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大而不強的綠廠OPPO,終於透露出了“步步高系”要自研芯片的決心了。


2月16日,OPPO CEO(Tony Chen)特別助理發佈內部文章《對打造核心技術的一些思考》,文中正式提出三大工作方向,涉及軟件開發、雲服務,以及關於芯片的“馬里亞納計劃”。


2月18日,OPPO對媒體表示:“OPPO的核心策略是做好產品,任何研發投入都是為了增強產品競爭力和提升用戶體驗。”


至此,OPPO“芯”戰役正式開槍起跑。


01 OPPO造芯,抗起“步步高系”責任?


2019年註定是中國手機行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個分水嶺,標誌性的事物就是5G的到來。而5G產業的背後,則深埋著行業內技術受制於人的尷尬——雖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技術市場,但一舉一動依然“不由人”。


回到中國目前的手機市場,步步高系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手機制造集團。通過交叉持股、員工持股、互做高管等方式,步步高系坐擁OPPO、vivo、OnePlus、realme等品牌,綜合市場佔有率(疊加)早已是全國第一了,而且全球佔有率(疊加)早已是二了。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基於公開信息的步步高系四大品牌實際控制人


在外界看來,步步高系不像華為那樣的技術見長,也不像小米以互聯網營銷見長——步步高系的優勢是線下渠道,依託步步高電子集團二十幾年耕耘的線下市場,步步高系雙雄成功成為了中國手機行業的領軍人物。


2019年10月,OPPO正式成立芯片TMG(Technical Management Group,技術管理委員會)。其中“馬里亞納計劃”是OPPO內部單獨的一個項目。


公開信息顯示,陳巖是該委員會的總負責人,也是OPPO芯片平臺部部長,其主導了OPPO對Android底層的“手術”,從高通技術總監位置離職後,一直擔任OPPO軟件研究中心負責人。


去年11月,OPPO首“芯” M1芯片通過歐洲知識產權局的商標認證,雖然M1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移動處理器,僅僅是一顆邏輯處理器,但是顯然,低調的OPPO用實際行動來發展芯片技術。


一個月後,OPPO手機CEO陳明永罕見地露面站臺,並表示在未來三年內投入500億元研發資金,這其中肯定會包括自研芯片的費用。


至此,OPPO的芯片研發計劃浮出水面——步步高系的芯片研發,由中國區市場佔有率第四、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五的OPPO來牽頭,再合適不過了。


02 芯片大戰,巨頭也難言“容易”


芯片是計算機的大腦,心臟。PC市場,自臺灣企業VIA(威盛)退出後,只剩下Intel和AMD兩家美國公司。


智能手機市場,最初的諾基亞,一直採用基於ARM架構的芯片,比如諾基亞一代神機N79,採用的就是德州儀器(TI)的ARM 11處理器,頻率僅369MHz,而末代諾基亞機皇N97,採用的依舊是德州儀器(TI)的ARM 11處理器,頻率為434MHz。


兩款機皇在芯片上,也僅僅是擠牙膏升級而已。


在如今,ARM依舊壟斷了全球95%以上的智能手機芯片市場,雖然各家手機廠商用的芯片不同,但是都是基於ARM的指令架構。


3G時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百家爭鳴。德州儀器(TI)、博通(Broadcom)、英偉達(Nvidia)、英特爾(Intel)等紛紛進入手機芯片市場,但是隨後不久,又紛紛退出移動處理器市場。


德州儀器(TI)是移動芯片領域早期的霸主之一,比如當年著名的摩托羅拉“里程碑”、諾基亞N9、黑莓Z10、三星Galaxy S等流行的機型使用的都是德儀的OMAP芯片。然而,在2012年9月,德州儀器(TI)宣佈退出移動芯片市場。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德州儀器OMAP3630手機芯片


博通(Broadcom)是全球無線數據連接的方案提供商,其生產的WiFi、藍牙等一體芯片,市場上絕大部分路由、移動多媒體處理器採用的都是博通的無線芯片。2014年6月,博通宣佈退出移動處理器市場。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博通P11手機芯片


英偉達是全球唯二的GPU芯片供應商,佔有GPU市場超過60%的份額,進入移動芯片市場後,其推出的Tegra X1在圖形處理能力上幾乎吊打同期所有移動芯片。但是,2014年5月24日,CEO黃仁勳宣佈退出手機芯片市場。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英偉達Tegra 3手機芯片


