看基金的持倉情況,如果你發現那些基金特別喜歡持有話題多、交易活躍,但是實際業績又並不盡如人意的股票,這個時候你就要提醒自己,注意風險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明天我們繼續分享如何選好基金(三)私募還是公募區別在哪裡!

大家好我專注研究上市公司,我的頭條號剛剛開通,對股票、基金金融市場有興趣的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一起交流!

歡迎評論、轉發、關注!


選基金時,避開三個雷區,你也是選基金的高手


選基金時,避開三個雷區,你也是選基金的高手


選基金時,避開三個雷區,你也是選基金的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