PC霸主Intel依舊在手機芯片市場折戟沉沙。2010年,英特爾收購德國半導體巨頭英飛凌的無線事業部,通過鉅額補貼,得到了不少市場。但是隨著競爭激烈,補貼取消,英特爾再難獲得重量級客戶。


2014年,英特爾取消面向移動設備、代號為 SoFIA 和 Broxton 的凌動(Atom)處理器的開發。換言之,英特爾將會退出智能手機芯片市場。2019年8月,英特爾宣佈退出5G基帶市場。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英特爾移動芯片


意法半導體(意法-愛立信)依託自身在汽車芯片市場的技術背景,進入移動處理器市場。2012年2月,意法半導體推出Nova Thor U8500移動處理器平臺。索尼、摩托羅拉、酷派、聯想、三星及HTC等手機巨頭一度都採用該平臺推出芯片。


但是好景不長,一年後的2013年3月,意法愛立信宣佈關閉公司,轉由愛立信接手。隨後,愛立信決定停止芯片開發,並將部分投資轉至無線網絡領域。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Nova Thor U8500平臺架構


到今天,還在堅持做手機芯片的公司,只剩下高通、三星、蘋果、華為海思、聯發科,以及國內的紫光展銳。


而能做SOC(系統級芯片)的,只剩下高通、三星、華為海思、聯發科及紫光展銳,能做5G SOC,也只有這五家公司——因為蘋果,只有芯片,沒有基帶。


SOC是System on Chip的簡稱,也稱為片上系統,是一個微小型系統,如果說中央處理器(CPU)是大腦,那麼SOC就是包括大腦、心臟、眼睛和手的系統。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一片完整的SOC示意圖


上述五家公司中,中國公司佔了三家:華為海思、紫光展銳及聯發科。


高通是移動處理器市場的老大,芯片性能出眾,客戶眾多,其銷售模式被稱為“買基帶送芯片”,其專利費被稱為“高通稅”;


聯發科曾經是中國山寨機的芯片主要供應商,山寨機消亡後,聯發科獲得了OPPO、vivo及魅族、小米等國內大客戶,跟高通一樣,聯發科也是方案提供商,自己並不生產製造硬件。


蘋果的A系列芯片注重性能,但是蘋果沒有基帶研發能力,先後採用過三星的基帶芯片、高通的基帶芯片以及英特爾的基帶芯片。


在2019年4月,英特爾宣佈退出5G芯片研發,蘋果以10 億美元收購英特爾“大部分”的移動調製調節器(基帶芯片)業務,同時還會獲得到若干專利、設備和租約。


蘋果的A系列芯片,也只用在自家手機上,不外賣,但是蘋果芯片沒有基帶,一直需要外掛才能實現通訊能力。在收購了英特爾的基帶部門之後,蘋果也算是擁有了基帶芯片,但是要整合到手機芯片裡面集成為SOC,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星的芯片不外銷,只用在自家的高端旗艦機上。和三星一樣,華為海思的處理器,也是不外賣的,只用在自家旗艦機上。


唯一不同的是,三星的芯片不支持CDMA制式,從這個角度來看,三星的芯片是不能做到全網通的。而且,三星的Exynos 990可能是其自主研發移動Soc處理器芯片的封筆之作。


在Exynos 990(在2019年8月)發佈後不久,三星宣佈解散自主研發團隊,放棄自主研發的“Mongoose(貓鼬)”架構,全面投奔ARM的公版架構。意味著,Exynos 990成為了貓鼬團隊的封筆之作,三星S20系列手機也成為了Exynos(獵戶座)芯片的最後榮光。


紫光展銳是眾多低端智能手機處理器的供應商,包括三星、中興等巨頭的入門機型以及國內一些小公司,都採用了紫光展銳的處理器,其中三星是紫光展銳最大的客戶,三星中低端產品,幾乎都採購了紫光展銳的SOC。


嚴格意義上說,真正能提供全球通、全網通、全模塊手機SOC芯片的公司,只有高通和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三星和聯發科,由於高通專利限制,不能做到對CDMA網絡制式的完美支持,而蘋果的基帶芯片,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面世。


在整個手機芯片研發中,實際上最難的就是基帶芯片 (BP,Baseband Processor),基帶芯片作為手機芯片的關鍵核心部件,集成了手機最核心的通訊能力,其研發的難度是非常之高的。


而且,由於是後進入者,還要面對非常多的難以規避的專利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家退出,目前擁有手機基帶芯片技術的廠商已經越來越少,特別是5G的到來,擁有5G基帶芯片技術的廠商更少,無論是直接採購還是合作,各家終端廠商的選擇面也越來越小。


有退出者就有新進入者,芯片這個戰場,入侵者和戰敗者一樣的多。不過,要殺入基帶芯片的研發,都要擁有強大的實力和決心的。


以OPPO為代表的步步高系,就是新的入侵者,但是他會成功麼?


03 搶人,注專利,參股公司


自研的優勢顯而易見,除了能不被“卡脖子”“收保護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按照自家的節奏進行開發,而自研也會比採購能更好的與自家產品、功能適配,這一點在蘋果、三星和華為身上最為明顯。自研芯片,也成了三星、蘋果及華為的核心賣點。


雷軍直言:“專家跟我講的還是蠻中肯的,說估計得投個10億美金以上,這個10億美元起跑,你就準備花10年時間才有結果。因為芯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小米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段永平及陳明永,作為步步高系的終極大佬,步步高系在手機行業的高歌猛進,離不開此二人的佈局,段永平如此,陳明永也如此。


招人,這是步步高系入局手機芯片市場的第一步。


去年8月,OPPO通過獵聘網以及BOSS直聘網發佈了不少職位。


人們注意到,這些職位,幾乎是芯片研發的核心職位。諸如芯片數字電路設計工程師、模擬電路設計工程師及芯片SOC設計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在這些職位中,大多數的薪資待遇還是“面議”,而面議意味著浮動空間很大,這對於準備離職或者跳槽的相關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有吸引力的。


考慮到華為在工資待遇方面對研發人員的優待,OPPO方面應該也不會差。同時,OPPO的工作地就在上海徐匯龍華。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OPPO獵聘網的招聘信息


OPPO在上海的大本營,是成立於2017年底的上海瑾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瑾盛通信),這是一家由OPPO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註冊地就是上海徐匯龍華中路。


瑾盛通信由OPPO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金樂親出任總經理、執行董事。在他的帶領下,OPPO在工業設計方面有著顯著的成績,相繼開發並實現了 A103 笑臉手機、N 系列旋轉攝像頭、Find 系列旗艦機型等奠定OPPO領先地位的產品。


錢對OPPO來說,或許不是問題,但一個冰冷現實,芯片是一項技術門檻高、研發週期長、投資回報週期更長的產業。也就是說,留給OPPO的時間並不多了。


與資金同步的,將是人才儲備。


實際上,芯片研發最難的就在於研發人才。人才的短缺,影響到整個芯片項目的進度,客觀上說,大陸芯片滯後的重要原因就是人才的缺失。


上海是除深圳之外中國大陸科技公司比較集中的地方,瑾盛通信在這裡的鄰居,是來自臺灣的聯發科——聯發科是臺灣僅有的,還從事手機芯片研發的企業,也是5G芯片的重要玩家。


OPPO這樣的選址,無疑讓外界浮想聯翩,畢竟挖人這樣的行為,最好的方式並不是找獵頭,而是門對門的來。


據說,聯發科已經有不少基層工程師,順利的通過跳槽,拿到了OPPO的職位,而且待遇比之前的好很多。


同樣遭到OPPO“毒手”的,還有紫光展銳。


據信,OPPO在張江——這裡是上海浦東軟件園,租了一整層的寫字樓,成立了上海研發中心——這個研發中心,旁邊就是紫光展銳。


據上海市社保的社保信息平臺公開信息顯示,瑾盛通信員工數量在2019年年底已經就超過300人,這樣的團隊規模比之小米松果科技還要多。


瑾盛通信除了招人之外,還積極的佈局專利領域。


公開數據顯示,瑾盛通信已有超過30餘項專利,這些專利均屬於數據(包括音頻及圖像)處理類專利,比如“一種操作系統內部的通信方法及設備”、“處理器計算資源的分配方法及裝置”、“控制CPU功耗的方法及裝置”、“應用程序預加載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移動終端”、“圖像處理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電子設備”、“一種語音信號的處理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電子設備”,而這些專利的相關技術,都可以集成到手機芯片中。


入股,是步步高系切入手機芯片行業的第二步。


蘇州雄立科技有限公司(雄立科技)是一家成立於2008年的芯片研發企業,在公司簡介的明顯位置,雄立科技寫道:“由被譽為“中國的巴菲特”的段永平先生投資設立”,創始人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於Cisco、華為等行業巨頭。


雄立科技主要的業務是設計並銷售領先的網絡通信芯片,提供完整的網絡匯聚/分流解決方案及網絡交換解決方案。其自主研發設計的“ISE”系列網絡搜索處理器芯片,打破了國際上同類TCAM芯片被美國公司壟斷的格局,是中國唯一、全球唯二有能力研發並量產該類型芯片的企業。


通過一系列的工商登記變更,OPPO CEO陳明永已經完成在蘇州慢贏諮詢有限公司(慢贏諮詢)的退出,也完成了在雄立科技的股份退出,而在陳明永退出之前,段永平也完成了變更退出。


如今雄立科技及慢贏諮詢的股東名單及高管任職中已經看不到步步高系大佬段永平及陳明永的身影,轉而持股的是羅福泰。


而羅福泰,是步步高系的一員老兵了。無論羅福泰在雄立科技或慢贏諮詢的持股是自持還是代持,都改變不了雄立科技作為步步高系控股子公司的事實。


實際上,通過公開信息查詢,羅福泰作為步步高系的老人,自2007年成為深圳市步步高通信有限公司股東之後,就一直沒有退出過,而羅福泰的股份來源,正是OPPO創始人金樂親退出後出讓。同時,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VIVO)正是深圳市步步高通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可以說,步步高系的眾高管在步步高系佈局各大獨立運營子公司的時候,都擔任了不同的角色,諸如胡柏山之於VIVO,金樂親之於OPPO,劉作虎之於一加,到現在的羅福泰之於雄立科技——而且,羅福泰還是一加的高管。而終極大佬段永平,則穩坐軍中,運籌帷幄。


在釐清羅福泰在步步高系中的地位後,不難看出,羅福泰作為OPPO造芯的重要一環,肩上責任巨大。


04 七道難關面臨壓力


對於步步高系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對比競爭對手,最大的劣勢就在於核心技術。其中,最大的短板是芯片。


步步高系手機能否像在華為“極限生存”的前提下,還能大規模出貨麼?還能保證正常的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麼?


答案估計是不行。


從現階段人才儲備、技術儲備以及資金支持上來看,OPPO為代表的步步高系的芯片研發之路,依舊是困難重重的。


“現在有一些公司在做芯片,本質上我認為是一件好事。這證明他們開始關注芯片了,開始關注核心競爭力了。”紫光展銳CEO楚慶在一場訪談中如此說道。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對於步步高系研發做芯片這件事,我們認為,步步高系面臨的壓力不會小。


首先,來自於供應鏈的壓力。在接下來,步步高系要發佈的新機包括OPPO Find X2,這是由CEO陳明永親自監製和出品的超一流旗艦機;vivo的APEX概念機(NEX 4),這是歷年來vivo技術的集大成者;iQOO 3 5G性能旗艦,這是iQOO在2020年的年度首銷旗艦機;Realme的X50 5G青年旗艦機,還有一加的一加8T系列。這些系列機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會全部集中亮相。


現在看來,我們不懷疑步步高系的供應鏈管控能力,從曝光的信息看,Find X2已經完成首批至少20萬臺的備貨,iQOO 3 5G至少100萬臺備貨。


然而,如果OPPO的芯片自研計劃認真實施了,會不會引起供應鏈上游的過度反應呢?尤其是高通的反應呢?國產廠商被供應鏈聯合打壓的事件不是一次兩次了。


其次,芯片研發的週期性長,從M1發佈來看,OPPO選擇在國外(歐洲)先申請專利及商標,這種策略現在看來有一定作用的。


歐洲是除美國之外,對專利及商標保護最好地區,在歐洲首先通過專利及商標,對於全球化來說,是個不錯的開始。而且,歐洲市場的進入,比北美市場更為容易一些,北美市場,在移動通信行業,對中國,是有極強的排斥情緒的。


OPPO能否搞定這種排斥情緒,現在還不知道。


第三, 芯片研發作為技術密集型的典型代表,對於專利技術的要求非常高。現在還不清楚OPPO的芯片的研發程度、指令集來源、專利組合形式以及技術實現形式。


在移動操作系統被美國主導的情況下,基於Android系統的芯片適配,現在看來,幾乎都是ARM的指令集。而基帶部分,幾乎都掌握在極大基礎電信設備供應商手裡面,曾經的巨頭們,幾乎都倒在了基帶芯片的門檻前,這是一道怎麼也邁不過去的坎。


專利,永遠是橫貫於中國科技企業頭上的利劍,隨時可能砍下來,那是直接要命的。


第四,步步高系的多品牌獨立運營的情況,會不會分散集團內部的資源?從曝光來看,OPPO的芯片計劃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大概率是和vivo合用辦公場所,那麼,多品牌下的從屬關係、資源分配以及協調性等等都是OPPO現在要考慮的問題,如果真的走起“技術自立”的路來,集團內部會不會出現其他的聲音?


我們不懷疑段永平及陳明永的決心,從步步高系多次的轉型及發展來看,他們的格局及戰略意識是非常大、非常強的,但是,面臨新項目組成立、集團內部資源重新分配的情況下,其他部門及多公司下會不會出現一些不同意見呢?


第五,OPPO的芯片技術來源,及基帶技術來源是哪裡?現在是看不到的。比如小米的澎湃芯片,指令集是基於ARM的,基帶技術是和大唐電信合作的。


直到現在,OPPO並沒有公開具體的計劃和實施。


第六,雖然,全行業的人都在說手機處於一個“性能過剩”的時代,但是,所有廠商在發佈新機的時候,幾乎都在談參數、談配置、談性能,導致了很多公司產品,紙面參數漂亮,實際使用體驗不好。


而步步高系,則一直深陷“低配高價”的旋渦中,雖然在2019年成立了新品牌iQOO,並引入了主要在國外發展的Realme,甚至OPPO還狠心拿掉R系列,重建Reno品牌,目的都是從配置、體驗上對產品線進行調整。在體驗上,甚至還挖來了魅族Flyme的大量設計師、程序員來對系統進行大手術,可惜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現在進入芯片戰場,OPPO在參數、配置、性能方面,能夠突破麼?


難,連三星都放棄自研架構了,小米的澎湃在松果和大魚拆分後,也是半死不活的,和小米合作的大唐電信淪落到賣房保殼的地步,OPPO還有多少信心來做芯片呢?


第七、步步高系銷量是有了,但是,聲量太小了。聲量與體量的不對等,讓步步高系的互聯網計劃一直困難重重。


走性價比的Realme,走極致性能的iQOO,走年輕化均衡發展的Reno,始終不得互聯網要領。甚至自己的副總裁沈義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連微博認證都要修改(據說是被舉報了)。


你想想,一個堂堂副總裁,開個微博發個言,還要看人家的臉色,估計是被“罵”慘了吧。


對於OPPO和vivo主品牌一直期待的高端市場,也因為同質化嚴重,供應鏈技術重複使用,而核心技術被90%聲量所“打擊”,導致自己的技術始終成為不了主流,比如充電技術,比如手機影像系統的美化及調教,比如屏下指紋,比如彈出式攝像頭等等。


難!芯片大戰上蘋果都折戟而歸,這家中國公司卻還要試一試


但是,系統及芯片的缺失,使得OPPO在5G及物聯網方面,實際上是落後的,給人的感覺始終是慢人一步,所謂“一步慢,步步慢”。


1944年6月19日,馬里亞納海戰爆發,參戰雙方美國及日本分別派出了140艘及55艘各型主力戰艦參戰,共同為世界軍事史上貢獻了一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航空母艦戰爭,戰爭的最後是日本的戰敗而收場。


馬裡亞納海溝,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地區,也許,這場芯片戰爭,會決定誰能佔領馬里亞納——雖然他不是任正非所說的“科技源頭”珠穆朗瑪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